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知青点走了没一会儿,钟情就远远看见有几个小孩正在玩跳房子,走近之后她随手拦住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小朋友,你能不能告诉姐姐宋建东家在哪里啊?”
其他小孩子都不想搭理钟情,只有那个瘦弱的羊角辫小女孩低怯地开口:“我知道,他是我四爷爷,你们是要去找他买东西吗?我带你们去吧。”
“别呀二丫,现在刚好轮到你来玩儿了!”
“是啊,我奶都说了,让我们离这些知青远一点,他们都不是好人!”
“快点!二丫!”
“......”
面对着伙伴们的催促,二丫慌张得不知该怎么办,只能悄悄地看了一眼钟情,钟情也不催促她,没过多久,她就听见二丫说:“大宝,小草,你们先玩吧,我先带这几个知青姐姐去我四爷爷家,马上就回来......”
“二丫,都跟你说了别理她们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一听就不乐意了,“你敢不听我的?”
“可是她们是去四爷爷家买东西的......”
二丫虽然小,但是也知道每次知青刚来的时候都会去四爷爷家买一些背篓之类的东西,卖了背篓就有钱,四爷爷家的成涛叔就有药喝了,四爷爷一直都盼着他们村里多来点知青好多卖点背篓换钱。
现在知青姐姐来问路,她怎么能不带他们去呢?要是知青姐姐去了保全爷爷那里买怎么办?那成涛叔不就没有药喝了吗......
想到成涛叔,二丫坚定地看着钟情,“知青姐姐,我带你们去!”
“真乖,姐姐给你糖吃。”钟情从兜里抓出来几粒水果糖。
“这......真的是给我的吗?”二丫的眼神有些不敢置信,就是带个路而已,她就有这么多糖吃?
“嗯,给你的,谢谢你给我们带路。”
“我也要吃糖!我也要吃糖!”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看到水果糖之后两眼放光,顿时就想冲过来抢走钟情手中的糖。
钟情把手往回一缩,“这是给她的。”
有钟情拦着,这次二丫把糖拿到手了,她直接收进裤子兜里了,“知青姐姐,我们走吧。”
“好。”
“宋二丫,你不准去,你把糖留下来!”
“大宝你别这样,那是知青姐姐给二丫的。”
“我才不管呢,反正我就要吃!”宋大宝一把挥开拦住他的宋小草,瞪着钟情,“我也知道建东爷爷家在哪里,我也可以带你们去!不过你们也得给糖!”
管月看不惯这熊孩子,一看就知道他平时肯定没少欺负二丫他们,“二丫给我们带路就行了,你们就算跟去也没糖!”
“哇!”宋大宝直接大声哭了出来,“我要吃糖,我就要吃糖,我不管!你们知青欺负人,我要告诉我奶去,让她把你们都赶出去!”
说着他就哭着跑走了。
宋二丫小小的脸上有着些不符合年龄的忧愁,“知青姐姐,大宝他奶很不讲道理,她肯定会来找你们的......”
“没事的,你先带我们去你四爷爷家吧。”
“那好吧......”
......
槐树村本就不大,各家各户离得也都不远,没花多长时间钟情和管月就被宋二丫带到了一户人家。
是土坯房,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院子里有一块菜地,种着些乡下常见的蔬菜,菜地旁边还有一个大笼子,笼子里面垫着一些草,草上还有鸡屎,鸡屎旁边放着一个脏兮兮的破碗。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鸡窝,但是这个窝是用藤条编织成的,一看就知道编鸡窝的人编织手艺很不错。
除了这些,平整的土地上还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编织成品,有筛子、簸箕、背篓、篮子,还有席子等,非常齐全。
“四爷爷!有知青姐姐来找你买背篓了!”宋二丫冲着门里喊了一声。
“哎,来了来了!”一道苍老的声音从门内传出,接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从里屋出来了。
门被打开,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中药味儿。
看见二丫,宋建东走过来笑呵呵地摸了摸二丫的头,“是二丫啊,你带知青姐姐来四爷爷家的?真是好孩子。”
“来,四爷爷给你拿点好吃的。”
“不要,四爷爷我先回家了!”二丫说完就一溜烟地跑了,生怕宋建东给她拿东西吃。
“这孩子......”宋建东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而看向钟情三人,“你们要些什么东西就挑挑吧,我家有的都在地上了。”
“行,那我们自己挑。”
钟情先拿了一床编织得细细密密的草席,之后又拿了一个大背篓、一个小背篓、一个簸箕、一把扫帚、一个草帽还有一个小箩。
“你们挑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管月直接跟钟情学,她拿什么就跟着拿,反正她俩要的东西也都差不多。
“我也好了。”温绣手上拿着一张草席、一个大背篓和一个草帽。
知青点的每个房间里其实都有扫帚和簸箕,是老知青们买的,这东西不值钱,大家也就没让新知青摊钱,只是商量好了等下次这两样东西坏了,新知青要出钱再去买新的回来。
看到钟情和管月两人都买了扫帚和簸箕,温绣也没问什么。
“您看看,我的要多少钱?”钟情先问。
宋建东扫了一眼她手里的东西,“草席编起来很费时间,所以要贵一点,一毛钱,大背篓八分,小背篓四分,簸箕三分,扫帚两分,草帽两分,小箩四分,一共是三毛三分钱。”
“叔,我跟她的一样,也是三毛三分钱是吧?”管月问。
“对的。”
温绣也算了一下,“我的是两毛。”
“对对对,都没错。”
三个人的东西加起来还不到一块钱,这但是他做这些恐怕需要好几天时间吧。
钟情三人把钱结给了宋建东之后,老人脸上有着肉眼可见的高兴,又想到里屋飘出来的药味,三人都猜到这个老人的家里估计是有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