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外,陆家庄前,春风拂过,带起一片片绿意盎然的麦浪。
薛仁贵立于庄门前,身着一袭轻甲,英姿勃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他结束了这段短暂而又温馨的省亲假期,心中虽有不舍,但职责所在,不得片刻停留。
陆家庄内,家人纷纷前来送别,母亲泪眼婆娑,嘱咐道:“仁贵,此去北境路途遥远,定要多多保重。勿忘家中老小,盼你早日凯旋归来。”
薛仁贵单膝跪地,郑重承诺:“孩儿定不负母亲期望,必将勤勉为国,待功成名就之时,定然衣锦还乡,以慰母亲挂念之心。”
起身之际,他向四周的亲人一一拱手作别,言语间满是温情与坚毅:“诸位保重,待我归来,再叙天伦之乐。”
说罢,薛仁贵翻身上马,回首望了一眼这熟悉的庄院,心中默念着家人的期盼与祝福,策马奔向北境,踏上那条保卫边疆、守护和平的道路。
柳银环与小薛讷痴痴地凝望着薛仁贵渐行渐远的身影,直至那身影化作一个模糊的小点,最终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间。
此刻,他们眼角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顿时如决堤之水,汹涌而出。
柳银环那原本温婉的面容此刻满是凄楚,泪水顺着她那姣好的脸颊不断滑落,滴落在地上,仿佛是她心碎的声音。
小薛讷紧咬嘴唇,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可那滚滚而落的泪水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悲伤与不舍。
待陆通历经一番奔波回到陆家庄之时,薛仁贵已然离去多时。
陆通望着那空空如也的庭院,不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暗自埋怨道:“这家伙,走得如此匆忙,竟也不和我言说一声,连送别都来不及。”
言罢,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神情间满是遗憾与失落。
不过,陆通也并未在这事儿上纠结太久,很快便不再多想,继而继续将全部心思放置在了其他诸般事宜之上。
现今,新粮已然于江南道全方位广泛铺开,全国的粮食产量仿若春笋破竹,呈现出极为惊人的巨大增长。
那广袤的田野中,麦浪滚滚,稻穗金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真可谓是仓廪充实,百姓欢颜。
想来在后面的数年光阴里,大唐必将呈现出大幅的人口增长之态。
那广袤无垠的疆土之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田间地头,孩童嬉笑玩耍;市井街巷,妇孺怡然自得。
家家户户,皆充满着新生的希望与蓬勃的生机,这般盛世之景,令人心驰神往,仿若一幅绚丽多彩的盛世画卷正徐徐展开。
陆通挥笔疾书,修书一封寄予李世民,详述程明江南道之重要意义。
信中言明,江南道当定位成为大唐至关重要的粮食基地,故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务必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且摊丁入亩之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万不可有丝毫迟疑与懈怠。
唯有如此,方能保江南道之繁荣昌盛,促大唐之长治久安。
李世民收悉了陆通的信件,不禁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如今之大唐,承平已有数年之久,然兼并土地之行为竟又开始初现端倪,渐露苗头。
倘若此刻不及时加以遏制,日后恐将如恶疾蔓生,尾大不掉,届时处理起来,定然极为棘手,困难重重。
想到此处,李世民面色凝重,心中已有决断,定要将这不良之势扼杀于摇篮之中。
李世民传旨召来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以及长孙无忌、魏征等一众重臣,于朝堂之上共同商讨关乎江南道的诸般事宜。
诸位大臣闻旨匆匆赶来,神色肃穆,步履匆匆。
待众人齐聚,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众人皆心知此番所议之事关系重大,关乎大唐之社稷江山,未来之兴衰荣辱。
对此,长孙无忌倒是持支持之态。
长孙家于江南道并无诸多产业,再者,如今长孙冲前往江南道任职,亦可借此契机做出一番显着功绩,从而增添迎娶长乐公主的筹码。
他心中暗自盘算,目光中透露出些许精明与期许,只盼长孙冲能借此机会崭露头角,为家族增光添彩,促成这门皇家亲事,使长孙家的荣耀更上一层楼。
房玄龄与杜如晦听闻此事,双双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之中,只觉此事颇为棘手。
他们眉头紧蹙,目光深邃而凝重,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那凝重的神情,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思绪如乱麻般交织,一时之间难以理清头绪,寻得妥善的应对之策。
江南道的粮食产量乃是有目共睹之实,倘若能将其化作大唐之粮仓,自然是一桩美事。
然而,江南道之商业繁荣昌盛,大大小小的世家林立,为数众多。
欲在此地推行粮食基地之政策,怕是困难重重,绝非易事。
毕竟那丝绸之原料,蚕桑大多产自江南道,又岂会有人甘愿舍弃这般丰厚之利益。
那利益犹如诱人之甘饴,令众人难以割舍,此中阻碍,实难轻易破除。
魏征亦是未敢轻易开口,他于江南道着实毫无影响力可言,在这般情形之下,着实不太适宜发表见解。
且他心中暗自担忧,万一李世民令他前往江南道主持大局,那可真是要遭罪了。
想到此处,魏征面色凝重,双唇紧闭,只是默默立于一旁,谨慎地观察着众人的神色,思量着局势的发展。
君臣几人,于这一时之间,绞尽脑汁,却终究也未能商量出一个妥帖合适的办法。
无奈之下,只得暂且作罢,各自怀着沉重的心思,继续苦思冥想那适宜的对策。
那凝重的氛围,仿佛凝固的乌云,压在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几位重臣缓缓离去之后,李世民心情烦闷不堪,遂令内侍速速将夏州建设兵团的内政报告呈递过来。
他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忧虑与急切,只盼能从这报告之中寻得些许排忧解难之法,以解当下心头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