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竹从李想身后挤出来,拉住葛小月的手。
“小月妹子你这么客气做什么,咱们都是自己人。这本就是你们应得的钱。再说,我们还有事要请小月妹子帮忙呢!”
葛小月看到赵清竹,又忙向她道谢。
“上次酒楼行刺,要不是赵姐姐出手,小月和郭姑娘已经死在公孙良手里了。姐姐的救命之恩,小月一直记在心里。
姐姐有什么事用的上小月,尽管吩咐就是。”
赵清竹不是很喜欢郭青梅,但对葛小月却很有好感,也有意与她交好。
赵清竹将葛小月拉到一旁,向她低声道:“我与李想今天要去一趟黑水镇,想请小月妹子给我们做个向导。”
葛小月一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
几人上了马车,葛小月紧紧抱着那袋三百两银子,一秒也不肯放下。
赵清竹凑到葛小月身边。
“小月妹妹,这银子这么重,你这么抱在身上不累吗?”
葛小月赶忙摇头。
“不累呀!一点也不累。”
在葛小月看来,能抱着这么多银子,再累她也开心。想到家人一会儿看到这么多银子的兴奋,葛小月更加开心。
李想见葛小月这副小财迷模样,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月,我们这儿还有一笔大生意,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接?如果这笔生意做成,我给你一千两银子做酬劳。”
葛小月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真的假的?”
不过,葛小月才说完,马上又沮丧地摇头。
“不行,我七叔不许我接杀人的生意。上次帮郭姑娘刺杀公孙良,是因为我七叔欠郭姑娘一个人情,他又正好没空。”
李想见葛小月对他们毫无防备,对她又多出几分好感。
“小月姑娘,你经常杀人吗?”
葛小月脸红了一下,轻轻摇头。
“我没杀过人。”
李想松口气。
葛小月长着一张圆圆的苹果脸,是那种典型的文静小甜妹。如果葛小月说她经常杀人,李想还真有点不能接受。
赵清竹一搂葛小月的肩膀。
“小月你放心,我们这次不是要你帮我们杀人,而是要你帮我们调查一个坏人的通敌证据。
如果这事办成,我们不仅会付你一千两酬劳,我还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
葛小月大喜。
“真的吗?那你们这生意我接了。”
“不过,我最近要帮郭姐姐做白糖,能不能晚几天?”
李想见葛小月答应,也松了口气。
黑水镇那边,李想与赵清竹都是一无所知。如果没有葛小月帮忙,他们几乎不可能查到公孙亮勾结匈奴的证据。
“郭姑娘那里,我会另外找人帮她。你就不用担心了。
从现在开始,你只要全心全意,帮我们调查安国侯长子公孙盛就行。
只要你能查到公孙盛最近到黑水镇,分别都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
我便马上付你三百两。”
李想不再隐瞒,将他们此行目的讲出来。
葛小月听到果然不是杀人,一对明眸再次放起亮光。
“一言为定!”
几人到了黑水镇,葛小月立马将李想两人带到一处老街。三人进了街角一座老宅,葛小月让李想和赵清竹在前厅等着。她则转身进了后院。
不久之后,李想听到后院传来一个男人的咳嗽声。
李想两人又等了小半个时辰,才看到葛小月从后院回来。
“你们要查的那个公孙盛,我已经查清楚了。
公孙盛最近几天共来过三次黑水镇。每次到黑水镇,他都是直接去镇上的晋阳会馆。并没有到过别的地方。
至于他见了什么人,我们暂时还没查出来。”
赵清竹没想到葛小月的消息如此灵通,这么快便查到公孙盛这几次去的地方,不由一喜。
“那,你知道这个晋阳会馆是什么情况吗?”
葛小月点头。
“知道!
这个晋阳会馆对外说是晋阳客商组建,为的是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能互帮互助。实际上这个会馆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会馆背后的主人,其实是安国侯公孙亮。
会馆里的那些客商虽然都是晋阳人,但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做的胡人生意。很多人都是从京城买盐铁、布匹,然后悄悄转运到北方,卖给匈奴。”
赵清竹恨恨地握起拳头。
“公孙亮这个奸贼,原来他不仅暗中给匈奴送军情,还暗中组织商贾资敌。
怪不得这些年,我们大夏对匈奴的边贸封锁,一点作用也没有。反而让匈奴越来越强大。”
葛小月轻声道:“不仅如此,他们这晋阳会馆里还经常有匈奴人进出。虽然这些人进出都戴着斗笠,但他们身上那股子胡人的气味,还是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赵清竹听到这个消息,却是一喜。
“小月妹子,你能不能带我去这会馆看看?”
赵清竹知道,如果她能在这晋阳会馆里抓到几个匈奴的头目,那便可以坐实公孙亮父子通敌的罪名,将公孙亮父子送上刑场。
葛小月有些担心。
“赵姑娘,这个晋阳会馆防守森严,咱们根本混不进去的。”
赵清竹不死心。
“小月你放心,我保证不强闯。我就想在远处观察,等晚上天黑以后,再找机会进去。”
葛小月犹豫了一下,才终于答应。
“好吧!不过,我只能撑船,带你们从河上远远地观察。”
“这个晋阳会馆在我们黑水镇上,势力很大。如果我们惹上他们,我们家在黑水镇便再也无法立足。”
赵清竹忙点头答应。
“这个你放心。我保证不会让他们发现,我们在打探他们的情况。更不会连累到你们家。”
葛小月这才带着两人,来到镇子外面一处小树林。见周围无人,葛小月从旁边的芦苇丛里拖出一条小渔船。
葛小月戴上斗笠,亲自给李想两人摇橹。
晋阳会馆是临河而建,足有三层楼,占地大半亩。
此时三楼的书房里,一名身穿青衣的年轻男人,正临窗看着河面上的那条小渔船。
“鱼儿快上钩了!”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公孙亮的长子——公孙盛。
公孙盛在他六个兄弟当中,最奸诈,也最得公孙亮器重。
此次公孙亮在黑水镇布局,诱杀赵清竹,便是由公孙盛全权负责。
虽然公孙盛不知道,他们一心想抓的那个女贼,就在这条小渔船上。但是看到这条渔船盘踞在河中许久,又没有人撒网打鱼,公孙盛便知道,这条渔船肯定是来探路的。
公孙盛马上向他身后的一名年轻女人道:“找两个人,将身上用生羊皮熏一下。然后让他们戴上斗笠,假扮匈奴人,在黄昏时分进入会馆。
今晚我要用他们做鱼饵,把这条大鱼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