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风雨飘摇,何去何从
“……臣有罪,臣要向您坦白一件事……”太医院首座的话如同惊雷般在郭凌峰耳边炸响,他猛然回头,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直射跪在地上的老人,语气森寒:“你想说什么?”
老首座颤颤巍巍地叩首,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恐惧:“启禀皇上,皇后娘娘体内的毒……并非寻常毒物,而是……而是……”
“是什么!给朕说清楚!”郭凌峰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一把抓住老首座的衣襟,几乎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
“是……是慢性毒药,且……且已有多年……”老首座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微不可闻。
“你说什么?!”郭凌峰如遭雷击,不敢置信地松开手,任由老首座跌坐在地上。慢性毒药,多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有人一直在暗中谋害皇后,而他却一无所知!
怒火如同火山喷发般在郭凌峰胸膛燃烧,他猛地一拳砸在床边的雕花栏杆上,坚硬的木料瞬间四分五裂。他猩红的双眼扫过殿内众人,声音冷冽如冰:“皇后究竟是怎么中毒的?!是谁干的?!”
太医和宫人们吓得噤若寒蝉,无人敢应答。皇后中毒多年,这其中牵扯的人和事必然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郭凌峰深吸一口气,压抑着心中的怒火,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事到如今,追究责任已经不重要了,当务之急是治好皇后的病。
“你们都退下吧,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凤鸾宫半步!”
宫人们如蒙大赦,纷纷退了出去,偌大的宫殿只剩下郭凌峰和病榻上的皇后。他坐在床边,轻轻握着皇后冰冷的手,心中充满了自责和痛楚。
皇后依旧昏迷不醒,脸色苍白得如同窗外的白雪。郭凌峰日夜守在她的身边,衣不解带,亲自喂药喂水,希望能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冰冷的身体。
然而,皇后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消息传到宫外,顿时引起轩然大波。朝臣们议论纷纷,有人担心皇后的安危,有人则开始揣测皇后的病因,各种谣言甚嚣尘上。
“听说了吗?皇后娘娘怕是不行了,听说连太医都束手无策。”
“这皇后娘娘也是命苦,好不容易当上皇后,还没享几年福就……”
“哎,谁说不是呢?皇上对皇后娘娘可是情深义重,如今皇后娘娘病重,皇上怕是……”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郭凌峰耳中,让他心中更加烦躁不安。他知道,皇后病重,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朝臣们也开始上书,建议他尽早立后,以安定人心。
郭凌峰看着奏折上“废后”“立后”的字眼,心中仿佛被刀割一般疼痛。他深爱着皇后,从未想过要废后另立,可是如今……
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那封来自贵妃的信笺上。信笺上,娟秀的字迹写满了关切和担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的情意,以及……对后位的渴望。
郭凌峰放下信笺,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一片茫然。他该怎么办?是顺应朝臣的建议,废后另立,以稳定朝局?还是……
“皇上……”身后传来太监小德子小心翼翼的声音,“贵妃娘娘求见……”
郭凌峰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她来做什么?”
“贵妃娘娘说,她炖了参汤,想给皇上和……和皇后娘娘送来。”
郭凌峰沉默了片刻,最后缓缓开口:“让她进来吧……”##第一百二十三章风雨飘摇,何去何从(续)
寒风夹杂着雪花从窗外涌入,带来一丝刺骨的寒意。郭凌峰却仿佛没有察觉,依旧保持着望向窗外的姿势,挺拔的身影透着一丝落寞与疲惫。
“皇上,您还是喝口参汤吧,暖暖身子。”
贵妃的声音柔媚动人,她端着参汤款款走近,精致的妆容掩盖不住眼角的一丝忧虑,“皇后娘娘吉人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郭凌峰转过身,接过参汤,却没有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位娇媚的女子。她是他的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是后宫中最懂他的女人。
“皇上,您是不是在担心皇后娘娘,又在忧虑朝政之事?”贵妃轻轻握住郭凌峰的手,“臣妾知道您重情重义,不愿辜负皇后娘娘,但您也要为江山社稷着想啊。如今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还请皇上以龙体为重,早做决断。”
她的话语字字恳切,句句在理,却如同针扎一般刺痛着郭凌峰的心。他何尝不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的道理?他也明白,如今皇后的情况,自己再执着于“情”之一字,只会让国家陷入动荡,让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可是,要他亲手废掉结发妻子的后位,另立他人,他真的做不到。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那段相濡以沫的岁月,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让朕静一静。”郭凌峰闭上眼睛,挥了挥手,示意贵妃离开。
贵妃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化作一声叹息,福了福身,转身退出了凤鸾宫。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呼啸的寒风和偶尔传来的几声咳嗽声打破着这份宁静。郭凌峰在心中默默地说道:“皇后,你一定要坚持住,朕一定会找到办法救你的!”
他猛地睁开双眼,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做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他快步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下一封圣旨,然后唤来太监总管,沉声吩咐道:“传朕旨意,即刻召集所有太医,带着所有医书典籍,到御书房见驾!”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几十名太医低着头,汗流浃背,手中捧着各种医书典籍,大气也不敢出。
郭凌峰不眠不休,已经连续几日带领着太医们查阅古籍,尝试了各种药方,但皇后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反而更加虚弱。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跪在地上,一遍遍地说着“臣等无能,请皇上恕罪”。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郭凌峰猛地将手中的医书砸在地上,怒吼道,“皇后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朕要你们所有人陪葬!”
太医们吓得瑟瑟发抖,却也无计可施。他们行医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怪病,皇后脉象时有时无,气息微弱,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绝望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上郭凌峰的心头,他无力地瘫坐在龙椅上,眼前浮现出与皇后初识的场景,那时候的她,是那般活泼灵动,如今却只能躺在冰冷的病榻之上,生死未卜。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郭凌峰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无力和绝望。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禀报道:“皇上,宫外有一位自称‘赛华佗’的神医求见,说他有办法治好皇后娘娘的病!”
“赛华佗?”郭凌峰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快宣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身穿粗布麻衣,却仙风道骨的老者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走进了御书房。他躬身行礼,声音洪亮有力:“草民赛华佗,参见皇上。”
“你真的有办法治好皇后的病?”郭凌峰迫不及待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赛华佗捋了捋胡须,自信地说道:“回皇上,草民行医数十载,不敢说妙手回春,但也算是经验丰富。皇后娘娘的病虽然棘手,但并非无药可医。”
听到这句话,郭凌峰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激动地说道:“只要你能治好皇后,朕重重有赏!”
赛华佗却摇了摇头,说道:“皇上,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草民不敢贪图赏赐。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郭凌峰,“草民的治疗方法有些特殊,需要皇上您……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
“什么决定?”郭凌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从赛华佗深邃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赛华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缓缓走到一旁,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枚金针,针身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此乃‘回魂针’,可引渡生机,逆转阴阳。”赛华佗指着金针,语气沉稳,“但皇后娘娘久病缠身,自身生机微弱,需借助外力方可奏效。”
郭凌峰眉头紧锁,他隐约猜到了赛华佗接下来的话,却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张了张嘴,艰难地问道:“需要……借助何种外力?”
赛华佗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凝重起来:“需从至亲之人身上,引渡一丝精元,注入皇后娘娘体内,方可激发生机,重燃生命之火。”
“至亲之人?”郭凌峰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最终定格在贵妃那张娇媚动人的脸上。贵妃与皇后同出一族,血脉相连,是皇后在这深宫之中唯一的亲人。
“皇上,”赛华佗似乎看穿了郭凌峰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道,“此事非同小可,需慎重考虑。引渡精元,虽不伤性命,却会损耗元气,影响日后寿数。”
郭凌峰沉默了,他明白赛华佗话中的意思。贵妃正值青春年少,深受宠爱,若是为了救皇后而损耗元气,影响寿数,那对贵妃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牺牲。更何况,后宫之中,虎视眈眈之人不在少数,一旦贵妃失势,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一直守候在一旁的小德子见郭凌峰迟迟不语,忍不住开口提醒道,“皇后娘娘命悬一线,还请皇上早做决断啊!”
郭凌峰猛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御书房内一张张焦急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的一念之间,将决定着皇后和贵妃的命运,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后宫的格局。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陷入了沉思。窗外,夜风呼啸,如同他此刻的心情,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郭凌峰终于转过身,眼神坚定地看向赛华佗,一字一句地说道:“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