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选秀
宁王派出去的人,搜遍了山河每一个角落,可还是没有找到元气果树的影子。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章太医等一众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御医的用心调理下,宁王的身子也逐渐有了起色。
起初,他的身体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面色苍白如纸,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萎靡不振的气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御医们精心调配的药剂和悉心的照料下,他的气色渐渐好了起来,精神也越发饱满。
虽然在房事上,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般雄风万丈,往昔的勇猛已一去不复返,但也勉强可以绵延子嗣了。
这一情况传到了张太后的耳中,她那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缓缓舒展开来,心中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宁王的子嗣问题自然成了她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如今看到宁王的身体有了好转的迹象,她觉得是时候为宁王的子嗣之事做进一步打算了。
“宁王,再过几天,就是宫廷选秀的日子了。到时,哀家给你也选几个貌美的女子。你那侧妃之位早该立了,趁着你还年轻,精力尚足,多给哀家生几个孙子,也好为皇室开枝散叶。”
张太后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她把宁王孕育子嗣的事情放在了首位。
宁王微微低头,眸子深处却闪过一丝阴鸷。
但面上却是平淡的,恭敬地说道:“儿臣都听母后的。”
从全国各地送过来的秀女,足有四五百人之众。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是书香门第的千金,从小饱读诗书,气质高雅;有的是武将世家的女子,身姿矫健,英姿飒爽;还有的是普通人家的女儿,怀揣着对宫廷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宫廷之中,以往的选秀流程,有着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就说初选环节,向来都是由宫中颇具资历的掌事女官和太监一同负责。这些掌事女官们,在宫中侍奉多年,对于礼仪规矩那是了如指掌,她们会仔细观察秀女们的言行举止,看是否符合宫廷的要求。而太监们则会从旁协助,记录下秀女们的基本信息。他们就像两道关卡,仔细地筛选着每一位前来参选的秀女。
初选结束后,便进入了第二轮。这一轮,得让掌事太监带着这些通过初选的秀女,到得宠娘娘的面前过过眼。那些得宠的娘娘们,在宫中地位尊崇,她们的喜好往往能影响秀女的去留。她们会端坐在华丽的宫殿之中,用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位秀女,从秀女们的穿着打扮到神情气质,都要细细品评一番。经过这一轮筛选,大概就只剩下百八十个秀女了。
最后这至关重要的一轮,便是由太后、皇后和皇帝亲自挑选。他们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切切实实是掌握着这些秀女命运的神只。
在挑选的过程中,他们还会顺便为适龄的王爷们也选上几个秀女。毕竟,王爷们也是皇室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婚姻大事也关系着皇室的稳定和家族的延续。
而能进入到第三轮的秀女,无疑都是人中佼佼者。
然而,这一次的选秀却与以往大不相同。张太后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在这次选秀中事事亲力亲为。选秀刚开始,她就命人将所有秀女的画像呈到自己的面前。张太后端详着每一幅画像,经过一番仔细的挑选,她大手一挥,亲自淘汰了三百个秀女。
剩下的一百多个秀女,迎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张太后带着皇后、皇贵妃、嘉敏公主和刘太监一同前来挑选。她们围着这些秀女考量了一遍又一遍,就像一群经验丰富的猎人在挑选最优质的猎物。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筛选,又有一大半秀女被淘汰了,最后就只剩下三十个秀女。
这三十个秀女能够脱颖而出,可绝非偶然,要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其一,要平衡秀女的地理分布。偌大的国家,各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选秀不能只局限于某些地区,而应该让各个地方都有名额,这样才能体现出皇室的包容和公正。
其二,秀女的出身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宫中的后妃,向来是皇上拉拢各方势力的棋子。
其三,秀女的容貌、品德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经过这样严格的筛选,最终留下来了三十个秀女。
总体上来说,这次的秀女,从样貌和出身来看,都是十分优秀的。大家心照不宣,无非是因为皇帝刚登基,翩翩少年郎,宫中皇子也少,尤其是皇后未孕育,大家都还有分一杯羹的可能。
要是皇帝七老八十了,太子之位早就定了,这些出身好的姑娘,早早的就被家族用各种办法,规避掉了沦落深宫的命运,就算迫不得已,也指会推一个不得宠的庶女出来应付差事。
但是,这次的秀女,大多数都是嫡女,很多还是嫡长女。由此可见,大家对于年轻的帝王,还是格外青睐的。
按照规矩,这三十个秀女,得由皇帝先来挑选,隆启帝带上皇后和荣贵妃,让她们两个一起给自己把关。
刘太监在一边像个鹌鹑一样立着,他的那些计划,被张太后的突然变卦,打了个七零八碎。
皇帝脸上倒是很从容,拿起画像简介看了看,抬头又往人堆里看了看,也不知是深思熟虑,还是顺手,他就指了三个,两个是官家女子,一个是普通百姓女子。
在历代王朝的悠悠岁月里,天下百姓对于宫廷选秀一事总是满怀期待。他们将其视为改变家族命运、让子女获得荣华富贵的一条可能之路。为了给天下百姓的这份热切期待一个圆满的交代,每一次宫廷选秀都会有着特别的安排。
那便是,每次都会有普通百姓女子混入其中,并会被皇帝选上,也许只是个不起眼的后妃,但在百姓眼中,那已是天大的恩宠。
还有些不被选中的普通女子,也会留在宫中,担任一些宫女之职位。
也算是皇家给百姓一个通道,他们的子女也是有可能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的。
张太后点点头,似乎很满意,然后,她又点着下面的两个女子道,你们两个,皇帝也带走吧。
隆启帝一点也不感到意外,颔首接受了。
这个是必然的。
张太后肯定会利用自己母后的身份,给后宫插几个人进来的。
李皇后拿起那两个女子的画像一看,旁边写着:李牧和,两江总督之女。
另一个,巴忽娇,辽东刺史之女,少数民族。
皇贵妃也侧过身子看了一眼,脸色微微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