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家温泉宫回来后,苏瑶便开始筹备着下一步计划,而京城中的一场诗会,成为了她再次崭露头角的契机。这场诗会由京城有名的文人雅士组织,达官显贵家的子女们皆会出席,旨在交流诗词歌赋,展现才情。
诗会当日,苏瑶身着一袭鹅黄色的罗裙,外披一件淡粉色的薄纱披风,手持一把绘着墨竹的折扇,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优雅大方。她带着小翠早早地来到了诗会举办的庭院,庭院中早已聚集了不少人,众人看到苏瑶到来,纷纷投来各异的目光,有嫉妒、有欣赏,也有好奇。
“苏姑娘,你来了,今日这诗会可真是蓬荜生辉啊。”一位年轻公子迎上来,略带讨好地说道。此人乃是翰林院学士之子,平日里喜好附庸风雅,在这京城的公子哥中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苏瑶微笑着微微欠身:“公子谬赞了,能参加此次诗会,与各位才子佳人一同切磋诗词,才是苏瑶的荣幸。”
众人寒暄几句后,诗会正式开始。先是几位有名的文人出题,让众人根据题目作诗。这次的题目是“春日盛景”,要求描绘出春日的生机勃勃与美好。
苏瑶略作思索,便提笔蘸墨,在纸上挥毫写下:
“春枝绽绿映朝晖,桃蕊含娇蝶舞飞。
风抚清波鱼戏影,山川旖旎意芳菲。”
诗作完成,周围的人纷纷围拢过来观看。只见苏瑶的字迹娟秀而不失力度,诗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将春日的盛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众人不禁发出阵阵赞叹之声。
“苏姑娘果然才情出众,此诗无论是从遣词造句还是意境营造上,都堪称佳作啊!”一位老学究模样的人捋着胡须称赞道。
然而,就在众人对苏瑶的诗作赞不绝口时,太子带着几个亲信也来到了诗会现场。太子看到苏瑶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心中的嫉妒之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哼,不过是一首应景之作,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太子冷冷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苏瑶见状,不卑不亢地走上前,行了一礼:“太子殿下,臣女不过是有感而发,若有不足之处,还望殿下指教。”
太子面色一僵,他本想打压苏瑶,却没想到被她将了一军。他根本不懂诗词,又何来指教之说。但他又不想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于是便强词夺理道:“这诗嘛,乍一听倒是还行,不过细细品味,却少了几分大气磅礴之感,怎能算得上是佳作?”
苏瑶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臣女资历尚浅,见识有限,还需多多学习。只是不知殿下心中的佳作又是何种模样?不妨也作一首,让臣女等开开眼界。”
太子一听,顿时语塞。他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哪里会作诗。他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的七王爷萧逸尘开口了:“本王觉得苏姑娘的诗清新自然,将春日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实乃佳作。太子殿下若有高见,不妨日后细细斟酌,今日这诗会,还是让大家尽情享受诗词之乐吧。”
萧逸尘的话巧妙地化解了太子的尴尬,也让苏瑶对他心生感激。太子狠狠地瞪了萧逸尘一眼,冷哼一声,便带着人离开了。
诗会继续进行,苏瑶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机智,赢得了更多人的赞赏和尊重。在诗会结束后,不少文人雅士和公子小姐都主动与苏瑶结交,这让她在京城中的声望又提升了不少。
而苏瑶也明白,自己的每一次出彩,都会让太子更加记恨,但她毫不退缩。她知道,只有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拥有与太子抗衡的资本。在回府的路上,苏瑶坐在马车中,眼神坚定地望着窗外,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