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年间,北方商业如燎原之火,蓬勃兴盛,引得八方人士纷至沓来。小商小贩怀揣着致富梦,挑着货物奔走;穷苦百姓为谋生计,背井离乡闯荡;还有那走亲访友的旅人,穿梭在热闹的街巷。在这熙熙攘攘的浪潮中,一种专为奔波之人歇脚的旅店,在北方的繁华小镇应运而生。
这家旅店坐落于小镇中心,位置得天独厚,交通极为便利。旅店老板李福,是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深知往来客人大都囊中羞涩。为满足不同需求,他精心设置了多种档次的房间。旅店内有少许精致小间,虽空间不大,却整洁干净,一人独住或两人合住皆相宜。而更多的则是宽敞的大通铺房间,至少能容纳五六人,遇上人多的时候,二三十人挤一挤也能将就。这般实惠的大房间,自然成了穷人和小商贩的心头好。
这日,张三来到了这家旅店。张三是个贩卖日用瓷器的小生意人,本小利薄,向来节俭,毫不犹豫地选了大通铺房间。他背着几件尚未脱手的瓷器,走进屋内。此时,屋里已住了二十来个人,张三来晚了,只能挨着一位瞎子中年人躺下。这瞎子手中紧握着拐杖,即便睡觉也不松开。张三放下行李,与瞎子打了声招呼,便疲惫地躺下休息。
不多时,张三腹中饥饿,便出门觅食。他瞧见隔壁同样是大通铺房间,住着两位卖布商人。两人面色忧虑,身旁堆满了未卖出的布料,看来生意颇为不顺。张三填饱肚子后,回到自己房间。此时,屋里又添了八个人,其中四人抬着一个巨大的柜子,显得颇为吃力。
老板李福见状,好奇询问:“几位出门在外,为何抬着这么个大柜子?”为首一人答道:“我们是木匠,新近打造了这柜子,没卖出去。正好有两个兄弟提前住下了,我们打算跟他们住一间。”说着,指了指隔壁卖布商人所在的房间。言罢,几人费力地将柜子抬进了那间屋子。老板看着他们费劲的模样,笑道:“几个人抬个柜子还累成这样,这木材想必是好料子。”
张三回到房间,很快便睡下了。不多会儿,隔壁传来一阵动静,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个声音带着哭腔,小声哀求:“东西都给你们,钱也都拿走,求你们给我们兄弟留些路费,千万别杀我们啊!我们出去保证守口如瓶,对天发誓!”有人“嗯”了一声,似有应允之意。可紧接着,另一个冷酷的声音响起:“让你杀就杀,留着他们,出去准报官抓我们!” 紧接着,一声沉闷的钝响,隔壁瞬间没了声息。
张三心中一凛,意识到这是遭遇抢劫杀人了。那两个卖布客人,显然不是抬柜子人的兄弟。他心急如焚,想要帮忙,却一时无计可施。目光扫到身旁的瞎子,他灵机一动,轻轻摇醒瞎子,低声将事情告知,并嘱咐:“你佯装起床撒尿,踢倒我的瓷器,然后……”瞎子听后,点头应下。
果然,瞎子一脚踢翻了瓷器,张三见状,立刻起身,揪住瞎子便打。瞎子也不甘示弱,反手抓住张三衣领。屋里众人被吵醒,纷纷起身劝架。张三和瞎子却不依不饶,吵得愈发激烈。很快,老板李福被喧闹声惊醒,赶来询问缘由。张三拉着老板到一旁,声音越说越小,突然话锋一转:“隔壁房间可能有人抢劫,老板你得……”李福先是满脸惊恐,随后渐渐镇定下来。他转身安抚众人,让大家都睡下,此事就此作罢,还承诺会赔偿张三的瓷器,让瞎子安心。众人陆续睡去,张三却辗转难眠,竖着耳朵听着隔壁动静,不知那两个卖布客人是否还活着。
老板李福离开后,逐个房间叫醒客人,低声说了一番话……一直忙到天快亮。
天亮后,众人纷纷起床,找桌子吃早饭。这时,隔壁房间门开了,那十个人一同出来,依旧是四人抬着大柜子。老板李福见状,故意发问:“你们怎么少了两个人?莫不是藏起来了?”为首之人脸色微变,强笑道:“老板说笑了,我们十个人进来,现在还是十个人,怎会少人?” “不对啊,我记得还有两人……哎呦,你这柜子怎么滴血了,快打开看看,莫不是杀了人!” 那十个人闻言,忙看向柜子,见并无血迹,怒道:“老板,你无故冤枉好人,休怪兄弟们不客气!” 说着,便要动手揍老板。李福往后一退,刹那间,四五十人围了上来。那十个人见状,不敢妄动,抬着柜子就想走,连房钱都顾不上付。
“搜他的柜子,我看到里面有尸体!” 老板一声大喝,众人一拥而上,强行打开柜子。只一眼,几人便脸色惨白,扭头冲出去呕吐不止。原来,柜子里竟是被砍成几大块的尸体,还有两颗头颅,正是昨晚张三见到的两个卖布客人!众人见状,怒不可遏,当场擒住这十人,送往官府。那柜子连同里面的尸体,也一同被抬走。
原来,昨晚张三向老板说明情况后,建议他通知其他客人,天亮后一同行动,绝不能放过这伙歹徒。老板离开张三房间,便叫醒了其他大通铺房间的客人,说明了情况,所以大家才会听从老板指挥。
到了官府,在县令的严审之下,这十人如实招供。原来,他们早就盯上了卖布客人,见对方赚了不少钱,便起了杀心。为掩人耳目,他们买了大柜子,事先藏两人进去。如此,旁人看到的是八人,加上两个卖布客人,正好十人。杀完人后,将尸体藏入柜子,原先藏着的两人再出来,人数依旧是十,自以为天衣无缝。怎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选择半夜动手,以为无人察觉,却不想杀人动静被张三听到。那两个卖布客人,本想低调行事,选择住大通铺,却没料到早已被歹徒盯上。
事后,这十人中有六人被判处死刑,另外四人因起初不同意杀人,罪行较轻,从轻发落,被判徒刑三年,杖责一百,并流放三千里之外。
这起案件在小镇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感慨世事无常,对张三的机智勇敢赞不绝口。旅店老板李福因处理得当,也赢得众人尊敬。而张三,经此一遭,继续着他的瓷器生意,只是往后住店,愈发小心谨慎。这个故事如同一记警钟,提醒着每一个在外闯荡的人,时刻保持警惕,莫要轻易暴露财富,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同时,也让人们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只要众人齐心,坏人定能得到应有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