皇子朱棣看到这一幕后,眼中十分迷茫,他呆呆地说:“你们这是作何?这人可是要强抢你们的闺女呀。”
那对老夫妇一脸愁容地说:“唉,造孽呀造孽。”
“几个大人是误会了呀!这件事情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而此时那名年轻男子,则是捂着腰,表情痛苦地说:“什么强抢民女!我来接我们的媳妇有什么过错!”
太子朱标眉头微皱,开口询问到:“你说她是你的媳妇,为什么我们方才看到你在与她拉扯,那对老夫妇也在竭力阻拦呢?”
那名年轻男子脸色铁青地说:“去年,我家花了一担粮食,从这老夫妇手里,买下他们的女儿,给我做媳妇。”
“但是她却一直不肯嫁过来,我只能亲自前来将其带走了!”
“那一担粮食,可是我们家几年的积蓄!”
皇子朱棣闻言后,脸色十分难看,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他可就打错人了。
“老夫妇,他说的果真是实话吗?”
那对老夫妇眼神中有躲闪之意,但随即还是点了点头。
太子朱标深吸了一口气后说:“你们既然已经把女儿卖出去了,为何又要反悔呢?”
“再说你们不同意的话,大可以把那一担粮食,退还回去呀!”
“一直在这里争执不休,成何体统。”
那名年轻女子面带泪水地幽幽说:“我们也不愿意如此,但是粮食真的已经被吃完了。”
“我本愿嫁入他赵家,但是父母已经老迈,实在是担心我离去之后,无人可以照顾他们。”
太子朱标一脸惊异!
他急忙询问道:“你们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吗?连一担的粮食都凑不出来了吗?”
一旦的粮食说多不算多,说少不算少,但是寻常农户,凑一凑,绝对可以凑出来的。
那对老夫妇将他们的米缸掀开,给众人看到里面,所剩无几的米粒。
他们面孔上的皱纹拧成了一团,开口说:“我们所剩的米就只有这些了,就连明天能否吃饱饭,都不确定。”
太子朱标深吸了一口气,这件事情的经过他已经大致了解了,要想将其解决其实也不难。
只不过而这时,刘虾仁看向了皇子朱棣,淡淡地开口说:“事情你已经了解了,接下来要怎么做,还需要我来教你吗?”
皇子朱棣眼神复杂,他先前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那名年轻男子踹倒在地。
那名年轻男子,应该是某一家的顶梁柱吧,经过刚才自己那么一踹,恐怕有三天都下不了地。
这三天得耽误多少粮食的收成。
但是自己乃是皇子,难道要去和一个平民道歉吗...
就在这时,朱棣望见刘虾仁那清澈如水的眼神,心里猛然一动。
他回想起先前在客栈中,刘虾仁品尝饭菜时候,那一脸淡然地样子,还有他所说的“与民同苦”这四个字。
朱棣顿时双手抱拳,对着那名年轻男子弯腰鞠躬说:“先前是我莽撞了,不该在没弄清黑白之前,就出手误伤了你。”
那名年轻男子见到这一幕后,脸色也缓解了许多。
“贵人不必道歉,你们也是出于好心,才如此行事的。”
“如今在这个世道,向你等如此仗义的好汉,已经少见了。”
刘虾仁望向太子朱标,开口问道:“你打算要怎么解决问题呢?这就是民间的真相,你有把握将其解决吗?”
此时太子朱标知道刘虾仁这番询问,就是为了考验自己,他皱眉进行着思索。
随即望向那名年轻男子说:“我知道你的苦衷,但是正如那名女子所说,如果她嫁到你们赵家,其父母就没人能够进行赡养了。”
“你们双方皆有苦衷,而我们正好在此时误入此地,这件事情我们也有责任。”
“我给予你一些银两,来抵消那些些粮食吧。”
那名年轻男子闻言,急忙感激地点了点头!
他家中同样也有老人需要赡养。
这时,皇子朱棣从自己的腰包中将金元宝掏了出来,放在那名年轻男子的手上。
“啊?贵人使不得呀,你给的这也太多了。”
年轻男子望着手中的几块金闪闪的元宝,表情十分震惊!
朱棣摇了摇头说:“其余的便当作我对你的补偿了。”
说完后,朱棣便陷入到沉默之中。
太子朱标见到这一幕,暗暗地点了点头,心想自己这个弟弟终于长大了。
赵大牛见此,也是面露感激将那些金元宝收下。
而那对老夫妇和年轻女子则是跪拜在地面上,磕头叩首,大声地进行感谢。
“多谢贵人相助,如若没有你们,我们一家恐怕注定要饿死在这乱世中了。”
听闻到这话,朱标和朱棣也忍俊不禁。
“这...这个世道是乱世吗?”
强忍着泪水没在眼眶中涌出,他们两个急忙将老夫妇一家扶起。
“老夫妇,这究竟是为何?你们怎么会如此凄苦,难道当地的官府一点都不管吗?怎么会这样呢!”
那对老夫妇面色苦楚地说:“贵人你们有所不知呀,我们虽然每天都有在进行耕种,但是却没有我们自己的土地。”
“我们的土地已经被黄老强强迫收购了,现在我们只能够在他的土地上耕种。”
太子朱标闻言脸色一变!
“这土地可是生存之根本呀!老伯你们怎么能够把土地卖出去呢?”
老伯悲切地说:“不卖不行呀,黄老强带着十几名壮汉强迫我们,强行与我立下赌约,要求我进行比武。”
“我这个老身板,又怎能抵得过那些壮汉呢?”
“但是我不答应,他们就更加过分,扬言要将我的女儿绑去做妓呀!”
“无奈之下,我只能答应签下了赌约。”
皇子朱棣脸色铁青地道:“这当地的官府难道就不管吗?县令究竟有何作用!”
在一旁的年轻男子悲叹一声道:“县令又能如何呢?在黄老强的底盘下,就算是县令也只能掐着鼻子做人呀。”
“此地有一方传言,名为宁做黄老强家中一条狗,也不去做那憋屈的王八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