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盛世华章(大章)
秦浩然病愈之后,侯府上下更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秦浩然和秦悦然也更加坚定了将侯府发展壮大的决心。
一日清晨,阳光洒在侯府的庭院里,秦浩然和秦悦然在亭中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悦然,我觉得我们侯府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应当涉足更多的领域,为百姓谋更多的福祉。”秦浩然望着远处说道。
秦悦然微微点头,“哥哥,我也正有此意。比如,我们可以开办义学,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秦浩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想法甚好,教育乃兴国之本,我们应当为培养人才出一份力。”
说干就干,侯府很快便着手筹备义学之事。
“这义学的选址可得好好斟酌,既要安静,又要方便孩子们前来。”秦悦然对着管家说道。
管家连忙应道:“小姐放心,我已经派人在城中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了。”
不久,义学的地址选定,施工队伍也迅速进驻。
“大家加把劲,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工,让孩子们早日入学。”秦浩然亲自到工地监督,鼓励着工匠们。
工匠们纷纷回应:“秦少爷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在筹备义学的过程中,侯府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秦少爷,秦小姐,久仰侯府大名,今日特来拜访。”一位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的老者说道。
秦浩然和秦悦然赶忙将老者迎进府中。
“不知老先生此次前来,所为何事?”秦浩然问道。
老者微微一笑,“听闻侯府要开办义学,老朽深感敬佩,特来表示支持。”
秦悦然欣喜地说道:“多谢老先生,有您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了。”
老者接着说:“我在城中略有些人脉,或许能为义学的师资之事出份力。”
秦浩然连忙道谢:“那真是太好了,老先生相助,义学之事定能事半功倍。”
随着义学的逐渐建成,招生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爹,我想去侯府的义学读书。”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拉着父亲的衣角说道。
父亲面露难色,“孩子,咱们家穷,怕是供不起你读书啊。”
孩子眼中满是渴望,“听说侯府的义学是免费的,爹,让我去吧。”
这样的场景在城中各处不断上演,侯府的义学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终于,义学迎来了开学的日子。
“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秦浩然在开学典礼上说道。
孩子们齐声回答:“是,秦少爷。”
然而,义学的开办只是侯府善举的开始。
“哥哥,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开设医馆,为百姓免费看病抓药。”秦悦然提议道。
秦浩然点头赞同,“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这需要招募医术高明的大夫。”
秦悦然自信地说:“我已经让人去打听了,相信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不久,侯府医馆开业,前来就诊的百姓络绎不绝。
“谢谢侯府的大恩大德,让我们看得起病。”一位老者在看完病后,感激地说道。
秦浩然微笑着回应:“老人家,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侯府的带动下,城中其他富户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京城充满了温暖与关爱。
“悦然,看到如今的景象,我心中甚是欣慰。”秦浩然望着热闹的街道说道。
秦悦然感慨道:“哥哥,只要我们心怀善念,侯府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就在侯府沉浸在一片祥和之时,一封来自皇宫的邀请函打破了平静。
“哥哥,皇宫邀请我们进宫赴宴,这是为何?”秦悦然拿着邀请函,心中充满了疑惑。
秦浩然沉思片刻,“或许是侯府的善举传到了宫中,皇上想要表彰我们。”
秦悦然担忧地说:“那我们可要小心应对,宫中规矩繁多。”
秦浩然安慰道:“别担心,只要我们谨言慎行,应该不会有事。”
进宫的日子很快到来,秦浩然和秦悦然身着盛装,踏入皇宫。
“侯府秦浩然、秦悦然参见皇上。”二人跪地行礼。
皇上笑着说道:“快快平身,朕听闻侯府为百姓做了诸多善事,特召你们进宫,以示嘉奖。”
秦浩然恭敬地说道:“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谋福,乃是侯府的本分。”
皇上点头称赞,“好一个本分,朕希望更多的世家能像侯府一样。”
宴会结束后,秦浩然和秦悦然走出皇宫。
“哥哥,今日进宫,不知是福是祸。”秦悦然说道。
秦浩然望着天空,“悦然,不管怎样,我们只要坚守初心,侯府定能安然无恙。”
侯府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善举也在不断地传递着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