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漂亮的小姑娘,家里又有钱,打着灯笼都难找,你还不愿意,还不知足。”刘春对着弟弟一顿讽刺。
“妈说你以前谈过一个女朋友,叫林月。你俩现在还联系吗?妈说了,爸是不会同意的!”刘春的话像鞭子一样甩在刘琦身上。
“我的事不用你管,你管好自己就行了!”刘琦气呼呼地走了。
刘琦决定,姐姐的事他再不再管了!
刘妈出院了,大龙开车把她送回了老家,姐姐也没空出去逛了,李琳最近也没来。
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发烧,刘春给孩子喂了退烧药,孩子全吐了出来。她害怕了,给刘琦打了电话,刘琦刚吃饭没多久,一听孩子病了,赶紧过来。
刘春忽然觉得还是弟弟可靠,关键时候能指望的上,不像她的老公,装聋卖傻,对她娘俩不管不问。她觉得以后和弟弟不再针锋相对。
刘琦抽空去看了林月,他给林月买了件新外套,林月说太艳了。他望着林月白皙粉嫩的脸庞说,“哪有,正配你的肤色,这回不像村姑了。”刘琦笑着逗她。
林月说,“冯姐从省城回来,身体刚恢复,情绪也不好,店里的事也不大上心。”
“她儿子找到了吗?”刘琦好奇地问。
“没问,姐不想说我也不敢问。不过呢,我这段时间学到了很多东西,等我攒够钱,我就可以自己开店了。”
刘琦微笑着望着她,“月,你真厉害!”
“以后你开服装店,我开汽车修理店,我们就能在城里买房了。”
“你不想在公司上班了?”林月问他。
“工资不多,还记得王飞吗,他现在在一家汽修店学习,他说他老板每天挣很多,他很羡慕,他打算自己以后开个汽修店。”
“我们要想在这个城市生存,就得自己创业,多挣钱。”
林月点点头。
两个年轻人怀揣梦想,他们去附近的火锅店吃了羊肉火锅,他们的心里很暖,眼里闪着希望。
林月每天早起去店里,一般十点左右冯姐会去店里,林月对冯姐说,“姐,我有个想法,咱和布匹店合作,先从他们那里拿些时兴的布料,有顾客相中,直接在店里买。”
“你怎么想到这些?”冯姐问她。
“那天来了个顾客,想在咱这里买布料做套西装。”
“噢,咱们这条街都是各干各的,做衣服就做衣服,卖水果就卖水果。不过,你这想法不错。快过年了,她叹气,这事以后再说吧。”
林月不好反驳,忙着干活去了。
冯姐看着这个勤快的女孩,很是高兴,她回来后,每一笔收入都记在账上。包括谁拿走的衣服,谁新送来的布料,都写得清楚明白。
这样一个认真努力的女孩。她想,如果小浩没走,那该多好。
因为接近年关,店里非常忙碌,中午都是冯姐买回来,两人在店里凑合吃顿饭。
那天中午,冯姐出去了,进来一个女人,穿着土黄色大衣,围着一条枣红色的围巾,带着墨镜,林月觉得以前没见过这个女的。
她进来时还打着电话,“我过来拿衣服,一会我就过去,你别催了。”口气很急,不耐烦的样子。
林月忙问她拿什么衣服,“我给我闺女做的外套,加工费你老板说二十。”
“什么颜色?”林月问她。
“红色。”林月开始从做好的衣服找,找到了,这件衣服做好好长时间没人来拿,林月还纳闷,冯姐事多,把这事也忘了。
“快点,我还有事。”女人看了眼衣服,催促林月。
林月把衣服叠好,放进袋子里,递给她。
女人递给她一百元,林月见她有急事,也没细看,林月找给她八十。
女人接过钱,用手一叠,也没看,直接揣兜里,急慌慌地走了。
“什么事这么急,这么慌?”林用想。突然她意识到刚才收到的纸币,心里一惊,忙拿出来放在灯光下,这一看,林月傻了眼。她急得哭了,跑出门看,女人早没了影。
冯姐买饭回来,看见林月脸色不好,一问才知道,她没有责怪林月,反而安慰她,“没什么大不了的,破财免灾。”
林月心里很懊恼很自责,为什么刚才不仔细看看呢?
“姐,这钱我出。”
“不用,这段时间你一个人在店里辛苦了。”冯姐微笑着说。
林月把那张纸币夹到一本书里,她才不要骗人,她想提醒自己干什么都得谨慎。
第二天,林月拿着一百元递给冯姐,冯姐不收,林月不肯,“姐,一码收一码,你待我好,但做错了事就得承担责任。”
冯姐只好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