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出神。
马车毫无规律地颠簸着。
一刻钟后,它终于缓缓停在了春晓堂大门前。
随着车吕马拉紧缰绳,马蹄声渐消,马车稳稳地静止下来。
叶云舒轻启朱唇,柔声对驾车的吕马吩咐道:“你在此处候着吧。”
下了马车,两人前后踏入药堂,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气扑鼻而来。
此时已有几位心急如焚的病人正在排队等候诊治,药童们则忙得不可开交,手脚麻利地抓取着各种药材,称重、打包。
因此,这次不像她们上次来时那样,没有人专门出来迎接。
叶云舒毫不在意这些,绕过了那些人,直接朝着内堂走去。
很快,她就来到了上次来过的那个房间门口。
只见房门紧闭,但里面却隐隐传出说话声。
于是,她凑近门边,仔细倾听了一会,分辨出其中确有苏祁的嗓音。
确认是苏祁在里头之后,她便安静地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着。
没过多久,只听得“吱呀”一声响,房门被人从里面推开了。
走出来的是一个身着厚实棉袍的中年男子,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当他看到门外候着的叶云舒时,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冲着她友善地笑了一笑,然后手持一张药方,步履匆匆地朝前往大堂走去。
待那中年男子离去之后,叶云舒这才迈步走进屋内。
抬眼望去,只见苏祁正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一本摊开在案几上的医书,手中的毛笔时不时在纸张上写下药材名和量。
她走到苏祁对面的那张红木凳子旁,款款落座。
她樱唇微张,轻声呼唤道:“苏大夫……”
苏祁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笔的书写,他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毛笔,将其架在砚台上。
做完这些个动作后,他缓缓抬起头来。
他面带微笑,“叶小姐,怎么过来了?”
听到苏祁的问话,叶云舒稍作迟疑,然后开口说道:“还是关于令尊的事情,不知道您对此考虑得如何了?”
然而,苏祁闻言却是面露诧异之色,连忙回答道:“叶小姐有所不知,我父亲如今已然出狱,而且那个作恶多端的凶手也已被捉拿归案了。”
这下子,反倒轮到叶云舒愣住了,她轻蹙柳眉,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原本准备好的诸多疑问在嘴边打了个转儿,最终只化作一句:“如此甚好!想来苏老大夫此次也是遭受了不少磨难,改日我定当亲自登门拜访探望。”
苏祁听闻此言,脸上笑意更浓,“此次多亏了叶小姐!若非您能够求得黎王出手相助,恐怕背后的凶手还难以被依法惩治呢。”
听完这话,叶云舒心中的诸多疑问得到了解答。
“此事你该谢黎王。”叶云舒可不会冒领他人的功劳。这件事情能够顺利解决,自己根本没做什么。
苏祁听到这话之后,倒是没有再多纠缠这个话题。
他随意地瞥了一眼那被支开的窗户,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他缓缓转过头来,目光再次落在了叶云舒身上,“叶姑娘,现在时辰已至正午时分,正是该享用午膳的时候了。不知在下是否有此荣幸,可以邀请您一同共进午膳呢?”
叶云舒略微思索了一番,心中暗自思忖道:如今苏冷老大夫的事情已解决,自己就没必要再和苏祁有太多的交集了。
于是她面带歉意地微笑着回答道:“实在不好意思苏大夫,既然令尊无罪释放了,那我的也放心了。我家里头还有不少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去抓几副药就回家。”
说完,叶云舒微微欠身行了个礼,转身朝前堂走去。
苏祁目送着叶云舒离开。
当叶云舒出来前堂时,只还有一人在拿药。
她径直走到柜台前,让药童抓取数副安神药以及一些具有滋补疗伤功效的药品。
待得药童将所需药材备好之后,叶云舒爽快地付过银钱,才与惜玉一同出药堂。
用不多时,吕马已驾驶着马车回到了宅子门前。
叶云舒正欲去搀扶男孩,惜玉忙道:“姑娘,您先进去吧!”
“他我来背进去。买的东西交给吕马来做便是。”
叶云舒迟疑了片刻,听从了惜玉的建议。“也好,那将他背回东院的厢房吧。”
此时男孩仍旧显得十分虚弱,倚靠着车壁。
然而当他听到关于自己后续的安排时,却并未出言反对。
惜玉得到应允后,来到男孩身前,随即蹲下身子。
男孩抬眸望着眼前的后背,用双手支撑起自己的身体,接着半个身子缓缓趴在惜玉的后背上。
惜玉感受到男孩的重量后,略微调整了一下姿势,确保男孩能够趴得更稳些。
紧接着弯着腰出了车厢,又动作利落地纵身一跃跳下马车,稳稳当当地背着男孩朝着宅子里走去。
叶云舒拿起两个装泥人的木盒,走下了马车。
见自家小姐下了马车,吕马将马车停靠在路旁,并在石桩上系紧了缰绳。
然后他才转身走进车厢内,将那些购买来的物品,一手提着,另一手抱着,大步流星地朝着大门走去。
叶云舒刚刚踏入前院,一眼就瞧见吴伯满脸笑容地快步迎了上来。
吴伯微微躬身行礼,“小姐,您回来了!您用了午膳没有?”
叶云舒轻轻摇了摇头,微笑着回答道:“还未曾,劳烦吴伯快去准备一下吧。”
“好嘞,小姐。”吴伯点了点头应承下来,他疑惑地开口问道:“只是怎么不见惜玉和怜花两位姑娘呢?”
叶云舒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怜花可能还要晚两刻钟左右才能回来,等会儿麻烦吴伯分出一些饭菜给她留着,记得要温热着。惜玉刚才背着个伤患去东院那边了。”
吴伯:“原来是这样,老奴明白了。”说着,他正准备转身离去着手安排午饭事宜,叶云舒忽然又出声叫住了他。
“吴伯,且慢。”叶云舒补充道,“还有一事需要您费心。我带了几副药回来是给刚送去东院那位伤患的,放在马车还没拿,过一会儿吕马应该会拿进来。到时可得辛苦您熬制一下这两副药。还有他的吃食做些容易克化的肉糜粥,直接送到他房中。接下来他的生活起居还需您多照顾着。”
吴伯连忙点头称是,恭敬地回应道:“好的,小姐。请问小姐可还有其他什么吩咐?”
叶云舒略微思考片刻之后,轻轻地摆了摆手,“暂时没有别的事情了,吴伯您先去忙吧。”
吴伯恭敬地向叶云舒行了一礼后,便缓缓退去。
而叶云舒则往自己的西院走去。
不到一刻钟,她便已回到了西院。
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身着暗绿色衣衫的丫鬟正从她的屋里走出,其怀中紧紧抱着一床折叠成方形的锦被。
那丫鬟一眼瞥见叶云舒归来,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赶忙迎上前,“小姐,您回来啦!”
“嗯。”叶云舒轻点螓首,目光落在丫鬟怀中的锦被之上,柔声问道,“这是?”
丫鬟连忙解释道:“回小姐,今日阳光明媚,奴婢想着将被子拿出去多多晾晒一番,如此一来,晚上小姐盖着便能更为温暖舒适呢。”
叶云舒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赞许的笑意,轻声说道:“难为你想得这般周到,有劳了。”
言罢,她径直穿过庭院,步入屋内。
进入房间后,叶云舒熟稔地行至书案之前。
先是轻轻研磨墨锭,待墨香四溢之时,再将宣纸平铺于案上。
而后,她提起毛笔,蘸饱浓墨,全神贯注地开始书写起来。
此刻,她所写下的依然是自己的芳名以及黎王之名。一笔一划皆无比认真。
就在叶云舒专注地将第五张纸写满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姑娘,”
惜玉走了进来,她快步走到叶云舒身旁,“已按照您的吩咐让那人在东院的西房住下了。方才我出屋子时,正巧遇见了阿九,她跟我说待会儿会过来找您,说是有要事要同您讲。”
惜玉轻声说完之后,便安静站在一侧,静静地凝视着叶云舒手中那支毛笔在洁宣纸上肆意挥洒。
叶云舒专注于眼前的书写,并未抬起头,但她的笔却突然停滞在空中,仿佛时间也随之凝固。
少顷,她道:“我知道了。惜玉,待用过午膳之后,烦劳你替我走一趟黎王府,向王爷传个话,请他前来一叙。”
惜玉闻听此言,连忙应道:“好!正巧阿九尚未外出,有他护佑左右,属下此去方能安心。不过这午膳,就暂且不用了,属下要速去速归。”
叶云舒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微笑着说道:“如此也好。”
说罢,她想到阿九马上来找她,便决定到庭院等候。
她有条不紊地将案几上的笔墨纸砚一一整理妥当,而后才与惜玉一同踏出屋子。
阳光透过桂花树繁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叶云舒那昳丽的脸庞上。
此刻,她正静静地坐在树下,双手轻轻支着下巴,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似凝视着天空中的浮云,又似发呆。
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了一道干净而明朗的声音:“可是有什么心事?”
这突如其来的询问声打破了小院原有的宁静。
叶云舒回笼了神思,悠悠地坐直了身子。
只见她慵懒地伸展开双臂,尽情舒展着身体,然后才缓缓转过头来。
“阿九,我方才带回来的那个男孩,其实是北疆侯府的世子。我打算拿他跟北疆交换,换回我爹爹的平安归来。只是不知北疆是否会答应我的条件呢……”
叶云舒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向站在身旁不远处的阿九身上。
此时的阿九恰好站在院口的方向,阳光映照在他挺拔的身影上,更显得他身姿俊朗。
听到叶云舒的话,阿九并没有直接回应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而是毫不犹豫地说道:“想做什么便去做,我永远都会支持你。”
他的语气坚定且充满力量。
叶云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很快,她的嘴角便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
“阿九,待会我们两一道用午膳吧。”叶云舒轻声提议道。
阿九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两人一同走进屋里。
丫鬟恭敬上前,征询着叶云舒的意见:“小姐,饭菜已备好,可以上桌了吗?”
得到叶云舒同意,丫鬟才去往厨房。
不一会儿功夫,就手脚利落地将三菜一汤稳稳当当地端上了餐桌。
此时,餐桌上仅有阿九与叶云舒二人相对而坐。
席间,两人谨遵“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皆沉默不语,只是偶尔抬起头来对视一眼,然后又继续专注于面前的美食。
不多时,两人便安安静静地享用完毕这顿丰盛的餐食。
两人都放下手中筷子,丫鬟便走到近前,动作娴熟地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
待丫鬟收拾妥当离去之后,叶云舒也随之起身,准备回房继续绣制腰封。
阿九忽然开口喊住了叶云舒,说道:“姑娘,如今咱们已经买下了二十四名奴仆,我将他们全都妥善安置在了城外的一座宅子里。经过深思熟虑,我打算先对这批人展开训练,将他们视作日后发展壮大的种子悉心培养。现在有个问题,外城购置的那处宅子场地有限,难以满足日常训练所需。因此,明日一早,我便计划带领他们前往野外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训练。”
叶云舒闻听此言,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温柔地看向阿九,轻声回应道:“如此甚好,在外一切小心,定要照顾好自己。”
阿九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姑娘放心,我每隔半月定会归来向你禀报进展情况。”
叶云舒:“好。真是辛苦你了!”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
两人一同走出了房门。
叶云舒想到男孩的身体情况,不知吴伯送去膳食给他没。当即决定去看看,于是便换了方向,转而朝东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