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稳定下来的心情再度提起,接着,被方奇的理智强行摁回。他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绝对不能惊慌失措!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首先,根据笔记本,这个班级应该每一天会多一个人。
其次,根据方奇刚刚的计数,这个班级少了一个人。
最后,当方奇试图通过用把人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找出是谁消失了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他看到了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人。
一个女生,长相一般偏上,身穿校服,戴着眼镜。这是很正常的。
假如说她穿着什么奇装异服的话,早就被找出来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着正常的女生,方奇并不认识。
昨天的时候,方奇可是记住了班级里面所有人的。因为寝室里照片的原因,他连每个男生的名字都叫得出来。即使是女生,起码也有个印象。
这一个,不认识。
这代表着,她是“多”出来的人。
然而,方奇刚刚已经通过计数发现现在的班级里仅仅只有23个人。这个女生的出现,意味着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这个班里面,消失的人数,不止一个!
没错,不止一个的意思,并不是两个,而是四个!
经过一一比对,方奇找出了消失及被替换的人:一共消失了三个男生,一个女生,替换者则是两个男生,一个女生。
方奇想起来了另一句话。
准确的来说,是一整段话:
“我已经尝试过了,我知道他们在用什么办法来混淆我的判断了。”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日记本主人应该与此刻的方奇经历着差不多的事件。只不过,他那边的人数在增加,而方奇这边,则在减少。
不过,根据“混淆判断”这句话,日记本主人很可能也发现了每天并只是简简单单的增加一个那么简单。
在星期五的时候,日记本主人就已经发现班级里面的人在变多。但是,出于某种原因,他无法确定这是为什么。
而现在看来,这个原因大概就是:日记本主人先入为主的认为,既然是人数变多了一个,那么应该只多了一个才对。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他发现班里面多了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因而无法确认是什么情况。
这,就是“混淆判断”四个字的意思。
假如不是方奇的记忆力变态到能够把全班人毫无差错的记下来,他也没有办法在第二天得出这一点。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处境也很危险。
方奇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还有五分钟就要下课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这一个“徐晨”,并没有做出和上一个假徐晨一样的动作,即暗示方奇去厕所看看。
方奇知道:第四个隔间和第五个隔间中间的那块木板上,仍然有一个小坑。而“徐晨”与上一次并不相同的举动,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叮铃铃——”
悠长的下课铃响起,方奇离开座位,前往徐晨的方向。
这一次,他打算主动出击。
班上消失的四个人,给方奇提了一个醒:在一共只有24个人的班上,仅仅是一天,就有四个人不知所踪。高达六分之一的“死亡”率,如同利剑一般悬在方奇头顶,逼迫着他立刻做出行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了昨晚的冒险,他收获了相当的线索。尽管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这些线索怎么用。
不过无所谓,让利剑悬着吧。这个离谱的暑假里面,方奇的头顶上早就不知道悬了多少把利剑了。等他落下来再说。
而现在去,方奇要做的是,与昨天假徐晨所做的是一样的:他要去试探一下“徐晨”。
简单的排除而已。
现在方奇没有其他事做,只能从这群同学们身上找突破口。相比于其他没有特殊之处的同学,早就认识,而且确认是虚假的徐晨,毫无疑问具备着相当的“唯一性”。
在日记本主人没有被发现之前,他是方奇的第一目标。
不过,日记本主人还能不能找到,是个问题。毕竟那日记都已经变成眼珠子被方奇握在手上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说。
因此,在这个难得的下课时间,方奇毫不犹豫的,走向了徐晨。
看似漫不经心的,方奇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徐晨?”
“徐晨”似乎是刚从梦中惊醒一般,有些恍惚的回答了方奇:“嗯。”他直起身子,微微转过来,对着方奇问道:“怎么了?刚刚的卷子没有写完,要找我拿吗?”
看他此刻的神情,不似作伪。
得益于从小到大丰富的撒谎经验,如果有人在他面前说谎,不是特别擅长伪装,方奇基本能看出个大概。
考虑到此刻徐晨说谎要面对的心理压力,除非这就是副本怪物特有的特性,说谎天生有加成,否则方奇自信可以看出来。
而现在方奇得出的结论就是,“徐晨”没有说谎,而且这个“徐晨”和他是认识的,但不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回答的时候,是把身子转过来的。
假如稍熟一点的话,他根本就不需要做这种动作。
当然了,这是建立在,眼前这个徐晨并非是外面那个徐晨的基础上。否则的话,就不是这两种简单的反应了。
嗯,想必那样的话,会相当的精彩吧。
方奇悄无声息的,吐了个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