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玥一直都知道应昭来历神秘,哪怕还是有些担心应昭此行安危也不得不按捺下来,只因为这件事已经定了下来无法再更改。
也许应昭真的有办法吧,不然她不会这么自信率兵出战。
而已经晋升为剿匪主帅的应昭自然是有信心的,这要是没信心,她那么多年的联邦上将岂不是白当了?
这可是她专业对口的啊,没有谁比她更会打仗了。
而应昭即将率兵前往云川城剿匪一事传到薛怀逸这边时,应昭早就已经出发了甚至即将到达云川城。
此时的薛怀逸却是没有别的心思来考虑这些了,只因为温若烟给他的药药效已经到了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今天之后薛振韬就会慢慢好转起来,然后重新上京都。
薛怀逸内心心急如焚,表面却还是保持着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他不是没有问过温若烟这种让人伪装垂死的药物是否还可以再配置些,结果得到的答案却不尽如人意。
只因为温若烟说了这种药不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服用,一是因为这种药物的药效会大大缩减,二是吃多了的话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伤。
薛怀逸就算再怎么不想让自己的老父亲上京都,也不可能会以薛振韬的身体受损为代价,所以最终薛振韬上京之程还是确定了下来。
薛振韬身体好转一事最开心的莫过于薛怀恕,而要说最忿忿不平的自然是洪必先了。
谁能想到这个老不死的居然在生了这么重的病后还能好起来?害的他白高兴了一场,哼!
于是,就在三天后,薛振韬还是走了,而远远缀在后面的还有薛怀恕。
薛怀逸双手捂着脸,深吸了一口气,他还是没能够把他爹留下来,还有大哥。
薛怀逸想不通为什么明明他都给大哥下了迷魂药了,结果昏睡过去的反倒是自己,这里面绝对有温若烟的手笔!
“来人!”
“少将军!”
“去给老子把闻鹤带过来!”
“诺!”
很快,面色苍白的温若烟就被士兵们带了过来,直到营帐内只剩下了他们两人,薛怀逸才抬起头,一双浸满了红血丝的眼睛直直地看向温若烟。
“你倒是好胆子!真不怕本将军杀了你?!”
看着薛怀逸咬牙切齿的模样,温若烟很清楚他在气什么。
“少将军自然可以。”
温若烟的语气淡淡的,一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样子,看的薛怀逸更是怒火中烧,恨不得现在就把人拖出去斩了。
薛怀逸强行忍住了怒气,面色冰冷,“我大哥什么时候找上的你?”
不用猜,薛怀逸就知道自己会昏睡过去绝对不是温若烟一个人办的,她没这个胆子,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亲大哥早就清楚了自己的想法和算盘,将计就计了。
温若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在第一次收到军令的时候,薛副将就找到了下官,目的和少将军一样。”
薛怀逸闻言,整个人都怔住了,没想到他大哥居然在这么早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想法。
是了,他大哥虽然沉默寡言,可是心思缜密远胜自己,恐怕他早就知晓了温若烟的真实身份了吧,甚至很可能连他威胁温若烟拿到让爹伪装垂死的药物都知道。
“下官和薛副将仅谈了一件事那就是要让少将军守在边疆,至于别的事薛副将并不知情。”
温若烟光是看着薛怀逸的表情就猜到了他在想什么,毕竟现在的他还是太年轻了些,很多想法都浮于表面。
薛怀恕确实早就知道了温若烟的身份,就在薛怀逸带着她回来的那一天,他就派人去查了。
只因为薛怀恕关心弟弟的安危也要保障军营的机密,之后便找上了温若烟主要谈的就是他薛家可以暂时给温若烟提供庇护,但是假如薛家有难,他希望温若烟可以帮他留住薛怀逸的一条命,温若烟答应了。
薛怀恕自然是查到了温若烟的医术了得,有这样的大夫在薛怀逸身边他可以安心不少,且温若烟这个罪臣之女且又要为父洗清污名的人断不敢暴露身份也不敢伤害薛怀逸。
如此,两人交易达成,也造成了如今的后果。
薛怀逸红着眼听完了她和自家大哥的交易过程,最终只能挥手让人离开。
他很清楚现在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有守在这边疆,等着自己的父亲和大哥的消息传来,无论是生,亦或是死。
温若烟没有任何犹豫就转身离开了薛怀逸的营帐,她知道现在的薛怀逸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待着来消化接受这一切。
真好啊,他还有爹和亲大哥为他殚精竭虑,而她呢?早就家破人亡,没有任何家人可以期待了。
想着自己记忆中那一张张笑着的脸到最后都转变成了一个个或麻木或惊恐的表情,温若烟沉沉地呼出了一口气,随后这个瘦削的青年背影消失在了茫茫大雪中。
--
应昭率兵来到离云川城不远处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残阳如血,照在铁甲上就仿佛暗红色的血充满了不祥之意。
“统帅,前方还有十几里就是云川城了!”
一名身穿盔甲的士兵拱手禀报。
此时的应昭银甲覆身,眉目疏朗,星眸灿灿,俨然一副神俊小将的模样,看得人目不转睛,然而事实是没有一人敢小瞧这位第一次率兵打仗的抚西将军之后。
谁能想到这人不仅自身功夫了得,手段更是雷厉风行呢?硬是把那些看不起他的副将们收拾的服服帖帖,再不敢说他是草包少爷。
应昭本可以不穿这身其实对她来说更像是累赘的银甲的,因为本身她的肉体就极为强悍,只是毕竟是当主帅的,且又是在古代,她还是穿上了,为将者,应当做好表率。
只是可惜的是这批士兵完全不能和她以前亲手训练出来的兵相比,不论是战斗技巧还是战斗素质,差了一大截。
应昭很清楚这是时代的局限,说起来这批兵都算是矮个子里拔高个了,因为有绝大部分是应家的兵,这就是为什么那位皇帝最终会同意由她当主帅的原因。
那位皇帝在想什么,应昭用脚想都想得到,无非就是亲眼让应家兵看看现在他们拥护的应家子有多不堪,从而更好地把应家兵收归于他的旗下。
巧了,正好瞌睡了还送枕头来,应昭原本还在想该用什么名义才能名正言顺地把应家兵带出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就是说的这时候?
况且她要想真正收服这批士兵,最好的时机唯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