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一堆回复,有质疑景明集团的,有担忧人员安全的,也有给予祝福的……
楠歌怔怔的看着对面的苏小西,他也紧盯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面色凝重。
楠歌瞧他这副模样,心头不由一紧:连平日里总是玩世不恭的苏小西,都如此忧心忡忡,看来损失一定不小,忠哥他……
楠歌思绪纷飞,手指下意识地划开了手机,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微信头像——“令狐忠”。
该说些什么呢?这个时候他肯定忙得不可开交,我又能说什么?况且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时候能帮助他的……
楠歌想到了方静,心中暗自叹息,默默收起了手机。
“苏小西!”楠歌转头看向他,语气带着一丝急切,“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苏小西茫然地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那你能不能,去打听一下?”楠歌满眼忧虑。
楠歌坦露无余的担忧,令苏小西心里一酸,他深吸一口气说:“放心,我也是苏家人。我先回去了,有什么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
楠歌听后,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感激地朝他点了点头。
苏小西连忙收拾好东西,正准备离开,却听楠歌又轻声唤道:“小西……”
她的声音轻柔,像一阵微风拂过心尖,让苏小西的心弦不由地颤动了一下。
“你一定要尽力帮他。”
那微风仿佛化作一只无形的巨手,紧紧握住他的心,让他无法挣脱。
过了好一阵儿,苏小西才点点头,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办公室外走去。
楠歌目送他离去后,才将注意力重新转回网上,继续关注着景明的消息。
夜幕降临,楠歌早早便守在了电脑前,因为今晚,景明集团将召开一场至关重要的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开始了,苏见忠的身影出现在了屏幕上。
他的出现,瞬间让评论区沸腾起来,粉丝们纷纷留言:“好帅啊……”、“我的男神……”
赞美之词,不绝于眼。
楠歌没有理会那些评价,她的眼里只有苏见忠本人。
看到他神色如常,举止得体,她才慢慢放下心来。
苏见忠面对记者们的提问,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楠歌看着屏幕前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男人。
真实的他,居然是如此的优秀,知识渊博得令那些刁钻的记者每每词穷,自愧不如。
楠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庆幸,至少,她曾经离他那么近,感受过他的光芒与温暖……
就在楠歌默默地凝望苏见忠时,一个记者站了起来。
他郑重其事地问:“苏总,有传闻说此次发生事故的‘春和’号上,载有一个集装箱的古董,这些古董价值连城,其损失不仅关乎巨额的金钱赔偿,更可能牵涉到文化遗产的损失,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的追究。请问贵公司目前是如何处理这一赔偿问题的?”
苏见忠依旧从容不迫。
他沉稳回答:“首先,对于此次‘春和’号沉船事故所带来的赔偿问题,我们景明集团深感责任重大,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事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便迅速组建了专业的应急团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中。
同时,我们组织了业内最顶尖、最专业的打捞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打捞一线,力求能够尽快找回那些古董,将损失降到最低。
我们也在积极与保险公司沟通,争取尽快完善理赔程序, 确保整个赔偿过程不仅高效,而且合法合规,让每一位受害者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
另外,针对古董的损失,我们已经联系了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对古董的价值进行初步评估。
关于具体的赔偿进展和后续措施,我们会及时向社会公众和媒体进行通报。”
这时,又一名记者站了起来,“苏总,‘春和’号的沉没,无疑对景明船王的身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此次事件,您能否分享一下贵公司决策层的看法?”
苏见忠用坚定的声音缓缓说道:“‘春和’号的沉没,确实给我们公司带来了沉重打击。然而,打击也是锻造凝聚力的磨石。在这次危机面前,我们景明人从未像现在这样上下团结一心,我们绝不会退缩,更不会被困难所击倒。这就是我,作为公司决策层的一员,对你这个问题的回答。”
紧接着,另一名记者站起来追问道:“苏总,听说此次沉船事件颇为蹊跷,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在收到信息后,立即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并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然而,前后不过短短一小时,船就沉没了。据我了解,当日海上的风浪并不大。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苏见忠神色凝重,“我们已经组织了专业的调查团队,前往现场对沉船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一旦调查结果出炉,我们将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名记者显然并不满足于此,继续问:“网上现在有这样的言论,说此次沉船事件是由于船舶质量问题导致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苏见忠微微一愣。
他深知,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如果网上真的出现这样的言论,罗秘书一定会及时向他汇报,以便他们早做应对之策。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罗秘书,后者立刻会意,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个问题。
然后,苏见忠的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他目光温和地看向那位记者,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讽刺:“你也说了,那是‘网上’的言论。我们的‘春和’号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上沉没,距离现在……”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继续说:“还不足48小时,却已经有人在网上宣称知道了事件的原因,如此迅速且未经证实的消息,你觉得它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发出了阵阵哄笑。
显然,一部分记者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表示不屑。
待会场渐渐安静下来,那位记者继续咄咄逼问:“听说‘春和’号是由您亲自主导研发的,耗时长达三年,不仅融入了最新的科技,还使用了创新型材料,耗资更是高达百亿。然而,这样一艘被寄予厚望的巨轮,却在风和日丽的海上突然沉没,这难道不是质量问题的最好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