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用心相待,我相信这样知青们也会有所感,每顿饭再多给一个鸡蛋以补充他们的营养!”
老队长接着想了想,又说:“我们也给公社里的孩子们每人每天多加一个鸡蛋,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
“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们也可以试着考一下。正如成远在信中说的那样,既然知青能考,那学了近十年的孩子也应该试试!万一能考上更好,特别是如果考上首都的学校就更棒了,这样的话,成远也能在那里给予帮助!”
黄挺回应道:“好的,老队长,我这就去通知!”他起身召集所有的知青到晒麦场宣布重要事宜。
旁边郑桐与蒋碧云走出教室,拉住一位知青问:“小刘,村里发生什么事了?”“不清楚,只知道成远来信了,老队长让黄叔组织大家开会。”
两人目光相交后,一同跟随着人群中走过去。“人都到了吗?”
“有几个人还在县里送货,没回来呢!”“那就不等了,回头单独通知他们!”
黄挺向老队长汇报:“老队长,我可以开始讲了吗?”
“讲吧,过年你就当公社书记了,你不讲谁来讲呢?”老队长说完,让黄挺一人站在前面。
“各位同志,今天叫大家来,是有大事宣布。等会我说的时候,请保持安静!我说完了你们有问题再提!”
“大家别闹了!黄叔有话说,谁都不要打断!如果有人捣乱就扣他的粮食!”“对!扣他粮食!”
黄挺挥挥手:“先不说这些,我们开始吧!”
“成远从首都写来了信,介绍了那边的新政策,我来向大家说明。”
“除了日常问候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消息,涉及屯里所有知青的重大事宜。”
“政策内容是,对于工人、农民、回乡知青、 ** 、干部以及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均可……”
“简而言之,今年秋天,高考要恢复了!”“哇!”
消息如同平地一声雷,所有人都跳了起来,围着黄挺喊道,试图获取更多信息。“请大家安静!安静!听完我怎么说!”
虽然黄挺高声呼吁,但在众人的喧哗声中几乎被淹没,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小船无力回天。
突然,传来“啪”的一声枪响,全场瞬间静默。
“为什么这么吵闹!你们听到我在说话了吗?说完我自然会给每个人提问的机会,这样混乱的样子像什么样子?这是你们的纪律训练?”
老队长手持枪械环视众人:“各位都是有学问的人,难道不知规矩?”
“黄挺,你接着说,要是再有杂音,回头连个开证明的机会都没有!”老队长的呵斥使这二百多人顿时噤声,无人再敢言语。
如果真如老队长所言,公社不开证明,即使恢复了高考与他们何干?
连报名都无法完成,还能谈何录取?
等黄挺将此事告诉了山屯的人,虽然这些知青们抓耳挠腮、心里满是疑虑,但谁也没有出声。
老队长在一旁持枪监督,旁边还有一些山屯的孩子记录着一切,手里拿着笔记本来来 ** 观察这群人。
大家都想开口询问,但又无人敢先出声。
“这就是情况的大致描述,大家放宽心,公社已经决定了,凡是有意参加高考的都不会受到阻碍。”
“不仅不会阻碍,从现在起直到高考前,所有夜间的工作都将暂停,教室也会为你们提供学习之用。”
“还会为你们配备一位老师,那位老鲁叔叔各位应该认识吧?他是四九年毕业于城市的一名大学教授,专门来辅导大家备考高考。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尽管去找他!”
“另外,每位知青每天还会额外提供一个鸡蛋以加强营养。”
“成远表示希望能有所有的知青都能顺利考上大学,并且未来可以更好地回报国家和‘733工程’!同样的愿望我们王家公社也有!”
“关于资料,如果需要书籍,我们将派人下乡为大家购买;所需的纸张和笔等用品也将由公社统一配发,总之你们的需求,只要我们在能力范围之内,都尽力满足!”
众人听到这里,有人带头鼓掌,很快晒麦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呼声。
“够了够了!不要拍了,事情交代完毕,还有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注意。”黄挺举起手示意人群安静下来:“学习是为了备考,但生产和日常任务也不容忽视。”
“我们支持你们,你们自然也要保证不因学习耽误了生产目标,对吗?”
“此外,还有一个条件,只要是待在王家屯的知青,只要有考学的意愿,即使今年不顺利,也承诺继续支持直至成功。”
“既然如此,希望你们既能学习好也能工作出色。好的,都明白了吧!听从黄叔的安排!”
黄挺挥手示意散会,人群逐渐散开。
“就照此行事,接下来的事情和以往相同,确保夜晚不干扰他们的复习时间。”老队长对黄挺说道,“晚上还要组织屯子里受过七年以上教育的孩子们来试一试,即便不通过,成功了也算是我们屯子的荣耀!”
“行!”黄挺同意道。
黄挺回到屯里后迅速召集团内的人汇报了这一情况。原来,靠近屯子的靠山屯居民们大多由于时间短而难以参加高考——即使有几个家庭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也仅是近几年的事情,远没有达到必要的学业标准。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整个王家屯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原本悠闲的日子不见了踪影,无论是知青还是山里的孩子们,特别是几个特别聪敏的少年,都开始了紧张的备考。昔日喧嚣的村落逐渐安静了下来。
入夜之后,山屯的教学楼依旧灯火通明,往往得等到十二点之后,还得强行关灯,才使得灯光熄灭。否则真有些同学会通宵达旦,拼命研习,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