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时作义,娄玉明吓尿了!
时作义其实一直在旁,让穆岐益审着娄玉明。
在穆岐益的手段之下,最终,娄玉明道出了真相。
听着那些真相,时作义内心波涛起伏。
芸芸心声里透露的那些,果然是真的!
顾清燕……果然在背叛他!
给他戴绿帽子!
生的孩子还不是他的!
想着这些,他的身体都忍不住发颤。
哪怕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但,此刻的他依然无比难受。
“娄玉明,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时作义声音如铁,透着肃杀。
娄玉明跪倒下来,不敢去看时作义,更不敢吭声。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与顾清燕的那些事,会有暴露的那一天,还是让忠义侯知道了。
这下完了,彻底完了!
他的一颗心,凉透了!
时作义很想杀了娄玉明,但,忍住了,这人还得留着,让他去当人证呢。
他先将娄玉明关押了起来。
在回忠义侯府之后,他跟时文烁说了抓了娄玉明的事,以及从对方口中问出的消息。
时文烁皱着眉,问:“爹,这事,要怎么处置?”
深吸了口气,时作义道:“先让我冷静几天,再想着要怎么处理这个事。”
现在让他去找顾清燕摊牌,他感觉自己有点做不到。
主要是……不知该怎么面对。
毕竟,这么多年的情感。
时文烁点头,表示此事听从父亲的安排。
明德帝现在对后宫雨露均沾,到每个妃嫔那里过了夜,算是勉强平息了后宫的幽怨。
当然,他只是去批改奏折而已,别的事都没干。
对此,各个妃嫔心中当然还是有怨言的,但,至少,陛下来了不是?
明德帝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堵住“众口悠悠”。
这晚,他在谢康妃这里过夜。
听说皇上要在她这里过夜,她当然是无比激动的。
却哪里想到,皇上只是借她的地盘批改奏折而已。
谢康妃几度想勾引他,明德帝却都像是没有看到。
想着谢康妃竟然吃鼻涕虫、蚯蚓、蜗牛、蚂蟥什么的,对谢康妃,明德帝有一种没眼看的感觉,心中也有点反胃。
而且,听着她在耳边说话,他总感觉,从她口中隐隐闻到一种怪异的气息,很不舒服。
这种气息,在听小太上皇的心声之前,他好像都没有闻到过。
在知道了谢康妃的怪癖之后,与她接触,他就怎么都不舒服。
故而,在谢康妃这里批奏折的这个夜晚,他是无比难受的,都有点后悔来她这里,恨不得抱起奏折就跑,离开她这里,能离她多远就离多远。
整个夜晚,明德帝都没睡,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
谢康妃有点不解:陛下这么勤奋的吗?整个晚上,眼中都只有奏折?而且连觉都没睡?
唉,好不容易等来陛下,却是这样。
她在心中叹了叹。
“主子,鼻涕虫粥已经做好了。”有丫鬟端了一碗鼻涕虫粥过来。
谢康妃也已经饿了,她拿起勺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了鼻涕虫粥。
上完早朝,明德帝便去了皇后那里补觉。
萧皇后问:“陛下昨晚没睡?”
明德帝点了点头,然后抱住萧皇后:“婉儿,你陪朕补补眠吧!”
看着抱着自己就睡的皇上,萧皇后:“……”
一晃,小太上皇五个月大了。
一直当婴儿,时芸也觉得挺无聊的。
她希望快点长大,这样,就能到处去玩了。
现在的她,只能在芸乐宫里待着,皇后偶尔会抱她出去透透气。
这个时候,明德帝终于重新组建好了东厂,督主也任命好了,是一个叫王志珍的太监。
他对这个太监考察了很久,而且从小太上皇的心声里听说,这个王志珍在大周灭亡的时候,率领着宫里的太监与起义军做了最后的拼杀,英勇就义,算是对大周无比的忠心了。
不像欣旗党的那些官员,在大周灭亡之后,纷纷投靠起义军了,一点骨气也没有。
【哦豁,皇上居然又重新组建东厂了?】
【还把那个王志珍任命为了督主?】
【这个选择,相当的英明!】
【王志珍是个靠谱的。】
【哎呀呀,感觉,皇上比原着里聪明了很多啊!】
【只要东厂能够钳制住欣旗党,那么,大周至少还能多苟活个十几、几十年。】
明德帝:不是朕变聪明了,而是因朕身边多了你这个小福星啊!
在他眼中,将来大周要是不倒,小太上皇绝对是最大的“功臣”!
在皇上在早朝上宣布了东厂恢复建立之后,朝堂之上,意料之中的,全是反对的声音。
“陛下,洛中乾祸乱朝纲、残害忠良之事,这才没过去多久呢,这东厂不能重建啊!”
“是啊,当初铲除洛中乾、撤销东厂,陛下可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如今,何故又要重立东厂?陛下就不担心,洛中乾之患重演、将大周置于危局之中吗?”
“臣等坚决反对东厂的重立,望陛下三思!”
朝堂之上,对东厂设立的反对声音,很大!
看着下面在反对的那些大臣,就明德帝从小太上皇心声里听到的,就没几个是好东西。
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是欣旗党。
在大周覆灭之后,转身投靠起义军的,也是这些人。
只是想着,明德帝就很想将这些人拖下去斩了。
不过,他还是克制住了。
毕竟,无缘无故斩杀大臣,是容易起反效果的。
尤其是,欣旗党的这些混蛋,是抱团在一起的。
关系错综复杂,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好对付。
明德帝就听着他们的反对,没有说一句话。
等他们将能说的说辞都说完了,他才咳了一声,道:“除了你们刚刚说的那些,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大臣面面相觑,然后又将此前的话换个说辞重新说了一遍。
反正,就是反对东厂的重建,觉得这是一个很不正确的决定。
换是以前,面对这样的反对,明德帝肯定妥协了。
但,转念一想,自己若是妥协,大周很可能真的会走向灭亡,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于是,他把心一横:“朕意已决,东厂必须建立,谁反对都无效,退朝!”
说完,起身,走人!
脚下如风!
很多大臣依然跪在大殿之上,希望皇上“收回成命”。
但,明德帝懒得去鸟他们。
他去找了皇后。
皇后在芸乐宫。
他便去了趟芸乐宫。
跟皇后说了朝堂之上的事。
【不错哦!】
【皇上最近,确实是长进了不少!】
【就原着里皇上的性格,被这么多大臣反对,只怕马上就心虚,不敢一意孤行了。】
【当初,洛中乾会死,东厂之所以被撤,皇上不就是被朝中大臣的舆论裹挟的吗?】
【只要皇上跨过了这道坎,不受欣旗党那些混蛋的影响,那么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得到小太上皇的夸奖,明德帝心中有点美滋滋。
他问皇后:“婉儿,你觉得朕此举,如何?”
似乎,他也是想要得到萧皇后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