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的班房还算安静。众人正在细细讨论着刘平拿出来的官制改革方案。
事实上,刘平班房里的这些年轻人,就是整个刘备势力所有派系的缩影。他将这份方案拿给他们讨论,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告诉这些人,现在我们要划分一次蛋糕了,你们给出出主意。
上首,刘平观察着每一个人。
下面,所有人都在皱眉思索,有关系亲近的则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着。这里面最值得让人注意的,就是荀彧了。
他一个人坐在一旁,他对官制改革这件事其实不是很看重。跟其他人不一样的是,荀彧透过这个改革,发现刘平在潜移默化之间,干了一件大事。
“有这手腕......吾等难矣。”荀彧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叹了一口气,上首视野开阔的刘平立刻就发现了。随后刘平嘴角带笑,知道荀彧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他自然是无所谓的,反正就是故意为之。他笑,是因为荀彧不愧是荀彧,汉末顶尖巨佬,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自己在官制改革里埋的雷。
当然,这雷是埋给他们所有人的,但不是埋给刘备的。
荀彧用余光看了一眼刘平,发现对方在看自己之后,他便扭头对着刘平笑了笑。
转过身来,就看到有人朝自己走了过来。
是刘平这个小团队里,属于关东世家的几个人。
“文若,你有什么章程吗?”
开口说话的是弘农杨氏的人,杨永这一支的本家侄子,名叫杨凤。刘平还在南郑的时候,从杨永手里硬生生要过来的。
荀彧看着杨凤,看到他脸上有些跃跃欲试的表情,心里微微苦笑一下,不过面上还是打起精神道:“军部可以不用考虑了,大王肯定有所安排。剩下各部.....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是我那兄长合适了。”
荀彧口中的兄长说的是荀封。
虽然年龄差距大,但是两人是同辈。
“那就吏部。”杨凤接话道:“你觉得有可能吗?”
荀彧果断摇头,道:“吏部就别想了。”
“那户部呢?”杨凤又问。
“我属意是后勤部。”荀彧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答案。
“哎?”
荀彧没有解释,继续说道:“我等也就是提供意见,大家倒也不用太过在意。方略上可写了,到时候我们这些人还有一些科举考来的,地方举荐的新人,都是要去各部历练的。与其研究这些,不如想想自己适合去哪一个部。”
说完,他便走到一旁,继续思考着该如何应对刘平这一次的官制改革。
刘平的官制改革有什么问题吗?乍一看没问题,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但是表面上的东西那是表面上的东西,重要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看完了整个改革方案之后,荀彧就发现了两个最明显的一问题。一是,这份官制改革完全没有提之前的那些官职该怎么处理;二一个则是,看似全面的官制改革其实只涉及了行政和军事两个部分。
有人该好奇了,难道这还不够吗?
远远不够!
这是一份日后刘备若是克继大统就一直沿用的官制。就目前方案中展现出来的东西,压根就不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中央系统。
别说日后统一天下了,就是现在按照这套方案施行,成都都运转不起来。
那么刘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是他没能力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荀彧知道刘平是一等一的聪明人,这事儿又已经琢磨了有一点时间了,不可能这么草率。
但偏偏刘平就拿出来了这个方案。
仔细一思考,荀彧心里便有了一些猜测。
一是,之前的官制恐怕不会直接取消,而是有所增减,尤其是军事和行政方面的,大概率会调整、整合到改革之后的各部中去。但,有一部分是不会取消的,这部分官职的保留,其实就是留在了刘备和刘平两个人手里。
二是,这份官制改革,更像是刘平扔出来的一块骨头,让集团内部各个派系争抢一下,将这段时间的一些矛盾、积怨都发泄一下。
知道虽然是知道,但是这块骨头上肉太多了,没有一个派系能够放弃。
“刘平......”荀彧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荀彧很厉害,但是他还是年轻了,若是再往后十年,刘平这些手段他肯定能一览无余,但是现在的荀彧,还是看不全。
其实刘平放出来的这个官制改革,是略过了整个司法和监察体系。这两个部分,刘平打算自己捏在手里。
整体来说,日后刘备集团的权力模式大概就是,君主和丞相有决策权。丞相有检察、司法的全部权利和行政权的领导地位,各部门负责具体的行政,军部独立,由君主直接管辖。
看着下面的人逐渐开始讨论起来,刘平的心思却不在这里了。眼下对刘备势力最重要的是,将益州给发展起来。
刘备自出道以来,这是他拿到的最好的一块地盘了。这里只要能发展起来,日后不管局是如何,都能有足够的本钱兴复汉室。
但是益州这地方的发展,不能照搬之前的模式。当然,照搬之前的模式不是不行,但对益州,刘平还是想有所调整的。
究其原因,益州的自然资源比之前的凉州、雍州、西域那些地方好太多了。
十二个郡,上百县城,数百万人口。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就不说了。真正打进来了,刘平发现这里最重要的资源,是盐!
刘平之前不理解,三国后期诸葛亮靠着这一点小地方是怎么拉起来几万大军北上的。现在算是明白了,是靠盐。
益州的产盐量有多夸张呢?就刘璋这个菜鸡在这里,靠着粗放的技术,益州的盐产量几乎占据了大汉四分之一的产量。
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平面,上好的耕地、因为地形走势的原因,水资源也是极为丰富。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蜀道艰难,进出不便,关中平原真的没有这里有竞争力。
当然,这里也有自己的问题,比方说南方大面积的原始生态环境,生活在那里的南蛮等。但这跟益州的优势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
武都、凉州甚至是雍州的发展都是向外的,说白了就是靠商业繁荣撑起来的。但是益州不一样,益州可以向内发展,等发展到极限之后再向外,那时候就是压倒性的。
就像二战的时候,谁也没想到阿美这个在北美洲的国家能迸发出这么可怕的能量。
眼下刘平对益州的发展,核心思路不是商业上,而是农业和工业上。当然商业上政策不会改的,不过想要来益州做生意,没有在凉州那么简单了。
至少在审查上,会更严格一些。
“明公,我等已经看完了,也商议了一下。”
就在刘平思索的时候,荀彧的声音传来。
刘平回过神,笑着说道:“那文若你便说说看吧。”
其实就是讨论了一下他们的看法,刘平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熟悉一下这份方略。等荀彧说完了之后,他又拿出来了自己列了个大概的各个部门的主要官员,递给了荀彧。
“看看这个,咱们一起商量一下。”
荀彧点点头,接过来。
......
翌日一早,刘平伸了一个懒腰。虫娘乐呵呵的上来服侍他起床。
“今儿个怎么如此高兴?”刘平笑着问了一句。
虫娘闻言,脸上笑意更盛,道:“这么多年了,咱家也是终于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了。”
“而且这地方可比凉州好多了。”
刘平笑了起来:“之前大家都艰难,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那可不。”
其实刘平现在住的房子好吗?真要说起来也就那样了,一个两进的院子,占地面积大概二百多平,不能说小,但是真配不上他的身份。
要知道,刘平除了是刘备集团二把手之外,还是大汉的侯爵啊。
但不光是刘平,其他人也就那样。各级官员的住房都是有标准的,两百平是之前两千石的待遇,改成九品十八级之后,大概就是从三品官员的待遇。
“对了,姐姐昨天说,今儿个你若是忙完了,去一趟老太爷那里,说是有事情找你。”虫娘又说了一句。
刘平闻言一愣。
“知道了。”
他不明白,今天会在刘备那里见面,为什么皇甫嶐还要自己去一趟。还专门让皇甫黛君通知自己。
“老爷子不会要搞什么幺蛾子吧?”
带着疑惑,刘平出了家门,一路直奔刘备的汉中王府。
今儿个过来,就是为了敲定官制改革的事情。
再具体地说,今天就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各部尚书给定下来。昨天从班房离开之后,刘平就连夜知道了刘备,把商讨出来的方案拿给了刘备。
今天,刘备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拿出来给所有人讨论。
“怎么走路啊你?”
刘平刚刚走到主路上,就听到了张飞的大嗓门。
他扭头一看,张飞骑着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正一脸笑容的看着他。
“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