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佳栋升入小学三年级之后的三四年里,在其母亲刘俊虹的监督、指导下,在父亲黄河东及爷爷奶奶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一直很好地落实着父母为他制定的学习方案,结果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与预期的一样,他不但能熟练、牢固地掌握所学的课内知识,而且还阅读了较多的课外书籍,从而增加了知识面,为后来成学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临升初中的时候,他每次考试的成绩,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已成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学习尖子。
黄河东见儿子学习既勤奋又认真,成绩在全年级遥遥领先,心里乐开了花。他在心里暗暗说道,儿子比我强,若能这样坚持下去,儿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儿子向来是父母的底气!
黄河东看到儿子如此优秀,感到生活有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于是,对自己的小吃店的经营和管理,更加用心,更加尽力。虽然很辛苦,但他毫无怨言。
经过几年的摸索,黄河东在经营餐饮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他也有了一定数量的资金积累。
为了扩大经营,增加收入,他计划再在县城其他街道开设两个小吃分店,他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仍放在原来的小吃店的经营和管理上,两个分店聘人经营管理。
近几年,黄河东一方面用心尽力地经营自己的小吃店,另一方面,他始终关注着儿子黄佳栋的学习和成长。他对县城的教育资源及县城里的小升初的情况十分关注,也对县城和彰阳市的中招甚至高考方面的信息非常关注。有几次,他还特意找到老同学、高级教师、县实验中学校长史向前和县第二小学校长武卫东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武卫东告诉他:我们华凯县的教育资源与邻近几个县的教育资源相比,还是不错的!但与彰阳市里的教育资源相比,那就差远了,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现在,一些有经济实力且有远见的家长,已把孩子送到彰阳市里上初中或高中去了,但这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仍在本地上中学。
史向前曾对他说过:孩子去彰阳市读初中或高中,得在市里有自己的房子,而且孩子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和孩子的户口得在彰阳市;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让孩子到市里读初中、高中好,那样,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的可能性很大;学习刻苦又聪明的孩子,考上清华或北大也不是没有可能;彰阳市近些年,每年的高考成绩都很好,都能被清华、北大录取十几人。
黄河东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经过认真思考,征得妻子和父母的同意,在黄佳栋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决定放弃再在县城开设小吃分店的计划,改为在彰阳市买一套六十平方的商品房,并先把自己和儿子的户口迁入彰阳市,然后,把县城的小吃店转让出去,到市里开一家名吃连锁店,待儿子小学毕业后,让其到彰阳市来读书。开名吃连锁店的目的是多赚些钱,以便供儿子在市里上学使用;让儿子到市直学校读书,为的是让儿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儿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他也能及时了解儿子的学习情况,监督儿子的学习,让儿子进步更快,力争将来考上全国重点大学。
若顺利的话,黄河东计划待有经济实力时,再置换一套大房子,把父母也接到市里来住;让妻子俊虹,在市直学校招聘教师时,通过考试调入市直学校;之后,一家人过上吃喝无忧、舒舒服服、开开心心、信心满满、希望大大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