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鹿城的帅帐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赵云接到暗影传来的密报,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手中的密信被他不自觉地攥紧。“袁绍那厮,竟又召集了二十二万大军!他三个儿子都率军前来助阵,妄图与吾决一死战。”赵云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意外与忧虑。本想着趁袁绍新败,一鼓作气东进,拿下清河、中山、河间等郡,彻底扫平袁绍在冀州的势力,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稍作思忖,赵云立刻吩咐道:“速去请庞军师前来!”传令兵领命后,飞一般地跑出帅帐。
不多时,庞统匆匆赶来。他身形清瘦,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与睿智。进了帅帐,见赵云一脸凝重,便开口问道:“将军如此急切唤吾,可是有了要紧之事?”
赵云将密信递给庞统,说道:“军师,汝且看看。袁绍那厮又集结了大军,这可如何是好?”
庞统接过密信,细细读完,也是眉头紧皱。他在帅帐内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良久,他停下脚步,分析道:“依吾看,如今袁绍身体大不如前,暗影之前密保,他已经接连吐血,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他这三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熙,平日里就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如今凑到一处,更是形同水火,绝不可能真心联手。咱们若是此刻进攻,袁绍虽病重,但只要他还在,袁家三子为了保住袁家的基业,必然会放下成见,同仇敌忾,那时咱们攻打起来,难度可就太大了。而且,魏国一直对咱们虎视眈眈,此时进攻,他们说不定会趁机偷袭。”
赵云微微点头,示意庞统继续说下去。
“但若是咱们不进攻,而是选择退守,”庞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用不了多久,袁绍一死,他这三个儿子为了争夺大权,必然会相互攻杀。到那时,咱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轻松拿下冀州剩余郡县。”
赵云听后,心中暗自赞同。他拍了拍庞统的肩膀,笑道:“还是军师思虑周全啊!就依军师的计策。”
于是,赵云立刻开始调兵遣将。他先是唤来张辽,神色郑重地说道:“文远,如今局势有变,汝速率新北集团军撤回太原,务必严守边境,防止鲜卑偷袭。太原乃我大新帝国北方重镇,不容有失。”
张辽皱眉,有些不解,询问道:如今袁绍大败,咱们不趁机夺取冀州?
赵云叹息道:暗影来报,袁绍的三个儿子带来了二十万大军,此时进攻不是时机,袁绍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形同水火,咱们退兵,没有外敌,他们必然自相残杀,咱们坐收渔翁之利即可。再者,咱们连日大战,将士们都身心俱疲,休整一段时日吧!
张辽闻言,豁然开朗,随即领命道:“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说罢,转身大步离去,去安排撤军事宜。
接着,赵云又传令魏延:“文长,汝率领一万上党军驻扎常山郡。常山地理位置重要,汝需密切关注袁绍大军动向,一旦有情况,立刻来报。”
魏延抱拳行礼,大声应道:“遵命!末将定当坚守常山。”
随后,赵云看向太史慈:“子义,汝率领一万河内军驻扎巨鹿。巨鹿是咱们的前沿阵地,汝要加强防守,不可懈怠。”
太史慈挺胸而立,自信满满地说:“将军放心,有吾太史子义在,巨鹿万无一失!”
安排完这些,赵云与庞统率领骁骑营与三万中护军退守邺城。一路上,赵云思绪万千,他深知这一次战略调整的重要性,关乎着大新帝国在冀州的局势走向。回到邺城后,赵云一边安排士兵们休整,一边给罗彦传信,详细汇报了当前的情况以及与庞统商议后的战略决策。
半月后,一切渐渐安定下来。赵云与庞统开始着手治理攻下来的各郡。他们深知,要想真正稳固统治,不仅要靠武力,还要赢得民心。而眼前,近二十万俘虏成了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俘虏的家大多在魏郡、赵国、常山、巨鹿等郡,如何妥善安置他们,成了重中之重。
就在这时,罗彦的传令到了。赵云展开传令,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罗彦下令挑选出十万俘虏组建成新冀集团军,由吾赵云出任统帅,调庞统为军师,加强新冀集团军的训练。这不仅是对赵云和庞统的信任,更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大新帝国在冀州的军事力量。
赵云与庞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先是在俘虏中展开挑选,按照身体素质、战斗经验等标准,精心选出了十万精锐,将其编制组建为新冀集团军。在挑选过程中,他们与俘虏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向他们宣扬大新帝国的政策和理念,不少俘虏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愿意为新冀集团军效力。
挑选完新冀集团军后,他们又从剩余俘虏中挑选出五万人马,编制为地方军。其中,赵国、常山、巨鹿各分配一万,魏郡分配两万。赵云亲自对这些地方军进行训话:“汝等如今成为新军,肩负着保卫家乡的重任。大新帝国是为百姓谋福祉的朝廷,希望尔等能尽职尽业,守护好这片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众人听后,纷纷挺直腰杆,大声回应,士气高涨。
剩余的俘虏,赵云则下令释放回家为民。他深知,这些俘虏大多是普通百姓,被裹挟在战争之中。如今放他们回家,既能赢得民心,也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俘虏们得知自己可以回家,脸上满是感激之色,纷纷跪地谢恩。
在赵云与庞统的努力下,此番攻下来的冀州各郡逐渐稳定下来。大新帝国的各项政策,如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等,在这些郡县得到了更好的推行,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安居乐业。新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还时常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因此在当地很受百姓爱戴。街头巷尾,百姓们都在传颂着大新帝国的好,称赞赵云和庞统的治理有方。而赵云和庞统,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果,他们继续为大新帝国在冀州的长治久安而努力着,时刻关注着袁绍那边的动向,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