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车辆和人员在藤谷县城外的马路上集合,引得过往车辆纷纷侧目。
李小川坐在蓝胜那辆百万级豪车上,一声令下,车队浩浩荡荡出发。
除了李小川集结的这二十辆豪车,还有很多从前兄弟会的弟兄,闻讯赶来捧场的。比如龙四,比如耿杰,再比如掌管冷饮厂的老童。
说半个藤谷县的车马倾巢而出有些夸张,但那动静震撼了半个藤谷县是一点不带吹牛的。
前车开出去二十里地了,尾车才出发。
如此张扬,不出意外就要出意外。因为声势太过浩大,到江北市外被交警拦住了。
经过一番交涉,最终放行二十辆豪车,其余车辆一律遣返。
那二十辆豪车之所以放行,交警也是迫于压力,无可奈何。实在是那些车太贵了,那些人又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不敢挨,怕被讹上。
但是,面对一群二百五,交警当然也不放心他们自己跑到机场去。给安排了前四后八中间十二辆警用摩托车。
美其名曰是保驾护航,但其实是监视。
这下比出藤谷县时的动静还大,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啥大领导出行呢。
也就当时没抖音,不然分分钟能上热搜。
机场外。李小川一行人举着大牌子,拉着横幅:“欢迎虎哥回家。”
豪车,美女,统一身穿黑西装的小弟。旁边还有闪着警灯的警用摩托车压阵。
港台电影照进现实。
搞得接机口的人们都纷纷侧目,下意识远离。
李小川一行人等啊,等啊,等的脖子都抻的僵硬了。接机口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从黑夜等到清晨,又从清晨等到日暮。
最初的激情渐渐冷却,变成怒火熊熊燃烧:“白书平,你特么又耍我?”
“没有啊。”白书平比窦娥还冤:“虎哥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说的就是昨天下午四点的飞机,夜里到。不能是飞机延误了吧?”
“那还愣着干什么,去问啊?”
白书平连忙去了。一会儿之后,只见他垂头丧气的走了回来。
李小川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白书平都快哭了:“虎哥早走了。”
“啊?”李小川大跌眼镜。
白书平继续道:“他让机场地勤给咱们带个话,结果那人给忘了。”
李小川无语凝噎,这事整的,太特么操蛋了。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他们大动干戈乘兴而来,没接到人垂头丧气而回。
这事要是传出去,以后藤谷县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中,他们这群二百五肯定能霸屏三代人。
而这件事的主角——王金虎,上午就已经出了藤谷县火车站。
他虽然自认为是藤谷县人,但是和之前的李小川一样,在藤谷县没有家。
所以,他出了火车站就直奔转业安置的单位——藤谷县公安局报到去了。
王金虎自李小川带人去看过他以后,二百五血脉觉醒,在军中发奋图强,舍生忘死的干。
充分发扬了原兄弟会的核心宗旨: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立功无数。
依着他老爸的想法,让他在军营再闯几年。到时候就算转业……
当然,最好是一辈子干军职,永远不要转业。这样对他那俩弟弟的帮助更大。
可惜,老头少算了一样。孩子不是因为他出了一颗精子,付出了一场欢愉就会任凭他摆布。
如今的王金虎已经日益成熟,翅膀硬了,他就算站着个爹的位置讲话都不好使。
王金虎接到李小川的召唤,一声不吭就转业回了藤谷县,职务——藤谷县公安局副局长。
能转业就干副局的,在军中啥级别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再加上王金虎那身世背景。说他在军中前途无量也毫不夸张。
但他回来了。
好兄弟,一辈子嘛。爹算个球。
局里一早接到通知,知道要空降个副局过来。只不过谁都没想到此王金虎就是彼王金虎。
要知道,参军前的王金虎可是藤谷县有名的混混头子。
结果王金虎到了公安局,局里的老人们一看,嘿,还真是那个混混王金虎。怪不得白书平大动干戈的去接人。
这特么混混头子回来了,那些小混混们不兴奋才怪。
要是换成第二个人空降到这么高的职位,服众肯定需要时间。
王金虎不用。大家一看是王金虎,立马闭麦。根本就不用考虑自己服气不服气这件事。
当年兄弟会在藤谷县的影响力,凡是长耳朵的都知道。现在别说王金虎上来就是副局长,哪怕上来就是局长,底下的人服不服有什么意义呢?
他缺人使吗?
随便扒拉一下他的那些小弟,比全藤谷县的警员加起来都多。
在这个基础上,王金虎的入职办理的非常顺利。新同事很多都是老相识,连打招呼寒暄都免了。
因为打招呼尴尬啊。从前他们看见王金虎,虽然不能说无缘无故踹他两脚吧,但也没少用眼神踹,在心里踹。总之一句话,就是看不起他。
现在……
哦吼,倒反天罡。王金虎成了他们大部分人的领导。
任凭谁不在内心骂一声:这操淡的世界。
副局长的办公室带休息室。王金虎孤家寡人一个,就当宿舍用了。
安置好以后当天也不用上班。李小川那些人还都被他撇在江北机场呢,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回来。
于是他就想趁机去乡下看望一下舅舅们。
虽说他外公外婆和舅舅们都对他不咋样,但他妈去世后,还是这些人收留养大了他。
要是搁上辈子,王金虎断然不会有这心思。他那时候没人教,记仇不记恩。到死都和外公一家势同水火。是部队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
王金虎这人欲望比较低。他对吃穿不讲究,也不好色,也不爱抽烟喝酒。他的津贴加转业安置费也是不少一笔钱。
他这辈子没有这么富裕过,所以他打算多给舅舅们买点东西。毕竟外公外婆到去世都没吃过他一颗糖,挺遗憾的。
这种遗憾只能在舅舅们身上弥补了。
这人就怕起了弥补的心思,越想越觉得亏欠多。感觉怎么样都弥补不了。
于是乎,那东西也就越买越多。他记着小时候吃不饱,半月四十天吃不上一口荤腥。光是大米就买了十袋。
那时候可没有十斤二十斤的小袋,都是五十斤大袋。十袋大米五百斤。
然后他又买了一百斤猪肉。五十斤猪板油。
不得不说,咱们虎哥内里还是挺质朴的。光买实用东西。
想起小时候的开花被子,开花棉袄。小表弟大冬天冻的缩缩着的小鸡鸡,二表姐前露蒜瓣,后露鸭蛋的鞋。
舅妈手上皴裂的血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