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荣国府,贾母同邢夫人、王夫人以及李纨带一众丫鬟婆子吃过饭便一块在院子里等着了。
王熙凤不在,她一早去了梨香院指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贾母只觉得时间漫长,不禁嘟囔:
“这人怎么还不到?”
一旁的王夫人见此情形,赶忙差遣身边的丫头前去催促。谁知刚要行动,就被贾母伸手拦住了:
“你催她做什么,林丫头身子骨柔弱年纪又小,经不起这般匆忙赶路,万不可让她走得太急喽。”
就这样,众人又耐着性子等了好一会儿。终于,门子忽然来报:
“如今还差两条街的功夫,想来不过片刻林姑娘就过来了;”
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人跑来:
“禀老太太,林姑娘已到府里,正往这边走着;”
贾母便带着众人又多走了几步,直到抄手游廊,方见一群人走过来,中间簇拥着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娃儿。待走近一看,正是黛玉;
黛玉如今不过五六岁,因着天冷,披了件薄的浅藕色绣花斗篷,又因为走的急了,脸颊上一抹红意,双眸明亮似含万语千言;
贾母见她,急忙向前快走了几步,直到黛玉跟前方停下脚步。
黛玉见贾母过来,知这人是外祖母,张嘴欲唤,泪珠儿却先流下来,贾母见状,也顾不上打量她了,直接将人搂进怀中,口中不住地呼喊着“心肝宝贝”之类的话语;
还没来得及喊上几句,贾母突然感觉到眼睛发酸,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或许是因为原身对这孩子深厚的情感在作祟,又或许是实在怜惜这孩子命途坎坷、多灾多难,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贾母抱着黛玉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身旁的众人见此情形,赶忙纷纷上前劝慰。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好不容易才让贾母止住哭泣。
这时,黛玉乖巧懂事地准备向贾母磕头请安。可贾母哪里肯应允,连忙伸手拦住了她:,只说外面冷,屋里去再说;
就这样,贾母牵着黛玉,同众人一块返回屋内。
待进到屋里后,黛玉这才恭恭敬敬地正式拜见了自己的外祖母。紧接着,贾母又指向一旁依次介绍道:
“这是你的大舅母,这是你的二舅母,还有这位,则是你先珠大哥的妻子,你就喊她珠大嫂子;”
黛玉闻言,逐一上前施礼参拜。等到黛玉与众人见过礼之后,贾母这才吩咐让人把迎春、探春和惜春姐妹几个唤了过来。
三个姑娘依次走了进来,先向黛玉行礼,齐声问了句:“荣安郡主安;”
黛玉忙叫人起来,而后四个小姑娘才互相打量一一认了身份;
三春之中,唯有迎春年纪稍长一些,大约有八岁左右,略大黛玉两岁,便得了黛玉一句:“二姐姐;”;
迎春自然是笑着应下,其腮凝新荔,鼻腻鹅脂,确实是温柔沉默的性格,模样又观之可亲;
而探春和惜春的年纪尚小,探春今年只有六岁,惜春更是年仅四岁,都还算是奶娃娃的年纪,黛玉先主动说了自己出生的月份,大家才知到黛玉比探春大了几天,于是黛玉便得了探春一句林姐姐;
探春身量确实瘦削高挑,比寻常年纪小孩要灵动许多,至于其他的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贾母是没感觉出来;
见礼过后,又寒暄几句,贾母想到王熙凤,忙说道:
“那人现在干什么去了?刚刚一早来我这儿倒是积极,来了之后又匆匆忙忙的走,说是再去黛玉院子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错漏;
怎么现在正主来了,她却是不见了?”
话音未落, 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正是凤辣子的声音,之后一群丫鬟仆从簇拥着一位恍若神妃仙子的人物出来,自然是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见来人,忙起身,贾母笑着解释:
“你莫慌张,你又不认得她,还不快过来见过你妹妹;
我说,你今天可是来晚了,过会可要去你私库里好好给你妹妹挑个赔礼才行;”
王熙凤自然笑着答应,又拉着黛玉到跟前细细打量一番:
“这是自然,老祖宗不说我这礼可也备好了;
哎呀呀,让我瞧瞧,这天下竟然有这般标志的人物,这通身的气派,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却像是老祖宗嫡亲的孙女。
这可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心头宝般的念叨,这是可惜我这妹妹命苦;”
贾母看王熙凤又要说什么姑妈去了的话,忙打断她:
“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想说什么;
要我说,你现在过来还有件事没做呢,都不如下面这几个小丫头;”
王熙凤闻言,眼咕噜一转,退后两步之后亦向黛玉行了个礼,黛玉却未等她蹲下就将她扶起,嘴里轻声道:
“都是家里人,不必这般见外;”
贾母见黛玉局促,忙解释道:
“这是你琏哥哥的媳妇,你称呼她琏嫂子也就是了。
她嘴上最是没个把门的,只是心却不坏,你平常若有什么事,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都去找她,丫头婆子不好了,也只管找她去;”
黛玉点点头,喊了句琏嫂子,之后贾母拉着黛玉坐下,王熙凤见状笑道:
“你们可瞧瞧,这只来不到半个时辰啊,就已经被咱们老祖宗当成眼珠子看着了,是放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以后老祖宗心里眼里,怕是再也没有我的位置了!”
众人闻言都笑,贾母闻言抬手做打人状:
“多大人了还跟小孩子争宠,你多嘴,我看啊,该打!
再者说了,你可是我顶喜欢的妙人,这府里谁还能越的过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