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雨微和黄梦在宽敞的育苗区开始了她们的育苗工作。
先是精选了一批优质的水稻和棉花种子,这些种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长期试验的佼佼者,确保拥有高产、优质以及强大的抗病等优良特性。
选好这些珍贵的种子,紧接着进行晒种处理。
这段时间天气非常好,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将种子均匀地摊晒在干净的场地上,充分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从而提升种子发芽率,为后续的育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晒种完成后,便进入了关键的浸种催芽阶段。
对于水稻种子,池雨微和黄梦将它们浸泡在适宜温度和浓度的药液中。
这种药液不仅能为种子提供必要的养分,还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为水稻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而棉花种子则需要经过更为特殊的处理——酸蚀或机械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打破种皮坚硬层,使得水分能够更容易地被种子吸收,从而促进发芽过程。
浸种完毕后,种子们被转移到一个温暖湿润的房间进行催芽。
温度,温度得当能够加速种子的发芽过程,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在短时间内迸发出勃勃生机。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池雨微和黄梦站在育苗房间,目光专注地观察着种子的变化。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作物生长和产量。
她们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用心呵护这些承载着希望的种子。
另一边,池雨微和黄梦正紧锣密鼓地着手准备苗床,以便在种子露出 芽尖后,能够迅速进行下一步的播种工作。
苗床的选择至关重要,育苗房间外面全是处理好的地势平坦、排水性能极佳且土壤肥沃的实验田,这些将作为苗床基地。
为了打造出一个理想的育苗环境,提前对这片土地进行了深耕细作,彻底疏松土壤,并施加充足肥料,为种子的生长提供丰富养分。
在完成这些基础处理后,池雨微还细心在苗床上铺上了一层营养土,这种土壤富含各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能够为种子提供全方位的滋养。
一切准备就绪,发芽的种子便迎来了它们的“新家”。
池雨微和黄梦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已经开始发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
之后为了确保种子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她们还在种子表面覆盖上一层薄土,这样土壤既能保持苗床的湿度和温度,又能为种子的发芽提供必要的保护。
育苗期间,管理苗床的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需要密切关注苗床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根据天气情况和作物的生长需求,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外面大太阳时,会适时地揭开最外导的遮阳网,让幼苗充分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阴雨连绵的天气,则会加强通风排湿,防止幼苗因湿度过大而生病。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侵袭,还要定期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
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可挑的,外面卖什么,池雨微她们就用什么。
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不会对幼苗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过了半个多月,水稻和棉花的幼苗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
它们开始茁壮成长,新长出的叶片翠绿欲滴,下面根系发达。
等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又开始了间苗和定苗的操作。
仔细观察每一株幼苗的生长情况,将生长过密或生长不良的幼苗拔除,确保每株幼苗都能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
这些经过精心培育、健壮成长的幼苗将被移植到了广阔的田间地头,开始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长旅程。
时间悄然流转至三月初,春日的暖阳温柔地洒满大地,水稻苗也早已达到移栽的最佳时机。
但,遗憾的是,由于水渠尚未疏通,池雨微只能无奈继续等待,心中有些焦急。
抽空前往场长办公室,希望能够得到指示和帮助。
进入办公室,连队长范正和农场长汪保国两人正在商讨事宜。
池雨微连忙上前,礼貌打招呼:“汪场长,范队长,你们好。育苗区的水稻和棉花苗都已经长势喜人,可以移栽到地里了。你们看,接来的工作怎么安排?”
得益于池雨微研发的消灭棉花害虫的特效药,去年棉花大丰收,而且他们农场的棉花产量和质量全都显着提升,卖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价钱。
今年,农场计划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区域,因此育苗的数量也大幅增加。
种植全是人工活,移栽需要时间,还得尽快完成。
范正听池雨微说完,转头看向汪保国,眉头微蹙:“场长,咱们的水渠还没通,水稻种植下去后需要放水养着,暂时还不能进行移栽。不过,棉花苗倒是可以先安排移栽。”
汪保国沉吟片刻,果断下令:“这样,范正,你从挖水渠的那些知青中挑选一些人出来。身体不好的、生病的、受伤的,都让他们先回来参与移栽棉花苗的工作。如果人数不够的话,再换一批女知青顶上。水渠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农场的种植任务同样刻不容缓。明天开始棉花苗移栽。”
汪保国的目光转向池雨微,有些犹豫。
他也知道水稻苗在育苗田中不能待得太久,否则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池同志,那你看,水稻在育苗田还能长多久?”
“汪场长,最多半个月。如果再继续生长下去,它们占地面积会增大,育苗田的空间无法满足需求。而且,育苗田是为了育苗,密度高,会影响水稻苗的正常生长。我的建议是,移栽工作不能超过这个时间限制。”
半个月,汪保国和范正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他们之前预估得过于乐观,以为水渠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挖通。
但,实际情况却远比他们想象中复杂。
有一段土地特别坚硬,施工难度大,耗费了大量时间,挖水渠的任务进展并不理想。
汪保国看向池雨微,“行,那池同志就先帮忙照顾好育苗田的水稻苗。我和范正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让水渠的建设进度加快一些。这段时间就先辛苦了。”
池雨微坚定地点点头,她一定会竭尽全力照顾好育苗田的水稻苗,等待水渠疏通的那一刻到来。
同时,她也默默祈祷着,希望挖水渠的任务能尽快完成,不要影响到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