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房子由大块的石头堆砌,这种房子的窗户很小,屋内显得昏暗。
啪!
打火机的火苗点燃了苏运嘴里的香烟,火光照在先前刘澎拿过的玻璃水壶上。
玻璃水壶看起来很简单,表面没有任何复杂的镌刻,巧的是苏运见过这款水壶。
确切地说,苏运家里也有一款同样的水壶。
这款水壶是母亲去海州市时在万家家具城的进口专卖店买的,能被母亲光顾的店自然是高档家具城,苏运没记错的话,这款水壶需要七千多块钱。
一个大学生村官用这么昂贵的水壶,苏运不得不对他起疑,再加上刘澎连续邀请他们来家里喝水,苏运难免有了戒备。
或许是多想,毕竟阳城公安局知道苏运和汪雅来了这里,可苏运不得不有所防备。
“呼——”呼出一片浓浓的白雾,苏运看向一脸笑容的刘澎,“姚毕忠走的时候没带手机吗?”
“肯定带了。”刘澎拿出自己的手机,“我们这里手机信号不好,再翻过去两个山头手机就没有任何信号的,姚毕忠打猎的地方在两个山头之外。”
说着,刘澎当着苏运的面拨打了姚毕忠的号码,提示的是暂时无法接通。
苏运拿出手机看了一眼,他的手机只剩下一格信号。
这时,汪雅走了进来,将打火机递给苏运,然后站在了苏运的身后,没有再坐下的意思。
“先带我们去看看姚毕忠的住处吧?”汪雅说。
刘澎瞥了眼桌上装满水的水杯,“当然可以。”
苏运和汪雅都捕捉到了这个细节,两人没有对视,心中再次提高了戒备。
两人跟着刘澎走出家门,沿着小路在分布稀松的房屋间穿梭。
苏运发现总有人在暗中观察他们,总共有4个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不善。
“就是这里了。”刘澎在一扇铁门外停了下来。
这是一扇老式铁门,外侧没有锁,上面有两个可以打开的缺口,能将手臂伸进去。
想要开锁的话需要将手臂伸进缺口内,打开门后的门栓。
这套房子远不如刘澎的家,院墙是用泥土堆砌的,一路走来,这应该是看起来最拮据的房子了。
院外的土路上有不少干涸的车轮印,想必姚毕忠平常都会把车停在院外。
苏运心中升起一丝疑虑,他们顶着炎炎夏日走过来用了十分钟的时间。
起初苏运以为汽车开不到这里,所以刘澎才带着他们步行,可明明汽车能抵达这里啊!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澎不想让他们走大路。
苏运面不改色地看向刘澎,“我能进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刘澎笑着来到铁门前,打开缺口将手伸了进去,“老姚平常不锁门的。”
房门被打开,刘澎让出身位做了个请的手势。
苏运和汪雅一前一后走了进去,汪雅没有深入,而是停在门口与刘澎保持三米的距离。
院内长满了杂草,若不是大门的两个铁把头干净发亮苏运都以为这里没有居住。
苏运停在院子的正中央,回头看向刘澎,指了指屋门,“屋门不会也没锁吧?”
“应该没锁。”刘澎走向屋门,“我们村里的人就二十多户,大家知根知底,不用防贼,而且大家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啊!”
待刘澎从苏运身边经过,苏运缓缓蹲下身子,拿起了脚下踩着的一根红色羽毛。
刘澎已经打开了屋门,转身看向苏运,他只能看到苏运正在系鞋带,前一秒被苏运拿到的羽毛不知道去了何处。
苏运站起来来到门口,一股难闻气味儿扑面而来。
这种气味儿很像鸡舍里的味道,苏运皱起眉头捂住口鼻。
“算了,不用看了。”卧底出身的苏运表现出一副厌恶的神色,“既然姚毕忠不在这里,我们就先走了,麻烦村长见到他后让他联系一下牛队。”
“大中午的,留下来吃个午饭吧?”刘澎嘴上说着请人吃饭,却没有任何拦住苏运的意思。
“不用了。”苏运依旧保持着作呕的神色,转身向门外走去。
这一次,苏运的步伐很快,穿过院子来到了院门外,他清楚地看到小路远处墙角后的一个脑袋马上缩了回去。
刘澎按照来时的路线将两人送到了村外,直到苏运和汪雅上车才再次发起午饭的邀请。
苏运笑着说:“不用了,等姚毕忠回来再说吧!”
说罢,苏运关上车窗,将奔驰车调头之后沿着山路离开。
车内,苏运的笑容消失不见,他长长地出了口气。
“这个村子问题太多了。”汪雅说,“刘澎热情地邀请我们喝水,可邀请吃饭的时候完全是在敷衍。还有咱们去姚毕忠家的路,明明可以通过大路开车过去,他却没让咱们选择。
最可疑的是一直有人在暗中看着我们,而且竟然不是同一个人,我都有些毛骨悚然了,真怕他们对咱们出手。”
“不止如此。”苏运说,“还记得刘澎家里的水壶吗?我家里正巧也有一个,七千多一个。”
汪雅愣了一下,她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一时间很难接受一个水壶可以卖到七千多。
“怪不得你那么快就发现他有问题。”汪雅终于明白苏运为什么会怀疑刘澎。
“你看看这个。”苏运从裤兜拿出先前在院子里捡起的红色羽毛。
“姚毕忠是打猎的,家里有动物羽毛不是很正常吗?”汪雅说,“刘澎也说他经常抓一些野山鸡、野兔子之类的。”
苏运扭头朝汪雅笑了笑,“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根羽毛来自某一种珍稀动物呢?”
汪雅眨了眨眼,皱起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在偷猎国家保护动物?有什么依据吗?”
苏运握着方向盘耸耸肩,“是刘澎自己说的啊!他第一次提起姚毕忠打猎的时候,为什么非要强调一下姚毕忠没有捕猎珍稀保护动物呢?
你仔细想想,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你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会特意强调这个人没做过违法的事情吗?是不是很像一个成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