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巧儿回来时,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小姐,我亲眼看着张老板娘把点心分给了她的伙计们。”
巧儿一进院子就迫不及待地说,“还说什么'这可是沈小姐的手艺,大家都尝尝'。”
沈清欢嘴角微扬:“明天就有好戏看了。”
“小姐,”巧儿压低声音,“我听酒楼的小厮说,张老板娘打算今晚就把点心的配方试出来。”
“那她可要失望了。”沈清欢转身走进内室,“把门关好,我们该清点东西了。”
巧儿赶紧关上院门,跟着进了内室。沈清欢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漆木箱子,箱子上落了薄薄的灰。
“这些是我留下的首饰,”沈清欢打开箱子,“开铺子需要本钱,这些东西该变卖了。”
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几层首饰。最上面一层是金钗玉簪,下面是珍珠项链、翡翠手镯。
每一件都用红绸包着,显然是精心收藏的。
“这么多?”巧儿瞪大眼睛,“不是都被二房抢走了吗?”
“那是明面上的嫁妆。”沈清欢从箱子里取出一支金钗,在烛光下打量,“这些是我早就藏起来的。”
巧儿拿起一串珍珠项链:“小姐真是料事如神。”
“不是料事如神,”沈清欢冷笑,“是对那些人太了解。
她们既然敢明抢,就一定会明抢。”
“那这些首饰要怎么变卖?”
“分批卖,”沈清欢把首饰分成几堆,“每次只卖一两件,免得引人注意。”
“要去哪家当铺?”
“城里最大的当铺是'永昌',”沈清欢说,“但那里是钱家的产业,不能去。
去小当铺又容易被骗。”
巧儿点点头:“那该去哪?”
“城西有家'福记'当铺,”沈清欢说,“掌柜姓王,为人还算公道。
明天你先拿这支金钗去试试。”
“小姐怎么知道王掌柜公道?”
“当铺门口挂着的匾,”沈清欢解释,“如果是新漆的,说明生意好;如果门槛磨得发亮,说明客人多。
这样的当铺,一般不会坑人。”
巧儿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门道。”
“去当铺要挑时间,”沈清欢继续叮嘱,“早上刚开门的时候去,掌柜心情好,价钱会公道些。”
“那要是遇到李氏的人怎么办?”
“你换身灰布衣裳,”沈清欢说,“头上戴个帷帽。
记住,进当铺前要四处看看,如果发现可疑的人,就先去茶楼坐坐。”
巧儿把这些都记在心里。沈清欢又道:“最重要的是,当铺的人问什么,你都说是给主家当差的。”
“为什么这么说?”
“下人典当主家首饰,”沈清欢解释,“当铺不会多问。
要是说自己的东西,反而惹人怀疑。”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沈清欢和巧儿对视一眼,赶紧把首饰收好。
巧儿趴在门缝往外看,只见两个黑影在院墙外晃动。
“是二房的人,”巧儿小声说,“又来盯梢了。”
沈清欢不慌不忙地掀开地砖,把箱子放进下面的暗格:“让他们盯着,反正什么也发现不了。”
巧儿把地砖盖好,又铺上地毯。沈清欢吹熄蜡烛,两人静静等着。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小姐,”巧儿松了口气,“他们越来越过分了。”
“无妨,”沈清欢淡淡地说,“等我的铺子开起来,看他们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第二天一早,巧儿换上灰布衣裳,头上戴着帷帽,提着个竹篮出了门。
篮子里装着那支金钗,用布包得严严实实。
她按照沈清欢的吩咐,在城西转了几圈,确定没人跟踪,这才去了福记当铺。
当铺门口的匾果然是新漆的,门槛也磨得发亮。
推门进去,一个身材矮胖的掌柜正在擦柜台。
见有客人来,连忙堆起笑脸:“这位客官,当还是典?”
“当。”巧儿压低声音,从篮子里取出金钗。
掌柜接过金钗,对着灯光仔细打量。巧儿紧张地看着他的表情,生怕露出破绽。
“这金钗成色不错,”掌柜说,“能当三十两。”
巧儿心里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掌柜的,这可是我们主家的东西。”
“主家的?”掌柜眼神变得警惕,“你是哪家的下人?”
“城南......”巧儿刚要编个地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巧儿探头往外看,只见一群人围在酒楼门口。
她认出那是张老板娘的酒楼,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掌柜的,”巧儿赶紧转移话题,“您看这金钗......”
“三十两,爱当不当。”掌柜的注意力也被外面的喧闹声吸引,说话都心不在焉。
巧儿见他不再追问身份,连忙点头:“当,当然当。”
掌柜写了当票,取出银子。巧儿刚收好银子,外面的喧闹声更大了。
“张老板娘,你这是怎么了?”
“浑身都是红疹子,好痒啊!”
“我们也是,昨晚吃了你给的点心,今早就这样了!”
巧儿忍着笑,从当铺后门溜了出去。她绕了几条街,确定没人跟踪,这才往回走。
刚到院门口,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站在那里。
男子一袭青衫,腰间系着玉佩,正是城里有名的纨绔子弟钱世勋。
“这不是沈家的丫鬟吗?”钱世勋拦住巧儿的去路,“怎么,刚从当铺回来?”
巧儿心里一惊,面上却装作糊涂:“钱少爷说笑了,我是去买菜。”
“买菜?”钱世勋冷笑,“那你篮子里怎么空空的?”
“菜、菜已经送进去了。”
“是吗?”钱世勋往院子里张望,“让我进去看看。”
“不行!”巧儿挡在门口,“小姐在休息。”
“怕什么,”钱世勋推开巧儿,“我又不是外人。
当初沈家还没落魄的时候,我可是常客。”
正说着,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沈清欢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盘点心。
“钱少爷大驾光临,”沈清欢笑吟吟地说,“怎么不进来坐?”
钱世勋看着那盘点心,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他可是听说过沈清欢的手艺,只是一直没机会尝。
“沈小姐客气了,”钱世勋换上一副笑脸,“我是路过,见巧儿鬼鬼祟祟的,就想问问。”
“巧儿是我派去买菜的,”沈清欢把点心放在石桌上,“钱少爷要是不信,不妨尝尝我做的点心。”
钱世勋看着那盘点心,迟疑了。他刚从酒楼那边过来,可是亲眼见到张老板娘浑身起疹子的惨状。
“怎么,”沈清欢挑眉,“钱少爷是怕我在点心里下毒?”
“哪里,”钱世勋干笑两声,“我这就尝尝。”
他拿起一块点心,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确实比张老板娘的好吃多了。
“如何?”沈清欢问。
“好吃,”钱世勋又吃了一块,“沈小姐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
“钱少爷喜欢就好,”沈清欢笑道,“不过我这人脾气古怪,最讨厌别人打探我的事。”
钱世勋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沈小姐说笑了,我哪敢打探。”
“那就好,”沈清欢淡淡地说,“钱少爷请便。”
钱世勋识趣地告辞。等他走远,巧儿才松了口气:“小姐,他不会发现什么吧?”
“放心,”沈清欢收起点心,“他不敢说。”
“为什么?”
“你没看他吃了两块点心吗?”沈清欢冷笑,“他要是敢说出去,我就说他偷吃了我下药的点心。”
巧儿恍然大悟:“小姐真是聪明。”
“把银子收好,”沈清欢说,“明天换家当铺,继续当首饰。”
接下来几天,巧儿每天都换个地方当首饰。她按照沈清欢的吩咐,每次只带一两件,而且专挑早上去。
这天,她刚从一家当铺出来,就看见沈明玉的丫鬟春桃站在街角。
巧儿赶紧躲进旁边的巷子,从怀里摸出一包药粉,撒在身上。
这是沈清欢特制的,能遮掩身上的香粉味。
春桃找了一圈没找到人,只好回去复命。巧儿等她走远,这才从巷子里出来,抄小路回了偏院。
“小姐,”巧儿把银子交给沈清欢,“今天差点被春桃撞见。”
“无妨,”沈清欢数着银子,“首饰快当完了,她们就是发现也晚了。”
“那咱们什么时候去看铺子?”
“再等等,”沈清欢说,“等张老板娘的事过去,城南那家绸缎庄的事也该有眉目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沈清欢和巧儿对视一眼,巧儿赶紧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身穿灰布衣裳的老者,手里提着个食盒。
巧儿认出这是城南绸缎庄的伙计。
“沈小姐在吗?”老者问,“我家东家让我送点心来。”
沈清欢接过食盒,打开一看,是几块精致的糕点。
她嘴角微扬:“替我谢谢你家东家。”
等老者走后,巧儿问:“小姐,这是什么意思?”
“绸缎庄的东家想见我,”沈清欢说,“不过不是现在。”
“为什么?”
“他既然派人送点心来,就是在试探。”沈清欢把点心放到一边,“等他坐不住了,自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