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有关王钦若涉嫌受贿的这起案子最后的审理及处罚的结果是:这起案件全程只有吴植和余谔参与,宰相王钦若毫不知情,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二十两黄金直到案发之时仍然在余谔手里。换言之,这起案件如果非要强行跟王钦若扯上关系也顶多算是一个“行贿未遂”。总之,这案子跟王钦若本人无关,有罪的是行贿的吴植和帮助行贿的余谔。为此,吴植被剥夺一切官职并被下放监管,余谔先是被降官一级然后被勒令停职查办。

至于王钦若,他虽然没有受贿的既成事实,但行贿之人吴植是他举荐的,按大宋刑律,他有举荐失察之罪,可王钦若所犯的这点事在皇太后刘娥眼里根本不足为道。当负责主审此案的侍御史韩亿(此人是前宰相王旦的女婿,他的八个儿子后来全都考中进士,其中三个更是成为了宰执大臣)请求刘娥追究王钦若的失察之罪时,所有的朝臣都在等着看王钦若这次会以怎样优美的姿势从宰相之位上滚落下来,但结果却是让众人大跌眼镜甚至是气得吐血,刘娥直接让赵祯下诏明确表示不追究王钦若在此案中的任何责任。也就是说,坐在龙椅之上的那对母子不但认为王钦若无罪,反而还觉得王钦若是此案的受害者。

刘娥其实不傻,她嘴上饶过了王钦若,而且还不顾舆情汹汹力挺王钦若,但在心里她却是气得不行。这个也好理解,你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不但不给你露脸反而尽给你丢人现眼,那你指定也会关起门来对其破口大骂。但是,王钦若倒是不会在意这一点,刘娥对他可是“真爱”,此事也不会导致他在刘娥那里失宠,他最害怕面对的是那帮一直在等着他犯错然后对他群起而攻之的同僚。

从客观事实上来说,吴植的这次行贿未遂事件确实没有王钦若什么事,但在主观层面早已将王钦若定性为贪赃犯和奸邪小人的大宋君子们却不会这么想,他们此时正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你王钦若就是个屡教不改的贪赃犯,就是个阳奉阴违只会做表面文章的伪君子,这次虽然是太后和皇上赦免了你的罪,可你但凡还要点脸就应该主动请辞,但你没有,你还是厚着脸皮装作自己真的很无辜,可你是什么货色难道我们都不知道吗?

王钦若获得赦免的第二天早上,宋朝的一帮朝臣提前聚集在侍漏院等待天色放亮之后就去大殿上朝。王钦若在一群宰辅大臣里面显得格外的不合群,谁都不想跟他靠得太近,甚至不想多看他一眼。这里面唯有参知政事鲁宗道例外,他满面怒色地用两只眼睛死死地瞪着王钦若,但就是不说话,王钦若也是不敢直视他的目光。等到天亮之后众人都准备上马,偏巧在这时候一只老鼠被马匹惊扰从某个角落里蹿了出来,鲁宗道顿时来了兴致。

他对老鼠大喝道:“你这个丑类竟然还敢出来抛头露面!”

这话明面上是在骂老鼠,但谁都知道鲁宗道是在骂谁,于是众人顿时全都放肆地哄然大笑。王钦若当然笑不出来,他所感受到的只有极度的屈辱。堂堂大宋首相竟然被自己的下属如此当众侮辱,这简直堪称奇耻大辱,可王钦若只能忍着。这件事对王钦若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他本就身体有疾且心眼又小,经此受辱后他的病情开始加重,整日都闷闷不已,史书更是将他最终死亡的原因归结于此——“及吴植事败,太后滋不悦,同列稍侵之,钦若悒悒以殁。”

尽管此时的王钦若在官场上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但刘娥对他的信任却一如既往。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刘娥就像是一个黑心老板一样拼命地想要榨干王钦若身上的最后一点油水。同时,也是本着能者多劳的宗旨,刘娥给百忙之中的王钦若又加了一点活儿,她任命王钦若兼任译经使。

这个译经使的工作就是负责整理和翻译佛经。当然,王钦若本人肯定是不太懂这方面的业务,但他的具体工作也并不是翻译佛经,而是对已经翻译好的经书进行修改和润色,谁叫你王爱卿是大才子呢!王钦若人生的最后一场悲剧也就在于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他完全可以说是被刘娥给累死的。

吴植行贿事件后的第四个月,王钦若在忙完了中书省的政务之后又急忙赶往传法院去忙着审阅他的那堆佛经。也不知道这天他是不是又被哪位中书省的仁兄给刺激了一回,当他赶到传法院落座之后随即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很不舒服,他因此被人紧急送往自己的府中。

这一次王钦若可不是什么病重,看样子他似乎真的撑不住了。得到通报,赵祯亲自出宫前来王钦若的府中对其予以探视和慰问。同冯拯一样,赵祯此行对王钦若好生一番宽慰并赐给他白金五千两让他好好养病。然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因此而放过王钦若,他在几天后的公元1025年11月30日病逝于自己的家中——他是真正意义上地累死在了宰相的任上。

这位早年丧失双亲最后由自己的祖父养大的少年天才,这位在十八岁之时就向时任皇帝赵光义上疏陈述平灭北汉之策的书生就这样走完了他极富传奇和争议的一生,享年六十三岁。

对于王钦若的死亡,刘娥甚是惋惜,她给予了王钦若超高规格的礼遇。刘娥以皇太后之尊亲自前去其灵前祭奠,而且还流下了眼泪,对于自己的这位大恩人,刘娥是发自内心地感恩。

王钦若随即被下诏追赠为太师、中书令并赐谥号“文穆”,此外刘娥还派亲信太监护送王钦若的灵柩下葬,王钦若的族人以及他的亲信等二十多人也因为王钦若的死而被加恩封官。这还没完,刘娥后来还下诏在茅山为王钦若塑像,让他位列仙班永享世人的香火。说一千道一万,刘娥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王钦若当初让她成功地当上了大宋的皇后。

王钦若在后世的评价不是说不高,而是极其低下,乃至于是丑陋,但事实却是他死后的待遇超过了在他之前的所有北宋名臣和名相,诸如赵普、吕蒙正、李沆都比不了他,而冯拯和寇准更是没法跟他比,丁谓则更惨。这些人看似哪一个都比他强,可却没有一个比他活得成功,就连史书上都酸味颇浓地对此评议道——“建隆以来,宰相恤恩,未有此比。”

既是如此,那么王钦若死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含笑奔赴九泉之下呢?未必!他在生命的最后这两三年里尽管高居大宋首相的显赫地位,但这些年他过得是什么日子只有他自己才是最清楚的,他试图用行动救赎自己的灵魂,试图挽回自己的形象,但吴植事件的发生让他的所有努力毁于一旦,到头来他才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改变不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奸邪”形象,这是多大的一种悲哀和不幸?

我毫不怀疑的一点是,如果王钦若不做这个宰相,那么他至少能够再多活五年。王钦若到底是怎么死的?累死的,憋屈死的,气死的,自责死的,无论哪一种,他都死得不安生、不甘心。想必在他临死的前一刻他都在不无悲戚地暗自发问:一日为贼就注定终生是贼吗?

对于宋史里的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我们前后已经费了很多的笔墨来讲述他的生平,然而我们在这里却很难给他盖棺定论。北宋奸臣,真宗朝五鬼之一,这是他在后世被人给贴上的最为醒目的标签,但客观地说他其实对宋朝是有过贡献的,对民众也是有过恩惠的。

作为一个学者,王钦若主持编撰的《册府元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作为一个大臣,他在澶渊之盟期间负责镇守大名府更是堪称为国立下过战功;而作为一个地方官,他对蜀川和中原的百姓也是曾造福一方,尤其是赵恒刚刚登基之时,正是因为他的建议才让赵恒下令免除了全国的老百姓之前拖欠朝廷的全部税赋,而这项政策也在往后成为了宋朝皇帝登基之后对全国百姓的例行恩赏,虽然他这是抢了别人的功劳,但这事毕竟是他做出来的。

这样的人让我们很难将其定义为一个纯粹的奸邪,但他错就错在怂恿赵恒大搞拜神运动,这让宋朝把大把的时光和精力用在了对国计民生毫无益处的鬼神之事上。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终其一生也洗不掉的污点。可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将真宗朝拜神运动的责任全都归咎于王钦若的身上真的合理吗?

在整个拜神运动中,赵恒才是那个最终拍板的人,他牢牢地掌握着至高无上的君权和话语权,王钦若纵然有错,但这口黑锅却不该由他一个人来背。假如当时的赵恒不是那样的一个“昏君”,那么又怎会有后面的那一系列荒唐事呢?

王钦若这一生之所以能够在政坛上那么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懂得在上位者面前投其所好,皇帝想干什么,他就用他那聪明绝顶的脑袋去为其出谋划策。这样的后果就是:皇帝想励精图治,他就会成为一代名臣和正臣,皇帝想骄奢淫逸,他就会成为遭万人唾骂的奸佞。王钦若就是一头变色龙,他的成色取决于他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这一点通过他在大中祥符年间和天圣年间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说这些不是想给王钦若翻案,在讲述有关于他的故事和人生时,我没少对他恶语相向。还是那句话,我们对于历史人物要分开来看,所谓正邪都不是绝对的,况且一个人本身就是具有多重人格和面相。

说到最后,我还想说一些我一直如鲠在喉的话。

有时候每每想到王钦若,我就会想到另一个人——司马光。王安石的变法让宋朝举国上下都焕然一新,其国力也是随之蒸蒸日上,可对于新法百般仇视的司马光在掌权之后却以“拨乱反正”为由将这块烧得通红的铁扔进了冰水里,整个宋朝就此人仰马翻鸡飞狗跳并随即陷入无休止的党争之中,整个士大夫和官僚阶层也就此被割裂,直到北宋亡国甚至直到南宋中后期这种裂痕也没能得到缝合。

这是伟大的司马光同志对宋朝的一大“贡献”,而他对宋朝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把无数宋军将士用鲜血和头颅换来的土地拱手让给了死敌西夏。他的理由是这些地方是王安石主政时打下来的,而且因为之前的战争导致边境局势紧张,所以宋朝只要把这些夺下来的土地无条件送给西夏就能避免“友邦愤诧”,西夏从此就能够老老实实地对大宋俯首听命。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死后千年却仍被无数人吹捧和膜拜,甚至说他是道德君子的楷模,后世的各种官方定论乃至于我们如今的历史课本也是称他为“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对于他亲手把宋朝推入内斗的深渊并出卖国家利益的丑行却是有选择性地忽视和遗忘,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宋神宗当年给他拨付了一笔巨额专款并给他配备了大量工作人员让他编撰出了一部让后世的史学家和史学爱好者顶礼膜拜的《资治通鉴》。

对比司马光的这两大恶一大功,王钦若也写出了巨型史学类书《册府元龟》,但他的“恶”对比司马光的“恶”真的就是罪不可恕吗?那么,司马光为何能够流芳千古而王钦若却只能背负千载骂名呢?同为书生和文官,王钦若好歹还跟辽国人真刀真枪地干了一回,可司马光呢?他连西夏人都怕得要死!

都说历史是公平的,尤其是后世之人会相对客观和公正地看待前人,但历史和后人对王钦若的评价确实有失公允,尤其是对比司马光而言更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呢?难道就因为司马光长得比王钦若好看?如果真是这样,那王钦若下次投胎的时候定然会在纵身一跃之前首先把自己脖子后面的那个肉瘤子先给切了。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我老婆是花木兰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