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有时候,孤单的时候,也想想,是不是老天忘记给自己安排了。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竟然还没有遇到心仪她的对象。
后来的后来,她渐渐领悟到,有福之人不入无福之门。有些事情,冥冥之中有安排,也许迟迟得不到,是老天在用另一种方式保护自己。
有时候得到也是失去,有时候失去也是得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单身的时候,尽可能不留下作为单身的遗憾,等待步入二人世界时也能真正做到珍惜亲密关系。
人生不是顾此失彼,而是珍惜每一段不同的时光。单身有单身的价值,家庭有家庭的责任。二者都是人生的修行与践行,到哪一段关系,其实都是要做好自己。
人生,每一段路,其实都是在经历中修行自己。从来没有说找了一个好老公就可以高枕无忧。结婚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婚姻的道场。在这里,从来没有高枕无忧。
越是到后来,伴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后来出生的孩子,总是容易继承父母的智慧。显得比早出生的孩子更加的聪明,容易取得成就。
当然,这个前提建立在父母双商没有退步的前提下。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
造就了很大福报的先辈,子孙延续绵延不绝。比如孔子家族,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比如河南的家族,教育女儿比教育儿子还要用心,建立了传世后代的名门望族。
这个世界,不义之财不求,全力构建后世子孙的家训与传承,才是每一代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
从来没有享乐主义,从来没有奢侈无度,从来没有不管不顾,从来没有丁克主义,从来没有不婚主义。
所以,清风需要往前走,眼睛需要朝着男人多看看。女孩子不能单身太久,不然更加容易单身。
无论怎样的标准,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合适的人,合适的感情,彼此发光发热的生活。
男人与女人,既是彼此的救赎,也是彼此的依靠,更是彼此的光热。所以,真正的感情,是经得起时间,也经得起考验,更经得起平淡的消磨以及琐碎的打磨。
清风决定出去走一走,不沉沦在过往,不纠结于问题,而是创造机会解决未来的问题。这才是根本的出路。只单纯地解决问题,那么问题是解决不完的。
生活的问题,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单纯靠解决是没有尽头的。
于是,当认识的人,约清风的时候,清风二话没说,觉得可以去就去了。不管是出去爬山,还是出去吃饭,清风都积极参与其中。不管有没有进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参与中。
到串串香吃火锅,去KtV唱歌。前面去KtV唱歌,清风没有过去,因为有事情。但是吃一顿饭,还是可以的。距离还行,她也就过去了。
在她刚到门口的时候,隐隐看到前面几个人陆陆续续进门的样子。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景,后来定睛一看,清风以为自己看错眼了,以为看到了霁月。
等清风按照吉子微信上的信息,找到了包间,进去后,吉子就迎了上来,还未等清风将周边看一眼,就被吉子安排好了位置,于是落座。
等清风坐好,顺势把外套想放在凳子后背上时,转侧的方向,正坐着的霁月。显然,一进门霁月一直在看她,她刚看到霁月一脸诧异的神情,全被霁月和吉子看在了眼里。
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似乎也有恰巧的成分,清风没有多想,一切都得等到合适的机会问清楚。
清风没有慌,镇静自若地放好外套,然后转身坐好。没有说话,也没有和霁月有任何交流。即使霁月投来了交流的神情和欲望,清风也没有接下茬。安静地听着周围的人说话,没有想加入其中,也没有低下头看手机,缓解尴尬。而是坦然地坐着,安静地听着,当吉子偶尔递话一两句,也只是礼貌性回复,并没有延展性故作热情的样子。
她不知道吉子是不是故意为之,也不知道霁月是凑巧还是刻意。不过在已经发生的事情面前,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就不显得那么急促了。只能慢慢等,只能按捺住吃完这顿饭。
很快,人来齐了。吉子一声招呼,盘菜陆续上来。显然,在清风到来之前,他们已经点完菜了。如果没有猜错,霁月和清风是前后脚,应该也没有参与点菜环节,估计也是踩着点儿到来的。
饭桌上,吉子一直强调霁月很忙,能够在忙碌中赶过来,挺高兴看到的。都认识那么多年了,他们两个来往也比较多。具体的交情,清风没有问过。不过吉子,是提醒过清风,在霁月第一次接触清风的时候。话里话外,都在敲打霁月,是不是又在钓小姑娘。霁月没有搭话,清风也猜到了几分。虽是调侃,但是很多真话都是在开玩笑过程中说出来的。
清风只是默默在心里记录了一笔,无关痛痒,只留个印象。
这次的安排,似乎不是霁月特意托人安排的。应该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凑巧在了一起。霁月没有说明白,清风也没有问。都默默地吃起了饭。
清风听着他们开玩笑,说各种事情,偶尔回几句话,全程基本都是在默默吃饭。说是聚餐来的,真是简单就吃饭一个动作。
快到结束的时候,霁月说请大家,然后站起身来去结账了。本来吉子还想AA,或者说是陈总请大家吃饭,怎么让他付款呢。不料,霁月站起身来径直出去了,吉子也不坚持了。夸赞了几句霁月挺有钱的什么的,大款请大家吃顿饭,都是在照顾大家什么的客气话。
过了一会儿,霁月从外面进来,走到清风凳子后面,一边说着“外套快掉了”,一边扶正外套。
清风看了一眼,说了一声“谢谢”,再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