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二嫂也在一边点头,季母却听到元哥儿要做将军就有些黯然,他们这辈子可能都是流放犯了,怎么做将军?

温月笑笑,吃完又去看了季父的伤,给他换了一次药。

这时候衙役来了,通报了下昨天的情况,然后立马准备动身,离到达的最后期限已经没两天了。

他们这才知道,昨天犯人找回来69人,死了21人,还有3人没有找到也没找到尸体。另外衙役也死了2人。

众人也没时间感慨,要是超过时限到达,不只是衙役,犯人也是要受罚的,很多受了伤的人也不得不忍着伤痛起身,跟上大家的脚步。

在这个驿站又补充了些物资,流放队伍继续出发。

其实翻过几座大山,才知道这边也是有城镇的,只是因为山脉和瘴气不易和外界联通。同样有官道和村落,但可以看出这边的村落和城镇规模更小更破旧一些,就像回到了更古早的年代。

昨天太混乱没明显感觉,今天才发觉天真的热了,白日里甚至有20多度,大家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衣,只穿着夹衣赶路。温月当然是知道这边天气的,其他没来过的人却很惊讶。

很多人已经走得鞋都没了,还以为后面要受苦,没想到这天气给了大家惊喜。

现在正值冬日,岭南的气候其实十分舒适,当然到夏天就不一定了。除了气候舒适,沿路很太平,风景也不错,一副秋日天高气爽的景象,差点都忘了自己正在流放。

不过沿途的驿站都说,是因为小侯爷来了才变成这样的,以前山里有几十个山匪窝,动不动下山打劫一番,周边的村民宁愿在城里讨饭也不愿意种地,他们也连驿站都不敢开。后来小侯爷把那些山匪窝全都剿了,又让人修缮驿站重新开起来。

温月问小侯爷是什么身份,这些人也说不清,只知道是上面派下来管岭南道的,那些官兵都叫他小侯爷。季父倒是知道一点,听说前几年老宣平候没了,世子继承了爵位后不耐烦家里的继母天天往他房里塞娘家侄女,去年刚满孝期就请旨来守岭南道。

就这样又走了几日,终于在流放的第五十三日,也是到达期限的最后一日,他们终于到了岭南的治所——広州,衙役会在这里将他们交接给当地官府。

进城前大家又再次戴上了沉重的手枷和脚镣。不过没有人在意,能平安的到达目的地,这会戴个枷锁也没什么关系了。

没想到広州城里还算繁华,入目可见各式各样的商铺,整洁干净的街道,沿街还有零星的摊位。来往的人也不少,除了各种发色和瞳色的外国人比较多,语言也都听不懂,其他和一个普通的城池也差不多。

温月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她会英语,甚至还会一些这边的土语呀! 边走边看了一路,就来到一栋官衙的前面,一个衙役上去交涉了几句,就有人带了他们进到一个院子里。

几个穿官服的人出来,领头的衙役又过去拜见,拿出一个册子跟对方说了一会,最后回到犯人们这边,大声说:“岭南道已经到了,我们的押送也完成了,你们从今以后就归这边管理。不过在交接之前,每个人还需要交清沿途的食宿费用,每人5两银子。”

听完最后一句,众人哗然,有些人是没想到还要给钱,有些人是没想到要给这么多,他们也就吃了几个黑饼子啊!温月看向季父,季父微微点头,她就知道是合规矩的了。

有人正要耍赖说自己反正没钱,那衙役又说:“没钱的也不要紧,这边的官府会替你们付钱,以后你们就欠着官府的债,种田也好做苦役也好,总能还清的。”

几个有钱的人家当即就凑了钱上去交。温月摸出自己的银票数了数,她卖首饰得了150两银子,沿途用了70两,平时买小东西都是用的碎银子,现在手里还有80两。把季父叫到一边说:“爹,我这还有80两,您去交吧。”

季父算了算,自己一家13口要65两,他拿了温月的50两,加上自己身上还有15两多,也上前去交清了费用,又带着家人去一旁登记,登记过的人就可以除了枷锁,站到一边。

有钱交钱,没钱的就在欠条上按个手印,很快,所有人都办完了交接手续。

这时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官员翻开一本小册子看了半天,才慢悠悠的说:“这次的人不少,不好安插到原来的各村,就全部安排到坑尾村吧,由赵书吏和王典吏负责。”

他后面的两个年轻人对视一眼,上前拱手应是,然后招手让大家跟他们走。众人都懵懵懂懂的,连管他们的是哪个衙门都不知道,就这样又跟着走。

那两个年轻人把众人带到一个另小院,跟门口看管的人说了几句,就把他们带进一间大屋,这竟然又是一个监牢!温月哭笑不得,不是坑尾村吗,怎么又进了牢房。

牢房安排好后,其中一人才说了句:“今天先安顿在这,明天带你们去坑尾村。”

虽然有些郁闷,但一路上已经折腾了两个月,众人也说不出什么来,牢骚都没人发,好在流放了那么久,身上都还有些吃食,就老老实实的各自掏出食水来吃。

好容易挨到第二天,那两人终于又来了,带了他们出去,外面有四个兵丁,还有几辆牛车候着,但并不是给他们坐的,上面拉了些粮食袋子,他们要跟着走。

他们是从北城门进来的,这次却从西城门出去,一路走了两个多时辰,也有人厚着脸皮上去搭话,总算分清了赵书吏和王典吏,赵书吏更年轻些,几次主动发话的都是他,问到能说的他都会说一点,王典吏就一声不吭。

沿途看到不少村落,都是些农人在地里干活,但每个村口都立着厚重的栅栏,还有兵丁在看守,赵书吏说这些村子里都是流放的人,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开荒种地,但每年也有苦役要服,他们以后也一样。

路上也时不时有服役的人在修路,倒是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荒凉。

又路过一个村子后,终于到了目的地。村口也有栅栏,旁边有块木牌写着“坑尾村”。几个兵丁搬开栅栏,大家走进去,入目是一片广阔的荒地。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
暴风中文搜藏榜: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