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拿着《天工开物》仔细研读了整整三天,越看越感到心惊不已。书中关于织布机的种种描述和构想,让她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书中所描绘的这款织布机,其精妙复杂的程度远超她在宫中所见的任何款式。这种织布机的设计理念,仿佛是前世工业革命时期才会出现的产物。张嫣不禁心生疑惑,一直以为这样先进的织布机是国外发明的,难道其实是中国人早就有了这样的智慧创造,只是未曾被重视,以至于后来此书流传到国外,被外人利用发展?
书中详细阐述了织布机的各个部件和工作原理。这种织布机采用了全新的机械结构,通过巧妙的齿轮传动系统,实现了经线和纬线的精准交织。其齿轮的设计精密无比,大小齿轮相互配合,使得织布的速度和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织布机的机架采用了坚固而轻盈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处理,既保证了稳定性,又减轻了整体重量。
在织布的工艺方面,书中提到了一种创新的纬线投放技术,能够根据预设的图案和花色,自动调整纬线的颜色和密度,织出美轮美奂、图案复杂的布料。同时,对于经线的张力控制也有独到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调节装置,确保经线始终保持均匀的张力,从而保证了布料的平整度和质量。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关于布料后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何进行染色、印花和整理,使得织出的布料更加美观耐用。甚至还提到了如何利用不同材质的丝线和纤维,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布料,如防水、透气、保暖等。
不仅是织布机,书中关于齿轮的部分也让张嫣大为惊叹。详细讲解了各种类型齿轮的制造工艺和用途,从简单的直齿轮到复杂的斜齿轮、蜗轮蜗杆,涵盖了众多应用场景。还有关于密封器的设计,包括各种密封材料的选择和密封结构的优化,以确保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张嫣越看越觉得这本书简直是一座无尽的宝藏,里面的知识和技术足以改变许多现状。
她满心疑惑地问朱高炽:“相公,如此奇书,大家怎会不重视呢?”
朱高炽无奈地说道:“哎呀,大家都说这本书是个奇迹淫巧,廷未加重视啊。你看,外面的人也不重视,研发这上面的东西需要耗费大量钱财。宫里的匠人们一直沿用黄道婆制作的织布机,觉得够用了,更不会想着去创新。再者,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追求科举功名,哪有心思关注这样的实用之书。”
张嫣急切地说道:“相公呀,你不知道这上面的奥妙,这里面好多内容都是无价之宝啊!”
朱高炽笑了笑说:“夫人喜欢这样的书,我书房里还有关于农业、算术之类的书籍,我看过之后都忘了不少。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去我书房看看。”
张嫣想了想,说道:“夫君,我可以进你的书房吗?”
朱高炽笑着回答:“只要不被别人发现,倒是可以。张嫣知道主要是在明朝,书房被视为极为重要的私密之地,如同阵地一般,别说外人,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通常也是不让进的。”
张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更多未知的知识等待她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