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在一座山丘的山腰处,唐小沿终于安顿下来,他坐在属于他的竹楼里火塘边,举着木水瓢喝了口温水,长嘘了一口气。
南叔给他安排了这块种植木央的林中地块,他这块地也差不多两亩左右,和巴叔小芦他们的一样。
只是巴叔他们的种植地在另外一个山头,这里过去要走好久,他这块地旁边就是计老二的地。
这块地之前的种植人出了事,计老二一直代管着,已经找南叔闹了好几次了。
计老二是个40多岁的汉子,住在唐小沿对面的另一座竹楼上,他奉南叔的嘱托为唐小沿介绍了一下木央的种植技术。
所有种植木央的药农都有一间竹楼,竹楼的火塘燃烧后的草木灰是木央的唯一肥料,除此外不能施用任何粪尿作为肥料。
所有的木央地都在半山腰的树林子里面,这是木央的生长特性决定的。
木央喜阴,且又喜水,对生长位置的高度、湿度有很高的要求,不能种到山顶上,也不能种到山谷里,只有高度一定的半山腰才适合种植,而且必须有高大的树林遮阴。
每个种植者每天最多的活计就是到山下的河中挑水,来浇灌木央树苗,每天上下午各浇一次,每次需要挑三到四担水才够使用。
除了浇水,就是除草,木央地不知是什么原因,杂草生长得比其他地方旺盛得多,每天种植者都必须把地里的杂草挨个除掉,否则第二天就能长得高到膝盖。
这些杂草与木央争夺养分,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一期的木央长势就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收获时的品相和药效。
至于其他的就很简单了,依照天时,木央会自行生长,每三个月就可以收获一次,收获时的木央高度只有半米多,也就是1尺半高,用药的部分是木央酱棕色的茎,根和叶都不会入药。
只有纯正酱棕色的茎干部分才有药性,嫩枝老干都不是酱棕色的,都不能用,所以一株木央能入药的部分很少。
把入药的茎干部分整理出来晒干,然后用红绳把几根茎捆成拇指粗的小捆,就成为了药材,用的时候需将茎干捣碎,再配合其他药材使用。
至于它的药效究竟是什么,按照计老二的说法,这是大补之药,平时用来泡茶泡酒喝,可以强身健体、滋阴壮阳、增脾强肾,总之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男人的福音。
唐小沿对此嗤之以鼻,这明显是计老二的一派胡诌,他可能自己都不了解木央的具体药效,看来只有南叔才是真正知道的人。
他和计老二下山去挑水的河是和巴叔他们挑水的同一条河,发源自幻甲山,河名派阳河。
派阳河绕着上三村附近的山丘七绕八拐的来回穿梭,为在这些山丘的山腰种植木央提供了很好的取水之处。
唐小沿一来就得跟着计老二到山下打水,他按照计老二的嘱咐,挑着两个空水桶跟着对方沿土路朝山脚下走去。
前方计老二顶着个光头,也挑着两个空水桶,这木桶一桶能装接近百斤的河水,两桶水加上恐怕得有两百斤,要挑到山腰上,得花费不少力气,难怪计老二代管他这块地,都已经找南叔申诉过好几次了。
当然本季的药材收获,一大半都算作计老二的收入,唐小沿认为这是很合理的。
但由于他初来乍到,没有任何收入,南叔也特意赊了几十斤米给他,算作预支的部分收入。
他要有真正卖木央的收入,得等到下一季收获后才能有了。
当然,唐小沿并没有打算在上三村就这样一直当药农,他的目的是了解这个世界。
当他在药农这个岗位或者上三村这个地方了解到了足够的信息,肯定是会离开这里的。
米和必要的生活用品运输和采购,都是巴叔帮着他张罗的,包括把他带到计老二面前并传达南叔的吩咐,让计老二教他木央种植技术等,对此唐小沿很是感激巴叔。
这里的嬴们很淳朴!
唐小沿并不怵挑水,在南山整理老房子的半年时间,所有砖瓦土石都是他自己挑来挑去的,他的身体素质就是那几个月锻炼出来的,但挑两百斤水走上半山腰,还是应该相当费力。
唐小沿学着计老二的姿势,把木桶撑进派阳河,木桶灌满了水,他用力一提,把木桶提出水面,转身放在一边,随后又把另一个桶装满水,拿好竹扁担,手执棕绳端部的铁钩,往水桶提把一钩,矮下身体用肩膀一顶,随后就站起身来。
比想象的轻嘛!唐小沿顺着水桶晃悠的节奏,紧紧跟在计老二身后,不怎么费力地就将两桶水挑上了半山腰。
前方的计老二有些诧异地回头看了唐小沿一眼,这小伙看上去细皮嫩肉的,没想到力气还这么大!
说实话唐小沿自己心中也有些奇怪,按照一贯以来他对自身力量的了解,这两桶水他要挑这么远,肯定非常吃力,结果没想到会如此轻松!
可能是这段时间勤奋修炼真气运行功法得到的好处,外公曾说这真气运行功法练好了会增长力量和耐力,同时还能滋阴壮阳、增脾强肾......咳咳,扯远了扯远了。
唐小沿对真气功法增加体质是比较相信的,上学到现在,他的同学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戴上了眼镜,只有他的视力一直都非常好。
大学时在寝室和几个兄弟经常一起开黑,手机游戏玩到半夜,那几个家伙统一成了小眼镜,只有他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眼前的一片清明!
估计这就是真气运行功法带给他的好处之一,至于其他外公曾说过的神奇之处,他暂时还没有发现。
学着计老二浇灌了地里每一株木央之后,他拿出小铁铲,把木央植株下和附近长出来的杂草铲到竹背篓里,这种活计就不用跟着计老二学了,他小时候就干过。
只不过后来的农村都用化学方法除草了,谁还在用这么原始的办法?!
而且这除草环节甚至比挑水还累,关键是每株木央周围都不断生长出茂密的杂草,要想把两亩地的杂草除干净,可比挑水麻烦得多!
唐小沿决定采用化学除草法,他在本世界的家中还有好多除草剂,应该都能带过来,他决定在周围寻找隐秘的地方,修建一座隐秘的小屋,作为穿越据点。
这据点肯定不能在竹楼中,万一被计老二碰见了他怎么解释,所以必须要在没人经过的隐秘之处。
上三村外围的山坡平时只有种植木央的药农往来,而且一片木央地基本就锁死了每个药农的全部时间,他们也没空四处闲逛。
所以唐小沿要找个隐秘的穿越据点是很简单的事情。
他铲了一会杂草之后偷看了远处的计老二一眼,那家伙正弓着背撅着屁股蹲在地上忙碌着,粗大的树干稍后又遮住了他的身影。
于是唐小沿站起身,悄悄朝不远处的丛林走去。
他没花多少时间就找到了理想的位置,这里离他的地不远,又足够隐秘,他拿出别在后腰的手斧,开始砍树。
天快黑时唐小沿回到了竹楼,煮了点米饭,就着几片青菜叶和腌菜简单吃过晚饭。
他中午饭是计老二给的几块烤薯头,吃起来太噎,他没怎么吃,这时着实有些饿了。
也不知这米饭为什么吃起来分外香,味道比原世界的米饭好吃得多!
把木碗里面最后一颗饭舔干净后他感觉没有吃饱,有些意犹未尽地看了看装米的木桶,想想还是算了,照这样吃法要不了几天就得啃烤薯头!
难道是因为异世界的粮食没用化肥的原因?
今天是第一天住进竹楼,下午忙碌了一阵,他感觉有点累,没有修炼真气运行功,直接就躺在竹床上睡觉了。
在异世界竹楼中休息的第一个夜晚,唐小沿睡得很香甜。
清晨林间的鸟儿叫醒了他,起床稍微洗漱后,他先和计老二一起到河边挑了担水,回到竹楼才开始整早饭。
整个白天下来,唐小沿花费了好长时间才终于搭好了一间小木屋,这里面的空间也就刚够他进行穿越使用。
中间他还到山下挑了几次水,顺带编了双草鞋。
他把穿越的时间定在夜间。
这个世界的夜晚一片漆黑,山民的家中有油烛火把甚至灯笼,但没谁晚上会到处乱逛,药农们忙碌了一天,往往天一黑就睡觉了。
随着弥漫的白雾渐渐消散,唐小沿在栗子坡的山洞中快速穿好了厚棉衣裤,推开木板门,打着手电筒往山下家中走去。
回到家中,他从偏房的仓库中找到了几种除草剂,挑选了一种药性温和的,拆开包装后倒在盆子里。
现在需要用一种原始的、非工业制造的容器来装这些除草剂,才好带回到竹楼上。
他当然不敢把塑料瓶塑料袋带到异世界去,否则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考虑后他决定用空心的竹筒来装,他所需的量并不多,而且选择的是颗粒物。
使用的时候用水按比例稀释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