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见此情景,心中想起师父所赠之金钱法宝,暗自道:何不祝告上苍,请仙人相助,或许便能进入此阵。
于是口中念念有词:“金钱一个,祖仙传下,特请仙人消灭烈火,焚香祷告,虔诚感求。”
念罢,摆下金钱,刹那间,只见一朵红云飘落,一位仙人现身。
此仙人手持宝剑,头戴逍遥巾,白面长须,身着布衣道服。
樊梨花见了,连忙稽首问道:“敢问太仙尊名?”
仙人答道:“小仙乃蓬莱山散仙谢应登,特来助你破此阵图。”
樊梨花大喜,说道:“既蒙大仙降临,快请入阵,消灭烈火,速速擒住妖道。”
大仙听后,解下背上葫芦,揭开了水晶盖,顿时放出一道雪白亮光,亮光瞬间化作四条白龙,张牙舞爪,腾空而起。一时间,满天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转眼间就将阵中的烈火扑灭。
朱顶仙见自己的法术被破,顿时怒发冲冠。他抬头一看,见谢应登站在云端,吓得魂飞魄散。
大仙怒喝道:“孽畜,哪里逃!吃我一剑!”
朱顶仙见状,臂生两翼,往东方逃去。
可刚到东方,就被青龙旗挡住,旗上有灵符镇压,他根本无法逃出。又见窦仙童手持双刀,气势汹汹地杀来,连忙举剑抵挡。
朱顶仙无心恋战,又往西方逃窜,却又被白虎幡拦住。陈金定提起铁锤,狠狠砸来,他只好逃往北方。
到了北方,只见黑星旗下,罗先锋纵马杀来。
他又转身逃往南方,却被红云旗牢牢守住,薛金莲小姐手舞双刀,杀出阵来。
朱顶仙见四面八方都被堵住,无路可逃,心中叫苦不迭:“不好了!我本是逍遥自在的神仙,只因徒弟之事,卷入这是非之中,如今四面八方都被守住,叫我往哪里逃?也罢!不如借土遁逃走。”
窦一虎正在地下,看见朱顶仙下来,立刻开手放出一声霹雳,挥动黄金棍打来。朱顶仙大惊失色,只得飞身往天上逃去。
秦汉在空中看见,抬手放出一个霹雳,打向朱顶仙,朱顶仙被击中,从半空跌落。
秦汉也落了下来,手持狼牙棒正要打去,这时一个声音传来:“秦汉小侄孙,且慢动手,他是南极老人的坐骑,私自逃身下凡,不可伤他性命。”
秦汉一听,大怒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你却占我便宜,叫我侄孙。”
说着,举起狼牙棒就要打。
大仙连忙用剑架住,这时樊梨花带着三员女将赶来,说道:“秦将军,不得无礼,此乃上界大仙谢应登。”
秦汉说道:“他占我便宜,叫我侄孙,所以我才气恼。”
大仙笑道:“你祖父秦琼,与我是八拜之交,所以才叫你侄孙。”
秦汉听了,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多有得罪。”
便倒身下拜,问道:“叔祖,这妖道是什么变形?能否让他现了真形,让我们见识见识?”
大仙念动真言,大喝一声:“孽畜,还不快现原形!”
朱顶仙无奈,就地一滚,变成了一只仙鹤。
大仙对樊梨花说道:“樊梨花,你夫深陷阵中,我收回四海龙神,你进去救出丈夫,我将这坐骑送还南极老人。”
说罢,跨上鹤背,腾空而去。
众将见状,无不骇然,纷纷望空拜谢,随后一同进入阵中。阵中火光已灭,薛丁山如醉如痴,缓缓苏醒过来。
他一见到妻子和妹子,不禁放声大哭:“莫不是我在梦中与你们相会?”
樊梨花走上前,轻声说道:“官人,不是梦,我们来救你了。”
薛丁山看着樊梨花,心中百感交集,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薛金莲见兄长薛丁山如梦初醒,赶忙说道:
“兄长,你的性命,全亏樊氏嫂嫂舍命相救,这恩情犹如重生再造。如今且先回营,再备花烛,你二人夫妻和和美美,切不可再存异心。”
薛丁山看着樊梨花,心中五味杂陈,却只是拍马出阵,一言不发。
樊梨花见他这般冷漠,不禁眼眶一红,泪水夺眶而出。她无奈之下,只得收兵回营,将元帅印缴回。
随后,大军乘势攻入青龙关,杀得番兵四处逃窜,无影无踪。樊梨花命人扯起大唐旗号,仔细查点仓库钱粮,同时派人回朝报捷。
薛丁山回营面见了父亲。薛元帅说道:
“如今多亏樊小姐破阵救你,趁此良辰吉日,准备花烛,你二人成亲,往后夫妻要和睦相处,不可再违抗父命。”
薛丁山却连连摆手,说道:
“不可,樊梨花既身为唐将,为朝廷出力本是分内之事,于我又有何恩?况且她是个不忠不孝之人,孩儿断然不会与她成婚,还望爹爹恕罪。”
薛元帅闻言,顿时怒发冲冠:“你这畜生,樊小姐一片真心待你,你却偏偏不肯依从。若再不答应,定要重责不饶!”
薛丁山仍固执道:“孩儿情愿受责,这亲事是万万不敢从。”
薛元帅见他如此执拗,怒不可遏,吩咐道:“将这畜生吊起,捆打三十大板!” 军士们不敢违抗,只得将薛丁山吊起。
众将纷纷上前替他求情,劝道:
“小将军,莫要再固执了。一来违抗父命,难逃不孝之名,还白白受这皮肉之苦;二来樊小姐对你有救命之恩,遵从元帅之命,岂不是恩孝两全?小将军为何不再三思呢?”
可薛丁山依旧不为所动。
薛元帅见众将劝说无用,心中愈发恼怒,下令重打三十皮鞭,又给薛丁山上了刑具,关进监牢。
樊梨花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落下泪来,她上前向元帅和夫人禀道:“元帅、夫人不必如此气恼,贫道就此告辞。万望元帅、夫人多多保重。”
夫人眼中含泪,说道:
“这畜生无情无义,你还需看在我公婆的面子上,耐心等候。你破阵夺关的功劳,待我奏明圣上,自然会有封赠。且慢慢让这畜生回心转意,你们夫妻团圆之日定不会远,我决不会让你独守空闺。还望你听我一言,随着公公西进才是。”
窦仙童、陈金定也流着泪劝道:
“妹妹,你是个有志气、心里明白的人。虽说那冤家情义淡薄,但公婆十分爱惜你。等早日平定西番,班师回朝,有圣上作主,他岂敢不从?”
薛金莲也劝道:
“嫂嫂暂且宽心,虽说如今尚未成亲,但你已然是薛门媳妇。况且我们三人,还指望嫂嫂教习兵法,一路上也好谈心作伴,一同西进,嫂嫂可千万不能回去。”
樊梨花叹道:
“婆婆、姐姐、姑娘这般挽留我,我岂会不知。我也不怨那冤家薄情,只怨自己命苦。只是母亲年老,无人侍奉,所以我必须辞别,日后我们自会有相见之日。”
薛元帅见留她不住,只得准备香车为她送行。于是,姑嫂三人将樊梨花送出关前,众人挥泪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