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瞬间便迎来了初中升入高中的重要时刻。在临行之前,秀莲早早地起了床,开始精心准备食物。她先煮好了几个香喷喷的鸡蛋,然后又动手做起了油卷。所谓油卷,其实就是用白面制作而成,不过里面添加了食用油和切碎的葱花,经过蒸熟之后,那一个个油卷宛如精美的艺术品一般,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尝起来更是美味可口。
然而,建军却显得有些不争气。面对如此重要的升学考试,他似乎并没有全力以赴,仅仅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很快,就到了需要填写志愿的时候,但对于这些事情,他完全一窍不通。而秀莲和铁牛同样对各种技能和专业知之甚少,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秀莲想到了在城里工作的福生,赶忙跑到村里的公用电话拨通了福生的电话,并向他求助道:“哥,建军这孩子马上要填志愿啦,可我们对这些真不太懂,你能不能帮忙出出主意呀?”福生听后,略作思索,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给出了建议:“建军这孩子虽说手有点内拐,但好在他的双手还算灵活。依我看呢,可以考虑一下机电或者电子类的专业。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你们家时,看到过他熟练地拆卸自行车,说明他对这类机械操作挺感兴趣的,学这个专业说不定能发挥他的优势呢。”
听完福生的建议,秀莲觉得颇有道理。最终,在建军的志愿表上,他毅然选择了一所技校的机电机修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建军比明辉年长一岁,眼看着明辉明年也要面临升高中的问题了。福生心里很清楚自家孩子的能力有限,所以也曾与秀莲就此交流沟通,希望能够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找到合适的方向。
“明辉啊,你知道吗?你建军哥这次考试已经结束啦,他最后决定去上技校呢!你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呀?”福生一脸关切地询问着眼前的明辉。
只见明辉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坚定地回答道:“爸,我还是想努力考上高中,如果到时候真的没能考上大学,再另作打算呗。”之所以明辉会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毕竟生活在县城里,他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物与村子里的孩子们完全不同。尽管明辉的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等水平,但他却有着非凡的经商头脑,而且他的眼界也要比那些农村孩子更为广阔一些。
时间很快来到了暑假,这段日子里,建国可没少跟秀莲提起想要去县城找份工作、当个临时工的想法。其实这孩子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一直待在小小的村庄里,根本无法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所以他特别渴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走出村子,去到社会上去好好历练一番。
然而,秀莲听到儿子的这个想法后,却是连连摇头,并语重心长地劝说道:“好孩子,你就别瞎折腾了,还是老老实实留在家里帮妈妈做点家务活吧。”可是,此时的建军早已下定了决心,又怎会轻易放弃呢?于是他连忙反驳道:“妈,您看看我都长这么大了,从小到大,除了偶尔去一趟县城的舅舅家之外,别的地方我哪儿都还没有去过呢!”
看着态度如此坚决的建军,秀莲深知自己是拗不过他了。无奈之下,她只好松口答应道:“行吧,既然你心意已决,那你就先去县城找找你舅舅,让他帮忙给你先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好让你去感受感受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说完这些话,秀莲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对儿子的担忧和不舍。
听到秀莲这么说,建军的脸上立刻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对于一直生活在山村里的他来说,能够走出这片熟悉而又略显封闭的土地,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与建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国。建国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对离开山村表现出过多的热情,相反,他更愿意留在家里,陪伴着爸爸妈妈,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
建军怀揣着满心欢喜踏上了前往县城舅舅家的路途。当他来到舅舅家门口时,轻轻敲响了门扉。很快,门开了,站在门口迎接他的正是建军的外婆。老人家一见到自己疼爱的外孙,顿时喜笑颜开,那布满皱纹的脸庞犹如一朵盛开的菊花。她连忙伸手将建军拉进屋,并迫不及待地拿出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食物摆在桌上,让建军尽情享用。
在闲聊之中,建军的外婆自然知晓了他此次前来的缘由。只见她拍了拍建军的肩膀,慈爱地说道:“军呐,等晚上你舅舅回来了,一定要好好跟他说一说,让他帮你找一个锻炼的好机会,这样你就能到外面的世界去长长见识啦!”说完这些话,老太太便转身出门买菜去了,留下建军独自一人在屋子里。
此时,明辉和灵儿正兴高采烈地在外玩耍;福生和翠兰则因为工作尚未归来。建军已经许久未曾来过舅舅家了,此刻他好奇地打量着这栋房子。比起自己在农村住的屋子,舅舅家的房子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农村的夏天,屋里常常会有壁虎和各类小虫子在墙壁或者地面上肆意爬行;而到了冬天,家中更是寒冷异常,那种阴冷的感觉让人难以忍受。反观舅舅家的房子,不仅窗户宽敞明亮,阳光可以毫无阻碍地直接照射进来,使得整个房间都显得温暖而舒适,而且屋内十分干燥整洁,卫生状况也要好得多。望着眼前的一切,建军不禁心生羡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