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廖雨萱调侃过她和陆屿后,她自己也观察到确实和她说的那样。但她也不打算点破,顺其自然就好。
在新知青到来的十天之后,终于要到秋收。
大队长依照惯例在秋收前两天进行动员,然后便给大家放了两天假,让大家都好好休息两天,调整好状态好迎接之后的秋收。
听到明天要放假,散会后廖雨萱一脸的兴奋道:“说好了放假后要请你们去过营饭店搓一顿的啊,明天咱们就去。”
虽然是被三人威胁着要请他们吃饭,但是还是觉得开心。
锦夏倒是一脸苦大仇深的道:“明天要不我还是早点去赶牛车吧,自行车的后座可太难受了。”
想到上次去城里坐自行车的情形,她宁愿坐牛车去,挤点总比屁股不要的好。
芊寻和蒋思晴低着头偷笑,想到自己上次也体验过,芊寻想了想便说:“锦夏姐,要不我们等会儿先试着用衣服或者其他厚点的东西包一下后座,然后再骑着车出去试一试,要是可以的话明天你就不用挤牛车了。”
“也行,我那有两件破了的衣服一直没有补,也不是很喜欢,等会儿咱们就直接去试试。”
锦夏想了想明天肯定有很多人都要去城里,即使大队长把大队里的两头牛都套上车肯定也是坐不下的。
如果她太晚了没赶上车,就只能要么不去,要么就得和那些舍不得花点钱坐车的人走着去了。
有了打算后锦夏直接回屋找出那两件破了的衣服,然后拿着去芊寻那。
看到锦夏拿来的两件衣服都是夏装,即使叠起来也不厚,便从衣柜里拿出一个打算冬天放在椅子上的垫子,然后连同那两件衣服直接用细线绑到自行车后座上。
然后先是芊寻骑着自行车带锦夏感受一番,再两人互换着试一试。
“锦夏姐,我目前坐着感觉可以诶,至少颠的时候没有那么难受。”
他们是直接在村里通往城里的那条大路上试的,因为不是后世没有水泥修路,所以都是崎岖不平的泥巴路,他们改变不了不颠簸的可能,但是可以让人坐着舒服点。
锦夏也觉得可以,便点了点头道:“我也觉得可行,那明天我就坐你的自行车去了啊。”
“行,明天我们两人换着坐,这样也好受一些。”
载人踩自行车也是很累的,明天两人换着来也能轻松点。
蒋思晴两人听到他们的反馈后,也去试了一下,觉得不错,要是哪天他们也不想踩自行车了倒是可以这样干。
锦夏经历过一次秋收,知道队上对秋收的重视和辛苦,早早就告诉了几人做好准备,在吃的方面至少在开始的一个星期前是别省的,多补补,别到时候晕了。
队上的每户人家也都在开始前一个星期开始给家里人补身体,平常舍不得吃的,这次全都拿出来慢慢给家人做,力求不拖后腿,他们可不想因为秋收就把人给累坏了。
知青点这边,邓建国也早早的提醒了大家。
作为知青点的负责人他是不想秋收时每天都背着一个两个的到卫生院去,多干点活挣点口粮不好吗。
他怕后面来的这些没参加过的人不重视,基本上都轮流到每个人面前交代一遍。
“邓知青还是很负责的。”
蒋思晴对邓建国的评价还是很高。
说到负责人廖雨萱就想到了管他们女生这边的负责人就来气,“是啊,比那个刘灿灿好多了,我上次和她打招呼直接就走,理都不带理我的。”
说到这件事她就气,她一个政府大院里出身的都没傲呢,就她穿的那一身破烂的样子也不知道傲气在哪里。
说到刘灿灿芊寻就来劲了,她可记得书中写这人最后是直接嫁给妇女主任家的二儿子,等到恢复高考的时候,又直接丢下生的两个孩子没打招呼就悄悄离开。
现在想想她当时嫁人应该只是为了不想那么辛苦干农活吧。
看到她一脸委屈,蒋思晴安慰道:“好了,好了不气不气,上次芊寻不是说等秋收完就找大队长从咱们这后边开一道门吗,到时候开了我们都不往前面走了,除了上工咱们就见不到你看不惯的人了。”
说实话,蒋思晴也觉得从后面开一道门好些,他们住在后罩房的都是同一批来下乡的知青,即使顾景琛和李书洛和他们的关系并不亲近,但是平常该打招呼的时候还是打招呼。
他们每天往前院过,像王招娣和冯四妹还有两个新来的知青就特别喜欢打探他们的消息,就连李书洛这个爱和人打交道的都受不了,看见他们都是直接掉头离开。
几人又说了说话,约定好明天出发的时间后,就各自回去忙自己的事。
第二天一早因为约好要去供销社里多买点肉,所以四人在六点天还没完全亮起来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离开。
本来以为队里安排的牛车还没出发他们算早的了,等自行车骑到一半路程的时候他们看到路上有很多队里的婶子们说说笑笑的结伴在走。
按照他们出发的时间路程来算在四点半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出发。
他们在队上已经待了也有两个多月,所以和队上的婶子们也都算混了个脸熟,便也和他们大大方方的打招呼。
“说来咱们大队来了那么多知青,无论男女还真就比不上那三个。”
四人的身影离他们越来越远时,玉珍婶子和身边交好的老姐妹们道。
其他人也觉得还真是,虽然人家干活一般般,但是态度可以啊。
每次分的任务,速度不快却将所有活都认真完成了,所以大队长他们几个干部对四人还是非常认可的。
“我看他们几个年纪也要到了要说对象的时候了,也不知有没有对象。”
梅婶刚好也在几人中,她这人有个癖好,就是不爱吃不爱穿的就爱给小年轻们拉郎配。
看到过去的几人就开始在记忆里扒拉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臭蛋娘今天也走路去,听到梅婶的话后不禁翻了个白眼道:“你可别乱拉线了,你要知道知青们可看不上咱们队上的后生崽,要是弄不好人家还得怪你呢。”
“是啊是啊,你就别忙活了,你看那几人骑着自行车然后听那些老知青说连煤炉子和煤球都有门路弄到手的他们能看得上,可别像前进大队那样弄不好要死人的哦。”
玉珍婶子一抖。
虽然他们大队对知青的态度就那样,但也是没有苛待过任何一个人。
她可听娘家那边的小姐妹们说了,自从知青下乡后发生的各种肮脏事可不少。
他们这些没后台的小老百姓做错了事可没人保,最好还是离知青远点。
更何况婚事这种大事,人家城里有家人父母,即使离得远也会为自家姑娘和小子考虑,关他们这些外人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