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跟着兄弟们吃了一顿烧烤。
毕竟他也不敢赌,胤礽会不会真去告他的状。
胤礽考虑周全,在开宴前就叫胤禟几人的贴身太监先回去给宜妃她们报信,而且也并未叫几小只吃烤串。
毕竟他们太小了,烤串上的香料太多,会给他们的脾胃造成负担。
胤禔等人见胤礽对几小只不厌其烦的态度,都有些若有所思。
若说胤礽对胤禟和胤?有所求,倒也有几分可能。
毕竟宜妃出身郭络罗氏,哪怕是正红旗的包衣,族中也出过开国大臣,所以在正红旗中,郭络罗一族的地位很高。
胤祺被康熙送去太后那里教养,一早就失去了问鼎大位的资格,那么郭络罗一族能够指望的就只能是剩下的两个阿哥。
胤禌自打生下来身子骨就弱,郭络罗家只要不蠢,就不会下注在胤禌身上。
所以可供他们选择的就只剩下了胤禟。
笼络住了胤禟,就是笼络住了郭络罗家。
更甚者,也是笼络住胤祺。
胤祺虽然没资格争夺皇位,日后也会是个不错的助力。
而胤?……
胤?是除了胤礽之外,其他所有皇子中出身最高的一个。
钮祜禄贵妃出身满洲镶黄旗,父亲是钮祜禄·遏必隆,是先帝留给康熙的四个辅政大臣之一。
除此之外,遏必隆的父亲是开国名将额亦都,外公是大清太祖,姐姐是大清太宗的元妃。
若是论身份贵重的等级,遏必隆可谓是 buff 叠满,满朝勋贵之中也找不出来第二个。
可惜的是他站错了队。
当年鳌拜凭借着战功目无王法,擅权自重,屡屡打压其余几个辅政大臣,除了苏克萨哈,遏必隆和索尼根本不敢与鳌拜正面对抗。
随着鳌拜的权势越来越大,便越发不把康熙放在眼里,朝中更是无人敢触其锋芒,遏必隆选择了追随鳌拜,而苏克萨哈与索尼则越走越近。
为了打压鳌拜,孝庄、康熙、索尼、苏克萨哈几人商议过后,让康熙娶了元后赫舍里氏。
但没过几年,鳌拜就把自己的义女,也就是先后钮祜禄氏送进了宫,摆明了就是要跟康熙几人对着干。
康熙一开始自然是不愿意的,可孝庄将这里头的门道跟康熙讲清楚之后,康熙就同意钮祜禄氏入宫了。
孝庄的考量也很简单。
遏必隆是钮祜禄氏的亲爹,钮祜禄氏入宫之后,遏必隆就跟皇室是一家人了,那当康熙和鳌拜撕破脸的时候,遏必隆哪怕中立,都好过他与鳌拜坚定的站在一起。
后来鳌拜倒台,遏必隆也被弹劾丢了官职,但可钮祜禄家的影响力还在。
在赫舍里氏薨逝后的第四年,康熙想着后宫主位空悬,后宫之中大事小情都要找太皇太后和他处理不太方便,于是就册立了钮祜禄氏为皇后。
哪成想,钮祜禄氏仅在位一年就薨逝了。
钮祜禄家的族老宗亲怕康熙日后会翻旧账,也可惜先后没留下一儿半女,所以就商议着将先后的妹妹送进了宫。
也就是如今的钮祜禄贵妃。
作为钮祜禄贵妃独子,胤?的出身可想而知。
甚至胤禔都在想,若是皇阿玛活得长久,等胤?长大了,想要争夺皇位,他争不争得过胤礽暂且先放在一边,胤?他都未必能争的过。
看着胤礽细致的动作,胤禔不由得浮想联翩。
他是不是也要对几个弟弟再好点?
可一想到下午胤?胤禌两个哇哇大哭的场景,胤禔顿时头皮一麻。
算了算了,这活儿他干不来。
胤祉、胤禛几个经过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倒也看出了胤礽对待弟弟们好并不是为了算计什么,而是从骨子里疼惜弟弟们。
否则也不可能次次都装的这么滴水不漏。
晚间,几个泥里捞出来一样的小人儿回到各自的额娘那里后,胤禟和胤?的小屁股算是遭了殃。
胤禟甚至把胤禌的那顿也挨了。
谁叫胤禟说谎骗额娘呢?!
接下来的日子,胤礽又陷入了无休止的学习状态。
不过好在无逸斋距离清溪书屋比较远,康熙叫胤礽过去的频次也不高。
除了在傍晚时分去前湖赏赏景,闲暇时间他干得最多的一件事,竟然是带着胤禟和胤?在稻田里转悠抓鱼抓虫子。
在无逸斋前头有一方池塘,穿过池塘就是关帝庙和娘娘殿,这两座寺庙与围起来的院墙之间有一块十几亩的空地,康熙叫人划出来充做了农田。
想来,他也是打算有机会带着儿子们干干农活。
有一回胤礽又瞧见胤禟和胤?在船坞前头玩,觉得那地方不安全,所以就带着两小只往关帝庙走了一遭。
六七月份的稻田里正是郁郁葱葱的时候,里面的虫子、泥鳅、小鱼儿以及青蛙应有尽有。
于是这里就成了两小只新的心头好。
一开始,宜妃和钮祜禄贵妃看着自家俩崽每次回去都脏兮兮的,很是生了一通闷气,甚至都有些埋怨胤礽。
但她们俩又对自家儿子狠不下心来。
每次训斥一番,第二天该出门的时候,还是敌不过儿子的哭闹让开了脚步。
时间一久,两人意外地发现儿子虽然每天搞得脏兮兮的,胃口和睡眠质量都变好了许多,于是两人便不再看着胤禟和胤?出门玩了。
胤礽有时心血来潮,也会请教一下这里耕种的农户,几天的时间就把稻田里种的稻子的品种和习性问清楚了,然后跟两个弟弟一起玩耍的时候,讲一部分给他们听。
康熙知道胤礽最近时常亲近两个弟弟,心里倒有些吃醋,于是那段时间里,康熙将胤礽叫去考教的频率又高了起来。
可是很快,他就没什么空再关注胤礽了。
七月中旬,喀尔喀蒙古发生内乱,包括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
这几个部落占据了喀尔喀蒙古的大半土地和资源。
内乱的原因也很简单,遗产分配不均匀。
这几个部落的老首领相继去世,他们的儿子为了争夺喀尔喀蒙古的话语权、地盘、 牲畜和人口打了起来。
喀尔喀蒙古是大清的附属国,若是无人求援,大清不便干涉喀尔喀蒙古的内政。
所以康熙收到了西北边境传来的消息之后,即便他心里清楚喀尔喀蒙古的内乱会给噶尔丹乘虚而入的机会,也只是皱了皱眉头,将内阁的几个大学士召集到一起,商议过后,决定增兵五万以应对突发状况。
康熙又开始变得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