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五月里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地里头的麦子随着微风一吹,逐渐从青到黄,
村里家家户户都一天跑两趟麦地,察看麦子的成熟情况。
望着,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微风中泛起金色的波浪,饱满的麦穗低垂着。
田老汉用手搓了一粒麦子放在嘴巴里嚼碎,一股麦香的清甜窜上舌尖,脸上露出喜悦,明天可以开镰了。
麦子这种庄稼和别的庄稼不同,可能上午到地里看,麦子还有些青头,结果晒了一天日头,等太阳西沉就全变黄了。
这时,要时不抓紧收,麦子扛不住暴晒,熟得太过,人手一招呼,麦穗就会“簌簌”的往地上掉,到时候再拣可就麻烦了。
天未亮,小河村田家院子就开始忙活了,一家人简单的吃完早饭。
今天开镰收麦子,早上趁着天气还凉快可以多干点,中午太阳毒起来就干得慢了。
田青青穿着麻布长裳,头上包了一块布巾,手持镰刀跟在后面。
来到麦田边,望着那一片金黄色的麦浪,田青青心中满是欢喜。
田老汉率先走进麦田,弯下腰,熟练地挥舞起镰刀,“唰唰”的割麦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氏也紧随其后,动作虽不如田老汉麻利,但也十分沉稳。
大哥大嫂俩夫妻也不甘示弱,麻利的割起麦子。
田青青也弯下腰,一手握住麦秆,一手挥动镰刀,小心翼翼地将麦子割下。
不一会儿,汗水顺着她脸颊滑落,滴落在土地上,但却顾不上擦拭。麦芒刺在手上,痒痒的。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麦田里仿佛变成了一个大蒸笼,闷热难耐,田青青擦了擦汗,又埋头继续割。
李氏看了一下日头,“当家的,时间不早了,让闺女回去做饭吧。”
田青青一听赶忙站起身,放下镰刀,匆匆忙忙往家走。
回到家后,田青青就开始做饭,先舀一碗白面,再加一碗玉米面,加水和成面团醒一下,从竹篮里拿了六个鸡蛋出来。
跑去菜地里割了一把韭菜,摘了五个茄子,又拔了一大把苋菜回去。
每年收麦子,大人小孩都会累得脱成皮,这几天油水要足,想了想,拿上两文钱去村里卖豆腐的家里,买了两块豆腐回来,准备晚上做个红烧豆腐。
醒好的面擀成薄饼,锅里刷点猪油,煎成金黄面饼,把茄子洗了切成四块,放在锅里蒸,凉拌个茄子,茄子蒸熟后加上调料拌一下,撒点葱花。
在铁锅里倒点油,把鸡蛋搅散,倒在锅里,韭菜切成小段放进去,和鸡蛋搅拌在一起,撤点盐,盛出来。
最后在烧锅倒油炒了一个苋菜。
把吃食装在竹篮里,拿上布巾把头包上,提着竹篮拿上一罐绿豆水。
走到自家田埂边,金黄色的麦浪被风吹过发出吡吡的声音,田青青停下脚步。
“爹,娘,大哥,大嫂吃饭了,”田青青放下篮子和陶罐,把麻布掀开,取出一大海碗面饼,一大海碗韭菜炒鸡蛋,一大碗苋菜,一大碗凉拌茄子把绿豆汤也放在一起。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田青青将碗筷递给了爹娘和大哥大嫂,也端着碗拿着筷吃起来。
大嫂李大妮一边吃一边夸,“青青这做饭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赶上咱娘了。”
确实可以出门子嫁人了,大哥田勇接话道。
一家人闲聊了一会,田老汉倒了一碗绿豆汤喝,李氏对闺女说道:“青青,等会儿你就回去,家里的活就交给你了。”
“好了,老婆子,快吃吧,吃完饭就赶紧干活,咱麦田里的麦子不等人。”
大儿子田勇扒完最后一口饭,嘻皮笑脸道“爹,你老放心吧,让小妹把油水整足点,一定能早点收回去。”
田老汉瞪了大儿子一眼,就你话最多,吃完就去干活,亏不了你。
田青青收好了碗筷,提着篮子走得飞快。
回到家,把碗筷洗刷了,猪食搅拌好,提着木桶去猪圈喂猪,家里养着两头猪,长到年底也可以买几两银子,喂完猪。
休整了一下,又背上背篓去山脚下打猪草,村子处在山脚下的丘陵地带,大青山是几座山环绕在一起。
又有一条河从大青山穿插在小河村中间,小河村田是层叠的梯田,地也是在山脚和小河的两边开垦出来的。
只要不遇到荒年,灾年,小河村的人都能混个温饱。
田青青专门挑河边走,山脚的前面是一片荒地,这边猪草很茂盛,一手搂草一手挥镰刀,不一会儿就打了满满一背猪草背回去。
剁完猪草,歇一会,喝了一碗绿豆汤。看天色不早了,去菜地里摘了五根黄瓜,拔了点葱。
晚上熬一锅玉米糊糊,烧个豆腐,凉拌个黄瓜,用一半白面,一半玉米面蒸二合面馒头。
天完全黑透,田老汉才带着一家人回来。
忙活了一天,一家人吃完饭,洗漱一番躺上床就睡了。
时间过得很快,忙活了大半个月,田家人总算把粮食全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