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不排斥就行,我这边也会尽量找符合你气质的综艺。”
“嗯,谢谢理姐理解,我这边的行程单你都有的,到时候联系好了,直接派贺贺跟我说就行。”
挂了电话之后没几天,贺贺就出现在林年和林斯的住处,出发去南城影视基地。
阳春三月(阳历已经是四月份了),万物复苏,一路南下,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绿,花反而越来越不如帝都。或许是因为帝都经过一冬的寒冷,被压制的生命力一下子便爆发出来。
进组报到的一系列流程,林年已经轻车熟路,放下行李后,带着贺贺跟剧组导演、工作人员打了招呼,就要正式开拍了。
《春秋战国》篇由于当初的历史情况,请了不同的编剧和导演给不同国家进行编写和拍摄,只不过林年很幸运,遇到的是同一个导演和编剧。
“王导,你好,好久不见!”要进组,林年心情很好。
“小林啊,很久不见,听说你刚拍完老张的电视啊?”
“是的,从那部戏里跟着导演和其他演员学到了很多技巧,让我对演戏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好好好!”王导听到林年这么说,连连称好,“那就准备准备,咱们明天开始拍摄?今天这一场马上就拍完了,你还记得姜向晨吧,扮演齐国齐襄公姜诸儿的,也是你扮演的齐姜和宣姜的哥哥,他也马上进组,咱们先拍你带着卫惠公朔回鲁国的戏份,熟悉熟悉再回头派你初入卫国的故事。”
“嗯,一切都由导演安排。”听到姜向晨的名字,一段不那么美好的记忆涌上心头。由于齐姜和姜诸儿之间的恋人关系,扮演者林年和姜向晨自然有一些亲密戏码,结果这个男的对自己也太自信,以为林年会像他接触的其他演员很乐意与他产生一段露水情缘,先是拍戏时借助剧情便利对林年上下其手,之后还敲林年的房间门,被拒绝以后才讪讪地离开。
真不知道自己后来又是怎么和他亲热得下去的,林年都有些佩服起自己的职业道德了。
好在,这一次扮演的角色是宣姜,面对这个和齐姜发生不伦之恋,又成为齐襄公的姜诸儿更多是敬而远之的疏离状态。这么想着,即将再次面对两年前的这个咸猪手,林年也不那么别扭了。
“action!”随着导演的一声令下,正式开拍。
第一幕便是一个外景的大场面,姜诸儿派人在王城的郊外迎接远道而来的宣姜和卫惠公一行人。
卫惠公的座驾在前,迎宾先到车前问候,待得到回应,再来到宣姜车前,她作为卫惠公的母亲自然要坐在前面,至于他的妻、子则跟在后面。
“恭迎夫人回我齐国!”迎宾凑到宣姜的牛车前,恭候地问话。
“哥哥可好?嫂子可好?各位公子公主可好?”依照惯例,宣姜在这时问候娘家人的情况,得到答复后再由专职人员引着回到都城。
因为这一场戏涉及的人比较多,还有不那么好控制的拉车的牛,因此一直拍了七八遍才得以继续往后拍。
林年也不是没坐过牛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车就是很晃,晃到最后人都要吐出来了。
摄像机分别拍摄了他们迎面进城的镜头,又从车队后面拍摄远去的画面,这个场景才算彻底拍完。
卫惠公来齐国的消息传来的比较晚,给他们盖的宅邸还没有竣工,只好暂时寄宿在齐襄公之前的住处。
换好衣服,由宫女们撑着华盖,宣姜带着卫惠公一家步入王城。
“妹卫宣姜见过齐君。”宣姜向齐襄公行了礼,跽坐一旁,静静等待卫惠公行礼,并奉上由卫国带来的国礼。
“夫人请坐,君请坐,夫人请坐。”齐襄公分别看向宣姜、卫惠公和卫惠公的妻子,并示意仆人开始家宴。
“今日乃是归家之日,便不要客气,我记得宣姜以前最爱吃鱼脍,我特意命人找来最新鲜的鱼做的,请品尝。”
场上暗流涌动,推杯换盏间你来我往。宣姜只是默默观察着,偶尔回应几句。
“母亲。”晚上回到住处,朔安抚了妻子,来到母亲宣姜的房间外。
“进。”
“母亲,今晚情形如何?您离开齐国已有多年,对齐国势力是否还有所了解?”
宣姜看了看屋外,看向朔,“如何?”
“周遭相安无事。”
“朝中大臣并没什么大的变动,但是私底下的势力派系是否产生了变动,还得慢慢行走起来才知道。”虽然宣姜以美貌着称,朔却从不小觑自己的母亲。虽然世人对宣姜多有微词,认为是她和自己联手害死太子汲,却不了解个中内情,父亲那样毫无底线的人怎么会有父子亲情呢,他无非是害怕幻想中的那个母亲会和太子汲合起伙来欺骗他,而选择了先下手为强。母亲偶尔诋毁太子汲,无非是为了自保,以证清白。无奈越是这样,他便越发怀疑二人起疑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儿子多的是,总有一个可以当国君。
“那也说明齐国局势整体稳定,那我要如何争取舅舅的支持?”
“你在卫国内还有探子吧?”
“他们每三日便给我递消息来,两日便可拿到。”
“那便五日后你拿消息来,我递书去见哥哥。相信如此投诚,他必定会支持我们。”
“喏!”
之后的几日,宣姜并没有闲着,而是打着自己多年未曾回齐,对儿时的姐妹很是想念的理由,四处拜访,有时还会离开临淄前往不同地方。这时的女子尽管不那么自由,是政治的牺牲品,却因为依然有可利用价值,而享有一定的自由度。
她并不问及政治,只是家长里短的话着家常,仿佛她真的只是来和儿时姐妹联络联络情感。她穿着半新不旧的褐色衣衫,插着素净的玉簪,反倒显得不像一国夫人,而只是落魄人家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