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枪匹马杀入敌营?”陈乾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姜汤,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了倾,“这事儿当真?”
阳伯连连点头,一张老脸因为兴奋微微发红:“千真万确!听说当年赵城首在边关,一人一马,愣是在三千敌军中杀出一条血路。那会儿啊,敌军看见他的战马都吓得腿软。”
陈乾眯起眼睛。这故事听着有点耳熟,倒像是城里茶馆里说书人常说的那些英雄传。
“阳伯,”他状似随意地问道,“这些事你是从哪听来的?”
阳伯搓了搓手,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这个...您可别笑话老奴。老奴这把年纪了,最大的爱好就是听说书。您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去城里的醉仙楼听说书。那儿有个说书先生,最是会讲这些城里的故事。”
“哦?”陈乾更感兴趣了,“醉仙楼?那说书先生姓甚名谁?”
“姓张,大家都叫他张三爷。”
阳伯兴致勃勃地说道,“这张三爷啊,在城里可是个有名的人物。但凡城里有点风吹草动,他都能编成段子说出来。尤其是说到这些城首大人们的事,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陈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倒是个打探消息的好去处。
“那这赵城首的事,张三爷还说了些什么?”
“可多了!”阳伯来了劲,挪了挪板凳,离陈乾更近了些,“听说赵城首不光武功了得,这人脾气也是出了名的古怪。有一回,一个富商想巴结他,特意从西域买了把宝刀送去。结果您猜怎么着?”
“怎么着?”
“赵城首二话不说,当场就把那刀折断了!”阳伯说到兴奋处,还站起来比划了一下,“嘎嘣一声,跟折根棍子似的。那富商当场就吓傻了。”
陈乾忍不住笑了:“这故事听着怎么这么像茶馆里的段子?”
阳伯一听,顿时涨红了脸:“少爷您别不信。这事可是张三爷亲眼所见!他那会儿正好在赵府门口卖艺,看得清清楚楚。”
“哦?”陈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张三爷倒是个有意思的人物。明儿个有空,我得去会会他。”
“那敢情好!”阳伯眼睛一亮,“少爷您要去,老奴给您带路。张三爷说书的时候,茶馆里都是人。要想听个仔细,得早点去。”
“阳伯,”陈乾突然问道,“其他几位城首的事,张三爷可也说过?”
“说过说过!”阳伯连连点头,“尤其是那个林城首的事,张三爷说得最多。”
“哦?说说看。”
“这林城首啊,”阳伯压低声音,“听说有一回跟人赌下雨。两人在城墙上站了整整一天一夜,就为了看谁说得准。最后林城首赢了,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他赌的不是下不下雨,而是具体什么时候下!”阳伯说着,还竖起一根手指,“就差一炷香的功夫!您说这人是不是邪门?”
陈乾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这林城首,倒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那周城首呢?听说这位最爱考校年轻人?”
“可不是嘛!”阳伯连连点头,“张三爷说啊,这位周城首最喜欢考人诗词。有个举子去拜访,被他考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那举子实在受不了,半夜翻墙逃走了。”
陈乾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故事听着也像是段子。”
“少爷您别不信。”阳伯一本正经道,“这事可是张三爷亲戚的儿子亲身经历!那举子现在还在城里住着呢,您要是不信,改天去问问就知道了。”
陈乾看着阳伯认真的样子,心中暗笑。
这张三爷的故事,十有八九是编的。
不过这些故事里,未必就没有真实的部分。至少,从这些故事里,也能看出这几位城首的性格特点。
“阳伯,”他沉吟片刻,“明儿个你陪我去趟醉仙楼。”
“好啊好啊!”阳伯高兴得直搓手,“张三爷明天正好要说新段子,说是关于孙城首的。”
“哦?”陈乾来了兴趣,“什么新段子?”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阳伯摇摇头,“不过听说是关于孙城首前几天新买的那匹马的事。”
陈乾眼睛一亮。前几天的马?莫非就是他今天在街上遇到的那匹?
看来这醉仙楼,还真得去趟。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积雪在月光下泛着银光。陈乾站在窗前,看着飘落的雪花,脑海中不停回想着今天听到的种种信息。
几位城首的性格特点,街上那匹烈马的来历,还有那个神通广大的张三爷...
这边城,果然是个有意思的地方。
“少爷,”阳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陈乾回过神来,笑着点点头:“好,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呢。”
“诶,”阳伯应了一声,转身要走,又想起什么似的,回头道,“少爷,您说这张三爷说的那些事,到底是真是假?”
陈乾望着窗外的雪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都一样吗?”
阳伯愣了愣,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房间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火盆里柴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陈乾站在窗前,目光投向城西的方向。孙城首家的烈马,赵城首的武功,周城首的学问,林城首的赌性...
这些事,究竟有几分真假?
明天去醉仙楼,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雪,还在下。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陈乾刚用完早膳,正准备去醉仙楼,听到敲门声不由眉头一皱。阳伯快步走去开门,没一会儿就匆匆跑了回来。
“少爷,是李城首来了!”
陈乾放下手中的茶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个时辰,李城首怎么会来?
院子里传来李城首爽朗的笑声:“陈小友可在家中?”
“在在在!”陈乾快步迎了出去,“李城首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李城首今日一身便装,身后跟着两个侍卫,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陈小友,”李城首开门见山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陈乾心中一动,忙道:“请到书房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