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击败李自成后如何收复失地的问题。
崇祯选择跟自己的表弟刘文炳和妹夫巩永固私下里商量着解决。
由此便可以看出崇祯对朝中大臣已不再信任。
不信任就对了,明朝的大臣肯为崇祯皇帝考虑的十不存一。
像范景文,方岳贡,邱瑜这种德才兼备还忠君的大臣可谓是凤毛麟角。
当谈到如何解决张献忠的问题时,崇祯、刘文炳和巩永固均是一阵头疼。
在崇祯十七年初这个时间点上,张献忠混得那是相当不错。
他不仅在南方成立了大西政权,还训练出二十万可战之兵。
这些兵也不能说多牛逼,但是打同等数量的明军那肯定是够用的。
当李自成在北方搅风搅雨的时候,张献忠抓住机会在南方大肆抢夺地盘。
眼下,张献忠的大西军已经占领了几乎整个湖南,以及江西的袁州、吉安两府。
可谓是地盘广大,兵锋正盛。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亲率大军入川。
四川啊,天府之国,物产和人口皆丰富,且易守难攻。
只要让张献忠占据了那里,他就可以高筑墙、广积粮。
到时候明廷再想剿灭他恐怕就难了。
刘文炳给崇祯出了一个对付张献忠的主意。
“陛下,那张献忠有二十万兵。
而左良玉手中也有二十万兵,二人可谓势均力敌。
若陛下派黄得功领十万兵加入南方战场。
那么我大明将具备压倒性优势。
届时张献忠这个心腹大患可去矣!”
“噗嗤!”崇祯顿时笑了。
要是事情真有刘文炳说得这样轻松就好了。
崇祯掰着手指头给刘文炳算了一笔账。
“户部账面上没有钱。
朕的内帑有三百万两存银,这还是沈战四处抄家给朕抄回来的。
京师保卫战我大明将士死伤无数。
光是抚恤金一项就要花出去七十万两之多。
周遇吉率军两万收复山西全境。
朕要给他准备二十万两银子的军费。
大都督刘文耀率军六万收复陕西全境。
朕要给他准备六十万两的军费。
史可法整编京师卫戍部队。
朕要给他准备三十万两的军费。
新乐侯不妨帮朕算一算,朕的小金库里还能剩下多少钱?”
刘文炳算术不咋地,但巩永固很擅长,他立刻算出了结果。
“陛下的内帑尚剩余一百二十万两白银。
唉,这银子也太不经花了吧!”
“这……”刘文炳也傻眼了。
是啊,崇祯为了收复国土四处用兵,难道不用花银子的吗?
还是说想让士兵饿着肚子、不领军饷为你打仗。
那他玛德分分钟又得冒出来一大群反贼!
崇祯时期的明军是非常职业化的。
你给钱他们就帮你打仗,不给钱立马就反水。
俗称: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
崇祯一边揉着胸口一边跟自己的表弟和妹夫吐着口水。
“即使文耀带兵收复了陕西也无济于事。
那里最终还是要反。
除非朝廷能赊一批粮食和种子给当地的百姓。
等来年他们有收成了再还给朝廷。
为了让百姓来年有个好收成,朝廷还需要花一大笔钱兴修当地的水利设施。
这些全算上至少要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这些钱暂时还没有着落呢。
等下午沈战从通州回来朕准备找他商量商量!”
“我滴妈呀!”刘文炳和巩永固全被吓到了。
大旱虽然过去了,但想重振陕西的秩序花销也太大了吧!
可是崇祯说得很对呀,你光是派兵把陕西打回来有个嘚儿用啊。
不给当地的老百姓饭吃他们不还是得造反嘛。
所以崇祯难得地清醒了一回。
第一,赊给老百姓粮食,让他们能活到来年丰收。
第二,赊给老百姓种子,让他们能把地给种了。
第三,官府出面兴修水利,为老百姓的丰收提供保障。
唯有如此,才能从根儿上杜绝陕西百姓的造反行为。
还有一句话崇祯没说,那就是还需要刘文耀在陕西地界上杀得人头滚滚。
压榨百姓的,阳奉阴违的,在赈灾银子上动手脚的。
各式各样的蛀虫,都需要刘文耀用大刀教他们如何做人。
巩永固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无论如何还是要派黄得功出征。
单凭一个左良玉显然是灭不了张献忠的。
要不然让黄得功带五万兵出征?”
提到左良玉,崇祯和刘文炳二人都是好一阵反胃。
这厮堪称大明第一滑头。
左良玉打仗有胜有负,但很少大败,手下的兵越打越多。
为什么?
因为他从来不打硬仗,专门挑软柿子捏。
敌军势大,左良玉必退。
敌军势弱,左良玉必进。
每次取得小胜后立刻向朝廷报功,然后要求崇祯补发军饷。
就这么个玩意,你拿他有什么办法!
关键是南直隶的地主和富商们还都支持左良玉。
为啥?
因为左良玉收了钱之后真的会护卫南直隶的周全。
农民军疯狂了这么多年,南直隶从未遭过兵灾,花天酒地一刻不停。
这跟左良玉死守南直隶的门户有很大的关系。
你再看那瓷器的原产地江西,也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
葡萄牙,西班牙,乃至大英帝国的贵族们平时用的都是产自江西的名贵瓷器。
可是张献忠却打下了江西的两个府,左良玉也不玩命去救。
你猜猜左良玉为什么不玩命去救?
你猜对了,差钱儿呗!
刘文炳咬牙切齿地说道:
“今日之左良玉已和那宁远城的吴三桂无异。
二人皆把麾下士兵当做了自己的私产。
有好处他们就上,没好处他们就拒不出兵。
这些拥兵自重的武将全都该死!”
巩永固没接话,他心说武将们之所以会变成这样跟崇祯有很大关系。
崇祯不但刻薄寡恩,刚愎自用,还极易被文官们给带跑偏。
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
这些名将或死或败全都跟崇祯的微操作有关。
否则今天的大明也不至于将星凋零。
崇祯想了很久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令黄得功领兵六万出征。
朕可以给他六十万两银子的军费。
此战不求全胜,只要能将那张献忠赶进四川就好!”
在沈战长时间的洗脑操作下,三十多岁的崇祯终于成熟了一回。
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绝对不能一边剿匪一边打建奴,大明没那个实力。
所以现在的策略就是让黄得功和左良玉联手,将张献忠给限制住。
然后,大明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对付建奴。
等建奴这个最大的威胁解除了,张献忠一个小小反贼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呢?
“可行!”
“可行!”
刘文炳和巩永固深思熟虑后均觉得崇祯的思路没问题。
至此,关于处理内忧外患的事情崇祯一家人达成了一致。
花点小钱,保守治疗内忧。
集中精力,重拳打击外患。
等外面的麻烦解决了,再关起门来打狗!
崇祯这一家子想得很美,就是不知道事情会不会按照他们的规划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