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8日,被誉为“东方鲁尔”的沈阳市,仍沉浸在春寒料峭之中。
这一天,恰好是沈阳第一饲料厂的发薪日。
上午9:03,厂里几名负责运送工资的员工刚从银行取完钱回到厂区门口,还没来得及下车,一辆尾随已久的轿车里迅速冲出三名蒙面歹徒。
伴随着几声罪恶的枪声,几名负责取款的员工已经倒在了血泊中,20多万元的工资款瞬间被抢,犯罪分子随后上车扬长而去。
从匪徒下车到逃走,整个过程仅仅用时1分15秒。现场的目击者们彻底惊呆了,连带整个城市都静默了。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三八大案。该案件在建国后的沈阳地区,其恶劣程度绝对可以排进前三。
该团伙主犯共有5人,主导者叫孙德林,其余4人分别是孙德松、汪嘉仁、汪家礼和王文旭。
几人从1989年开始抢劫杀人,恶贯满盈。警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将他们绳之以法。说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案件的影响连庭审都受到了波及。
在案犯落网后,庭审时当庭共有18位寡妇,一起声泪俱下地控诉罪犯的暴行,证实被告的5人在作案过程中杀害了她们的丈夫。
而这,就是以罪犯孙德林为首的犯罪团伙所犯下的罪行,真可谓是罄竹难书。
孙德林也因为该案,坐上了“十大悍匪”的第三把交椅。那么,他们犯案手段凶狠毒辣,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故事呢?
在和平时期,因为国家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很严厉,很少会出现悍匪。
说到悍匪最多的时期,就不得不提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肆意残害生灵,很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孙德林团伙就是这样的。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团伙的情况,案犯风的一团伙,一共5人,作案多达43起,杀害24人,伤害70余人,抢劫金额多达300余万元之多,可谓是坏事做绝了。
总结下该案的几个明显特征:第一是几人的作案时间跨度较长,跨度长达12年。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几人的反侦察能力之强,以及其狡猾程度。
孙德林是双面人,他在外面心狠毒辣,在家里对妻女却是温柔体贴,这也让他的妻子和女儿始终都无法相信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杀人魔。
可见他在家里家外都戴着面具。
第二要说的是团伙中有“猪队友”,这点类似悍匪张君。团伙中的赵正洪,在常德92大案中的一系列神操作,也把张君给坑得不轻。
到了38大案里面也一样,团伙中的其他队友和孙德林相比,感觉水平差距都抵得上一个银河了。
第三个特点是团伙几人都是离婚状态,家庭破裂导致的生活方面也是一团麻。不过这也正是几人能聚到一起作案的诱因之一。
好了,犯罪团伙的基本情况介绍完毕,下面看一下孙德林的个人情况。
孙德林是家中老大,作为老大的他,非常护着自己的小老弟和小老妹们。
从小就教育他们,坚决不能做任何违法的事情,什么小偷小摸和坑蒙拐骗的行为,都是由他这个大哥来完成的。
家里买不起的东西,或者弟弟妹妹们喜欢的,孙德林不管是去偷还是去抢,最后都会弄回家。
从这点上也不难看出,孙德林不想让弟弟妹妹们走上邪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家里说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听他的话。
成年后的孙德林长到了一米八多,身强体壮,头脑也很聪明。
不过他打小就非常顽劣,喜欢到处惹是生非,不是欺负同学就是辱骂老师,往男同学脸上抹墨水,把女同学的辫子点火了……谁不服,放学就堵小胡同
诸如此类的事他是一点都没少干。
还有一个就是,小卖铺的糖果面包,工地的钢筋工具,只要被他发现机会,他都会趁机顺手换钱。
可以说,上学期间的孙德林,已经成了大人口中的“好孩子”,啥事操蛋他就干啥。
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大事,但是这也对他日后犯罪起到了关键作用,算是刷经验练技术了。
时间来到1970年,孙德林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地投入到了上山下乡的大浪潮中,顺利被安排到沈阳辽中县的一个村子里,开始务农和工作学习。
不过快活了没多久,1971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沈阳市公安局成立了一个改造机构,机构的主要工作是找到那些目前没有犯罪过往,但是一直不好管教的年轻人员,聚集到一起进行思想再教育工作
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防止这批人走上邪路,初衷还是很好的。不过,孙德林也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重点人物。
1971年,沈阳市公安局组织的重点人员在教育机构,首当其冲地就把孙德林给选中了。
他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是最后还是被摁住头弄了进去。他当时的想法很叛逆:“我的未来我做主,不管是谁都别想对我指手画脚的。”
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找了个机会溜了。不过这都是重点人物,跑了可不行啊。
于是很快就把他又抓了回去。也就是逃跑的这个行为,搞得警察很没面子。
既然说教你不听,就换个地方教育下吧,直接送去农场改造,强制劳动两年半。
再说专业办理各种不服,两年多的时间虽说不长,但是因为逃跑被弄回去,这就算不服管教了,从此有了人生污点。也正是这件事,彻底转动了命运的齿轮。
劳动完的孙德林还是留在农场当知青,继续着贫下中农再教育。
不过也让他迎来了人生中的春天,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
因为没有查到资料,就给她化名叫小静吧。小静不仅人长得好看,家庭条件也是相当好,父母双方都在部队工作,父亲还是部队的军官。
小静属于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因此不管去到哪里,她都是被人关注的焦点,身边也自然不缺乏追求者。
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孙德林。在小静看来,孙德林身上有一股匪气不假,但是脑瓜活,说话办事都很排场,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俩人就开始正式处对象了。
这里提一下,在当时那个大环境下,孙德林身上的这股痞痞的劲,非常招女孩喜欢。
大部分女孩都会觉得这个样子很帅,反而那些做事一板一眼的小年轻,没人看得上眼。
用时髦的话就是:“你好坏哦,我好喜欢。”
就这样,俩人恩爱到了1978年,小静因为家里的关系,很快就要回城去了。反观孙德林这边,家里穷又没什么背景,就只能乖乖地继续待着,等待回城的机会。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时间来到1979年,孙德林因为表现好也顺利地回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