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叹了口气,评价一句,
“尚可。”
知子莫若父。
胤礽心声里所说的那些,他同样了解。
胤禔算是个秉性纯良的人吗?
严格来说,其实不是,他骨子里也有着奸诈暴躁的那一面。
从他六岁被接回宫,康熙便在暗地里观察过胤禔一段时间。
胤禔折腾宫人,把他们当做玩物肆意打骂,他可以不在乎,但任人唯亲,亲近纳兰家比皇室宗亲更甚这点,他不能不在乎。
胤礽从小就是按照皇太子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又跟着上过几次早朝,所以比胤禔答的周全。
他可以理解胤禔,但也得承认,胤禔在从政的天资确实比不上胤礽,甚至比不上胤祉和胤禛。
或许就如胤礽所说,他适合从军。
而胤禔听了康熙的评价却有些不大高兴。
可他也清楚,相比于胤礽的对答如流来说,他的答案确实略显潦草。
课业考教结束之后,康熙又将他自己的一套用人理论讲给了两人听,顺带着又点评了一下胤礽和胤禔的回答。
他说得粗浅,胤禔也能听懂,这下子才算彻底明白了为何皇阿玛会给他一个“尚可”的评价。
一个人的善恶、品性是否高洁,在康熙眼里根本无从轻重。
他要的,只是此人的利用价值。
若是给他一件差事他能办好,过程不出纰漏,事后也无人追责,那这件事的过程如何,他其实不在意。
事后有人追责,也要看是否是激起了民愤,以及此人是否还有利用价值。
所以胤禔说话虽然直白了一些,也并非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就像历史所书,一个功臣良将功高盖主,民望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地位,那这个皇帝就会养一个奸佞小人跟功臣良将对着干,而皇帝坐收渔利。
但也要拿捏好尺度,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鸡飞蛋打。
宋高宗不就是这么干的。
他自己不愿意收拾岳飞,示意秦桧构陷,最终也达到了目的。
这就是一个帝王的用人之道。
胤礽摇头。
‘老头子讲的还是含蓄了点哦……岳飞是个人物,可他哪是一个秦桧就能构陷得了的。
若非他把从金国打下来的土地分给了麾下士兵和难民流民,威胁到了几个国家士族与地主的地位,宋高宗脑子抽了去动一个功勋卓着的将领?’
‘论功高盖主,韩世忠可比岳飞牛的多。
历朝历代,只要为将者把打下来的土地分给百姓,那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战力凶悍的稳定兵源之地,
打仗那都不要命的往前冲,不战功赫赫都对不起兵丁分到的土地……’
康熙边听边忍不住暗自点头。
他一个统治者,自然是能看透那些问题,只是他能对着胤礽讲清楚,却不能教导胤禔这样干。
若是胤禔起了别的心思,那无论对他还是对胤礽,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这般想着的时候,胤礽的心声又响了起来,
‘两百多年后那位教员也是这么干的,若不是他,华夏偌大一片土地,竟险些落入倭寇手里!’
‘想想就让人生气,百年屈辱史啊,要不是大清这群完蛋玩意儿,光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了,否则哪会被洋鬼子骑到脑袋上拉屎?!’
胤礽愤愤不平,可一想到自己上辈子的结局,怒气尽消,甚至还有些意兴阑珊,
‘罢了罢了,我只是个普通人,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任何人的命运,被侵略可能也是新的国家必经的磨难,可惜了华夏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历史瑰宝了,被盗的被盗,被烧的被烧,算了,反正到时候我也死了,就是不知道我的墓会被哪个瘪犊子盗……’
胤礽陷入沉思。
康熙却已经快疯了。
他在听到“这么大的土地差点落入倭寇手里”时,就差点没坐住。
可多年的养气功夫,让他把心底的震惊和杀机,强行压制了下来。
而后续,康熙端了一杯茶握在手中,假装在吹茶叶,实则竖着耳朵将一切全听进了耳朵里。
他现在已经无暇顾及“教员”是谁了,他现在只想找侵略大清的瘪犊子干仗!
听着胤礽的心声没有后续了,康熙从椅子上站起来,微笑,
“今日就先到这里吧,朕还有一些政务没有处理干净,你们两个先回去休息吧。”
然后就带着梁九功朝门口走。
胤礽、胤禔连忙起身行礼,
“儿子恭送皇阿玛。”
康熙走后,胤禔站直身子,浓眉大眼的脸上满是严肃,
“爷承认此次答的确实不如你,但你别得意,爷迟早能超越你。”
“哦……”
胤礽漫不经心应了一声,然后抬脚就走。
胤禔:“……”
气的鼻孔都要撑开了,他追上去,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
康熙根本没回冬暖阁处理政务,而是回了寝宫。
他也顾不得洗漱了,就独自一人坐在床上发起了呆。
在侍候他的太监宫女眼中,这其实是一件足以引起重视的行为,可这几个月以来,康熙这样子的操作实在是有些多,于是就连梁九功也只能将自己的疑惑压下去,安静的立在一旁。
康熙此刻心乱如麻。
在胤礽的心声里,他又窥见了一些未来会发生的事。
泱泱大清,竟差点被倭国那弹丸之地占领,这怎么可能?
还有那骑到大清头上拉屎拉尿的洋鬼子,到底是哪个国家?
这教员,是跟岳飞一样的将领吗?
名字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
还有盗墓的,竟敢偷到皇室头上,真是嫌命长!
康熙一脑门儿官司没有答案?
可当时那样的情景,若是他再接着听下去,他怕他会忍不住砍人。
康熙这么想,也这么干了。
乾清宫里有他练习布库的屋子,他起身直接去发泄了一通,心里才好受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