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太指着那排小木屋,对叶旖旎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在森林里,有一座自己的小木屋,里面养着自己喜欢的小猫,小狗,小松鼠,想着就美!”
叶旖旎脑补了上次去她家,在香港占地2000平方米、带大游泳池、十几个园丁和仆人的豪华别墅,笑了一笑,说:“确实是挺浪漫的!”
其实,叶旖旎不止一次来过山上,有时还是夜晚来的,所以,她心里想,森林木屋看似浪漫,可真正到了夜晚,蚊虫乱飞,四处漆黑,还真是挺祛魅的!
也许,这是新时代“叶公好龙”的另一种体现吧!
走到农场大院,宽敞的禾堂已被打扫得十分干净,实木长条桌摆满了新鲜瓜果和现泡热茶,大家坐着带有靠背的藤条椅,轻松愉悦的聊着天,丰收农家的氛围感直接拉满了。
山上的野茶确实有一种特别的果香,大家端杯品尝,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七嘴八舌的讨论这到底是什么香型。
叶旖旎看着远远近近的茶山,遍布四周的果树和花树,猜测可能是因为山上的果树,花树比较多,听介绍时而还会发现不少的野生中药材的缘故,所以,茶树也沾染了各种花草的香味,这种复合香型很难形容具体的滋味。
大家坐了不到几分钟,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主动戴上草帽,围上蓝色染布的围裙,背上采茶的小背篓,迫不及待要上山采茶去了。
之前,开车上山行驶在茶园中间,如同是轮船航行在绿色的海洋之中。现在,真正脚踏实地的踩在了茶园小道上,看见绿意盎然的茶树整齐排列,顺着山势梯次而上,若有如无的茶香扑面而来。
苏太太笑道:小叶,我终于明白这次的主题为什么是“寻香之旅”了,一路上,各种各样的香气,香味,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大自然之中,被疗愈了。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表示不能更认同她的意见。
接下来,在茶农的介绍之下,大家很快就学会了“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采摘方法,有一个拥有几十年年采茶经验的老奶奶笑道:“摘茶也是有讲究的,趁着早晨凉爽的天气,带着愉快的心境上山,竹篓挂在腰间,双手交错,哼着歌曲,只摘最嫩的部分就可以了!”
听她这么一描述,确实采茶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一种专注于当下的过程。
大家一边学习,一边采摘,一边聊天,似乎突然感觉到了农村妇女的乐趣。
原来,不只是在酒店精致的下午茶、衣裙翩飞的舞会、手法多样的美容院里,才有快乐的闺蜜之情,在山野之间,在劳作时分,这种无拘无束的闲聊、大笑,也有更加珍贵的闺蜜之情。
叶旖旎发现,赵闵儿没有跟大家站在一块儿,而是一个人站在稍高之处的茶园之中,似乎在静静享受一个人的劳作和静谧。
虽然,她很关心闵儿,可是,这个时候她觉得独处也是一种幸福,因此也就没去打扰她了。
很快,大家手指熟稔地在绿叶间上下舞动,鹰嘴针尖样的茶芽被一片片摘下。
据农场的领导介绍,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称为明前茶,这个时间段的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积累,芽叶细嫩,色翠香幽,滋味鲜活。
当然,这个时候的茶叶是最贵的,“贵”不仅是价格贵的“贵”,还是物以稀为贵的“贵”。
因为茶树初冒芽,采摘的分量少,喝茶又讲究喝当季的新茶最有滋味,故而各地的明前茶就越发变得珍贵起来。
听到场长的介绍,有人问道:“场长,那我们今天亲手采摘的明前茶,可不可以自己带走,给香港的家人品尝一下。”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场长满脸笑容的回答,补充道:“怕你们不够,我们还提前准备好了一些炒制好的明前茶,总之,今天管够!”
“哈哈,场长太大方了!给你点赞!”在大家开心的笑容之中,彼此之间开始纷纷比较自己的“战胜品”,现场的气氛掀起了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