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格的生母大郭络罗氏,进封祯?妃,祯意为吉祥如意、福运亨通,并不算是一个极好的封号。
但这也是表明了她生了个好女儿,她真是个有福气之人。
康熙心中想了许多,现在四格格还太小了。
等她长大后神女若是还愿意给他两份青眼,自己确实是不会再立后,但是皇贵妃之位也不是不行。
给四格格封了个和硕公主,日后神女若是还能记得她,一个固伦公主也是跑不了的。
听着这道旨意,李德全有那么一瞬间的惊讶。
但是想到神女对四格格另眼相待,这份惊讶瞬间就散去了。
也是,神女的看重足够让郭络罗庶妃一步登天成为后宫第三人了。
就是可惜了现在肚子里还揣着阿哥的宜嫔,同姓姐妹是不可共列高位的,除非宜嫔生下个儿女和四格格一样得了神女的看重,不然一辈子最高也就是个嫔位了。
宜嫔颇为受宠,皇上可是有要给她封妃的意思的。
李德全心中思绪万千,但脚上的步伐却是半点也不慢。
宜嫔得知这道圣旨后也是觉得天都塌了,但她又没有办法去怨自己的亲姐姐。
她们姐妹二人同出一家,哪怕偶尔有些争执在大面上也都是一致对外的。
她只能暗暗垂泪,希望自己生的五阿哥能争气些。
这两道圣旨传入后宫,已经死了的皇后多了个女儿的事倒是没什么人关注,所有人都是无比羡慕祯妃。
谁说生女儿无用?
一个能得神女看中的女儿,那可比十个儿子都有用!
宫内不在乎大格格的生母成了皇后,可宫外的恭亲王府却是一片鸡飞狗跳。
恭亲王常宁接到圣旨的时候,简直连自己最起码的尊重都差点没维持住。
整个人的脸都是僵硬的。
纯禧公主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本来还在想着要怎么和自己的这个女儿搞好关系。
毕竟他们二人才是亲生的父女,血脉亲情是斩不断的。
可还没等他想出一二,女儿直接就成了别人家的。
恭亲王常宁送走了前来传旨的太监,对着自己的福晋顿时就冷下了脸。
纯禧公主的生母是自己的第一个女人,从前是自己的试婚格格。
当时他对这个女儿和自己的第一个女人都是有几分感情的,但是福晋善妒,在皇兄开口的时候就那么把自己的女儿送了过去。
要是没有把纯禧送进宫,那能够有一个被神女看中的女儿的人就是他了!
“无知蠢妇,就是你这蠢妇善妒,这才使得本王的女儿再也不能与本王相认!”
恭亲王福晋刚开始也是极为惊慌,她没有亲生女儿可是有儿子呀!
她本也在心中筹谋着纯禧公主能给自己的儿子带来什么助力。
但听到自己的丈夫毫不犹豫的把所有错都推到了自己的身上,恭亲王福晋冷笑一声。
“王爷还真是会胡说八道,若不是公主成了皇上的女儿,连见到神女的资格都没有。”
“你......”
“况且当初臣妾提出要送她入宫的时候,王爷不还称赞臣妾果然是会为你分忧吗?”
“现在纯禧公主已经成了孝昭皇后嫡出的固伦公主,王爷还是赶紧收起心中的那些想法,莫要再做梦了。”
恭亲王福晋不管恭亲王常宁差的不得了的脸色,只是黑着一张脸转身离开。
她还真是眼瞎了。
早知就送旁人入宫了。
乾清宫。
康熙对着自己的宝贝太子那叫一个和颜悦色,看着胤礽和胤褆到了此刻也没有松开的双手。
他这也没有开口让胤礽要注意太子的威严。
他注意到了那一条皇阿玛所化的龙魂,目光总是盯向皇玛嬷。
由此可见帝王死后化身龙魂守护江山,哪怕没了人形也依旧是有自己的意识的。
这又何尝不算是另外一种长生呢?
他若是能跟随在神女身后求得长生之法自然是好,若是不行那他就要保证大清的江山安然无恙。
再就是一定要确保是自己的宝贝儿子登上皇位,这样他们父子二人才能生生世世都在一起。
现在康熙也还没到想要磨砺自己太子,把自己大儿子当磨刀石的时候。
他现在只觉得他们二人不愧是自己的长子和嫡子,就是和自己像的很。
自己与兄弟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极好的。
“你们兄弟两个倒是亲近,日后保清定是保成最看重的左右手是如同二哥一般的贤王。”
胤褆听到这话,反而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皇阿玛,儿臣可不敢和皇伯伯相比,儿臣长大后当时想做一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以后要是有人敢对皇阿玛和保成不敬,儿臣一定要上去砍了他的脑袋。”
“好好好,当真是个好孩子,志向远大呀。”
“保成,日后就算皇阿玛老了不在了,只留下你自己一人坐在皇位之上也不要难过。”
“还有你大哥能替朕守着你,况且朕只是化身成了龙魂,还是会永生永世守护在你身旁。”
胤礽和胤褆被康熙这几句话说的泪眼汪汪,康熙再次伸手摸了摸自己两个儿子的脑袋。
“你们二人要永远记住是对方最亲近的兄弟,一定要一同守护这大清的江山才行。”
“儿臣明白\/儿臣记住了。”
胤褆和胤礽答应的无比认真。
康熙颇为欣慰。
“明日你们二人读完了书,再跟着朕一起去拜访一番神女,还有你们二人若是闲来无事就和你们大姐姐多交往交往,到底是一家子的至亲骨肉。”
胤礽和胤褆再次全盘答应,二人离开的时候依旧是手拉着手还在不断的说着小话。
看着两个孩子虽是极力的装作严肃,但出了乾清宫的大门后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康熙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个笑容。
只要大清江山永固,他就能永远化作龙魂守护着他的天下。
他日后会更加努力的教导自己的保成,让他登上帝位后能有能力守护住大清的江山。
“不必太过拘着太子和大阿哥,他们二人只要不犯大错,就由着他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