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的娘许氏和费扬古是门当户对的青梅竹马,两家约定好等过了选秀两人就成亲,可是乌雅氏一朝和乌拉那拉氏连了宗,费扬古家里就瞧不上许氏了,由德嫔牵线娶了红带子觉罗氏为嫡福晋,又放不下小青梅,逼着对方成为自己的小妾,然后任由觉罗氏磋磨对方。
夏园再次醒来成了宜修的娘,许莲。这时许莲知道费扬古娶亲,哭的昏了过去,再次醒来就是夏园了。
许莲晕过去后看到了未来自己经历的一切,躲避着不愿意醒过来,夏园在脑海里问了她的愿望,对方恨恨的骂了整个觉罗家不得好死以后又躲了起来。
夏园通过精神力感知到对方觉得她的悲剧和女儿的悲剧大部分都是觉罗氏造成的,而且她本身是汉人对于满人也很排斥,要不是从小就接触费扬古,她根本不可能爱上满人,更别提给对方当妾。
思考了一下,夏园决定死遁,如果不死遁乌拉那拉家施压,许家无力招架还是得嫁女儿。
于是在费扬古准备纳妾时听到小青梅去世还感叹自己辜负了对方的一番情意,觉得错过了卿卿恨不得来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于是转身又去哄觉罗氏去了,可见其薄情寡义。
许家死了一个闺女,但是没有像前世一样被乌拉那拉家和觉罗氏的母家打压,日子反而好过多了。
夏园在费扬古成亲时就给他下了绝育丹,觉罗氏也没落下,然后就跑到了江南开始接触反清的势力。
别人看她一个刚及笄的女孩都不在意,有些男的甚至还想占点便宜,无一不被夏园显露出来的仙家法术给震惊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夏园成了白莲教的圣女,别管仙女为啥要反清,先把皇帝赶下台再说,也许自己能搞个皇帝当当呢。众人心里抱着捡漏的心理,个个积极的不行。
其实麻子时期造反还是挺简单的,水患,地震都可以用来做文章。
夏园用了凤凰之力,命所有的鸟儿,张口就是爱新觉罗亡,天下兴的口号,这时的皇帝儿子才生到第四个,宜嫔的孩子还在肚子里,想来再过不久京城就要有地龙翻身了。
大街小巷的鸟儿都在传爱新觉罗无德,上天近期要降下惩罚的话。
人若传信,那是造反,全天下的鸟儿都在张口说话,那就是帝王无德。
于是在地震以后,麻子第一时间就写了罪己诏,德嫔顺便传出宜嫔肚子是灾星的谣言,被查出来以后降成了贵人,但是宜嫔肚子里的五阿哥也被一碗红花落了胎。
宜嫔从此和德贵人成了死对头,不死不休那种。
黄河水患接踵而至,麻子的皇位开始不稳,好不容易把鳌拜拿下准备大展宏图的他,被天灾搞得身疲力尽,久久不进后宫。
准格尔又开始找事,言下之意就是这天下你坐不稳不如我来,麻子却分不开身去教训对方,只能嫁一个公主求平安。
江南开始造势,一个又一个满人欺压汉人的事被翻出来,这天下最多的是汉人,不然中期不会推出满汉一家亲的政策,于是麻子的皇位又开始摇晃了。
先帝好不容易把蒙古势力弄下去,对方对爱新觉罗家翻脸不认人的样子弄得很不舒服,这时候也就是看好戏。
于是麻子只能把蒙古来的宣嫔封宣贵妃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时佟佳氏也才是个妃,也就是说后宫又开始蒙古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德贵人的势力在包衣旗,就是服侍皇帝和后宫的人,宜嫔的家族却在战场厮杀,这也是皇帝在两人战争里偏向宜嫔的原因,在皇帝的放纵下,乌雅氏居然失去了生育能力,除了四阿哥再也不会有其他孩子。
蒙古又陆续来了几个嫔妃,有的成了妃,有的成了嫔,满后宫为了制衡,钮祜禄氏成了皇贵妃,蒙古和佟佳氏一个一个贵妃,然后就是大皇子的母妃惠妃,生了好几个孩子的荣妃还有就是新入宫的两个蒙古妃子,嫔位有李氏,宜嫔,戴佳氏还有两个蒙古嫔位。
太皇太后不再偏爱太子,她开始看重成为宣贵妃的蒙古代表。太后也时常和蒙古的妃子聊家常,这让麻子的后宫开始混乱。
好不容易缓过劲,百姓遇到了旱灾,听闻信奉白莲教以后,上天就会降下甘霖,众人纷纷在家里挂上了白莲教的画像。
皇帝听闻以后准备武力镇压,这反而激起来民间的反抗,反军只要挂上白莲教的图案断肢可重生,伤势也会不药而愈。
反观皇帝派来的人,敌军打又打不死,恢复的又快,打了几场后只能灰溜溜的离开。几年过后,反军的地盘越来越大,爱新觉罗的统治越来越无力,蒙古的嫔妃一个个已经被接回了娘家,在他们看来长生天收回了对爱新觉罗的眷顾,没必要跟着他们一起死。
汉人又开始将头发留了回来,稍微有点气节的都加入了反抗的队伍,夏园是不管谁来领头的,对于她来说,只要是对清军不利的,她都会庇佑。
局势越来越明朗,麻子已经准备带着人回老家了,这时的德贵人已经被宜嫔弄死在了宫里,佟佳氏身体在生了女儿以后每况愈下,也渐渐撑不住了。
许家父母被许莲接回了江南,成为领头的一队,天下战乱不断,人口却没少多少,夏园不愿意背这个因果,没有作恶的人,只要有一口气都能满血复活,所以渐渐人们也知道做了坏事不会被庇佑,都开始收敛作风。
太皇太后死在了回关外的前一年,爱新觉罗家失去了皇位,新的帝王是白莲教的骨干,专注于反清复明的第一人,姓陈,名义。
陈义成为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夏园封为国师,他倒是想封皇后夏园一道天雷他就安分了。
许家成了新的勋爵人家,被封安国公,虽然夏园没认亲,有点眼色的都知道夏园对许家的关照。
费扬古跟着觉罗氏灰溜溜的去了关外,近十年没有孩子的他,听说青梅家里成了高官,心中不住的懊恼当时为什么没有把许莲早点纳回家,没错,在他的心里许莲不配成为正妻。
陈义一上台,汉人就开始把满人往关外赶,连汉军旗的也不例外,在他们看来加入旗就是背叛。
年羹尧一家还没来得及被抬旗,在新朝还挺受重用,不过这时候年世兰才出生,想了想,在陈义娶了皇后以后,就把宜修投进了对方的肚子里,陈宜修?啧,真难听。
皇后乃是山东大族孔家的女儿,信奉的是礼仪之邦邦邦邦,据说连皇上都打不过她。
夏园在国师府安顿了下来,爱新觉罗家的皇位没了,许莲也愿意出来蹦哒了,每次她想出门,夏园就给她弄一个忽略符,让她玩个尽兴。
慢慢的,出现在人前的就只是许莲了,对方慢慢和安国公缓和了关系,本来就没有大问题,直到这一天皇后生女,被皇帝赐名陈佑宜,号安国公主,许莲窝在府里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她的女儿再不是人人可欺的庶女,是高贵的公主,这一次她的夫君不会再因为家世放弃她,只会敬她爱她。
年世兰成了公主伴读,脾气火爆的她整天被佑宜公主气哭又哄好,哄好又气哭,皇帝因为国师本人对女性很友好,这也造就了朝堂上开始出现女官女将军,本来就是新朝没有什么旧例可循,所以渐渐的女性开始当家做主。
佑宜和世兰长大后,一个拿笔在朝堂,一个拎剑在沙场,公主纳了驸马,女将军入赘了夫郎。
有国师坐镇的这些年,黄河没有再发水患,工部有匠人发明了类似水泥的东西,戴梓不死,火器炮弹更先进了,开国皇帝渐渐老去,开始在夏园面前求长生,一切的事物都由佑宜的弟弟在处理。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国师对长公主的偏爱,得罪国师和安国公府也许还能求饶,可是得罪了长公主,国师不听任何人的好话,就是一个字,干!
夏园也没有忽悠陈义,她看得出来,这方天地处于末灵时期,长生是不可能的,但是修行了以后最多能活到两百岁,陈义麻溜的退位跟在夏园身边修行,带着孔皇后一起,佑宜还不想放下政务和年世兰继续在朝堂发光发热。
年羹尧这一次依然是宠妹狂魔,这也导致了他在战场的名声还不如年世兰,因为他怕年世兰冲锋受伤,每次都守在妹妹的身边当个副将,让年世兰又生气又感动。
新帝登基,老臣都和太上皇修仙去了,朝堂上就是长公主和新帝的势力,其他的皇子公主没敢出来大小声,佑宜后面看皇后的思想和她相差不多,就把势力给了皇后,拍拍手和自家父皇母后修炼去了,带着自家的好姐妹年世兰,这时候国家的领土已经够大了,武将都开始修养生息了。
夏园在这个世界待的时间挺长的,等佑宜去世了才离开,佑宜脑袋聪明,活了整整二百八十岁才去世,是皇室活的最久的一个老祖宗了,开国皇帝也才活了一百九十六岁,皇后活了两百零四岁。
后面的皇帝只有一个没有修行,迷恋权利的后果就是皇室最短命的一个,活了五十八岁就走了,从他开始的皇族都不乐意当皇帝,后面竟然出现了选举制,开始了新的统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