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年间,尼山镇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李老爷。一日夜间,李老爷于睡梦中恍惚间见到观音菩萨显像。观音大士目光慈悲,轻声说道:“你前世欠下孽债,今生所得皆需用以偿债。”
李老爷顿时惊醒,冷汗淋漓,心中满是惶恐。待至清晨,他将此梦告知夫人,夫人亦是忧心忡忡,劝道:“若真有此劫,我们也只能静候债主到来。”
此事传入李老爷之子李公子与儿媳林氏耳中。林氏不屑地撇嘴道:“公公怕是被梦迷了心窍,哪有这般离奇之事,莫不是爹爹年纪大了,心思杂乱所致。”
李公子却暗自琢磨,心想父亲对梦中所言似深信不疑,想必家中财物颇丰。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李府的家丁正准备关上大门,忽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孕妇艰难地走来,行至门槛处,体力不支摔倒在地。家丁赶忙上前阻拦:“莫要进来,老爷定会施粥予你。”
孕妇抬起头,面容憔悴却强挤出一丝笑意,未及开口,便因腹痛蜷缩在地。李老爷闻声赶来,见此情景,心生怜悯,即刻命人将孕妇扶至后院房间,并差人去请镇上有名的稳婆。
当晚,孕妇产下一子。在李府调养月余后,孕妇便打算离开。李老爷心想,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便问明孩子父亲姓苏,为其取了学名后,又道:“孩子还需一个乳名,以便亲昵呼唤。”
孕妇感激地回答:“这孩子生于老爷家的屋檐之下,我已为他取名踏檐儿。”
李老爷闻此名,心中一惊,明白这便是那债主。于是,他改变主意挽留道:“冬日将至,你孤儿寡母在外艰难,不如留在府中,也能有个照应。”
孕妇千恩万谢,踏檐儿母子就此留在了李府。李公子与林氏对此极为不满,林氏多方打听得知孩子乳名后,急忙告知李公子。李公子皱眉道:“这妇人怕是听闻父亲梦中之事,故意为之。父亲如今深信不疑,我们需小心应对,守住家中钱财。”
林氏依言向李老爷哭诉,称担忧家中财物安全,请求掌管库房钥匙。李老爷拗不过儿媳,只好将钥匙交给她。
此后,踏檐儿在李府渐渐长大,李老爷待他如亲生孩子一般,还请了先生教他读书识字、研习经典。
时光荏苒,踏檐儿长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这年,他前往京城参加科举,一举高中进士。李老爷得知消息,欣喜若狂,在府中摆下盛宴庆祝。
林氏却坐不住了,向李老爷进言:“爹,您真要把家产拱手让给外人吗?”
李老爷长叹一声:“我相信善有善报,他受我李家多年恩泽,不会亏待你们。”
林氏大怒:“既然如此,那便没我这个儿媳。”说完,便气冲冲地回了娘家。
李老爷多次派人去请,林氏都不肯回来。李老爷因此心情郁闷,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
林氏虽未回李府,却一直与李老夫人有联系,库房钥匙也一直在她手中。李老爷去世后,她和李公子回到李府,将库房中的金银财宝熔成大锭,装入百只箱子,深埋在李府后院。
李公子还命人在财宝上刻下“踏檐儿”三字,心想:“即便你有能耐,这刻了名的财宝,也别想轻易拿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后,尼山镇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洪灾,李公子和林氏的产业尽数被毁,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他们回到李府,想要挖出埋藏的财宝。
可当他们挖开埋宝之地时,却发现只有一堆黄土,财宝早已不见踪影。他们又惊又怒,雇人将李府翻了个遍,依然一无所获。
此时,新任尼山镇镇长苏瑜刚刚上任,正为镇里的灾后重建忙得焦头烂额。他在李府旧址附近购置土地,准备建造办公之所。
工匠们挖地基时,竟意外挖出了百箱财宝,每箱上都刻有“踏檐儿”之名,而这“踏檐儿”,正是苏瑜的乳名。
苏瑜见此情形,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他决定将这笔财宝全部用于尼山镇的灾后重建和救济百姓。
此事在尼山镇传为佳话,百姓们都对苏镇长的善举赞不绝口。李公子和林氏听闻此事,面面相觑,心中懊悔不已。他们这才明白,因果循环,前世的债,终究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