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杨国强就坐早班车来了。
带了一堆菜,还把日化桶、日化包的尾款结了。
他老婆林素芬一共带走了五十个日化桶,七十包日化包。
卖到最后,还剩五个日化包,就自己留着用了,这玩意儿,是消耗品,反正都要用的。
这几天靠着日化,他们俩也挣了两百块钱。
快赶上他半个月工资了。
去掉提成,他应给唐晓燕一千七百三十块。
这笔钱,唐晓燕打算给唐老太。
上回盖房子,老太太把自己棺材本都拿出来了。
唐晓燕得还。
早上八点半,他们拎着大袋小袋的坐车进城了。
到市里东站,已经快十一点了。
唐晓燕让杨国强和唐龙先把带来的米啊,菜啊,花生啥带回去,他们还要先回去做饭,中午唐晓兰唐晓芸也要回来吃饭。
而唐晓燕和唐老太则去了附近银行。
前天的营业额唐晓燕只存了她卖的那部分,其他组的营业额她都没存,直接带来了市里,东风路那边的房子,过几天要给第二笔款了。
市里的账户上,钱不多,县城的账户钱已经够多了。第二天的营业额两万块都在这张卡里。
第一天的一万九,第二天的两万,第三天她在十一中的一万营业额都汇到了羊城的账户。
“奶奶,您办个存折,以后有钱就存存折里。”唐晓燕冲银行职员喊了一声,“同志,我奶奶要办个存折,另外定期存两千块钱。”
唐老太一惊:“三妹,我哪有钱存?”
“我给您存两千定期。”
上回买房子,老太太棺材本都掏出来了,所以唐晓燕这回还她两千。
“你那边盖房子要钱,还要进货,还要请领导吃饭啥的,处处要花钱,我不要,你自己留着。”
唐晓燕嘿嘿笑:“之前您不是想给我管钱吗?怎么现在我主动给,您还不要了呢?”
“我那是怕你小孩子守不住。”唐老太说道,“你有挣的本事,也能守得住,哪用我这老太婆给你管?”
“哈哈哈,做生意时常要用钱周转,要打点应酬,所以我才不让您保管,这两千块是我孝敬您的,您存起来以后养老用。”
“我这么年轻,让你养什么老?养老是你爸你叔的事。你处处要花钱,自己留着吧。”
“大不了,我不够的时候,您再拿出来。”
唐老太想了一下,点头:“这个可以。”
银行职员带唐老太去办存折,唐晓燕把身上的钱,留出两千,其他的全都存自己户头。
唐老太存折办好了,把两千块存进去,存了一年定期,老太太年纪大记不住密码,所以密码又告诉了唐晓燕,让她给记着。
事情处理好,唐晓燕跟唐老太回了出租屋,路边买了一个西瓜,六斤二两,花了一块八。
回到家里,饭已经快熟了。
桶里泡着切好的丝瓜,案板上放着切好的辣椒,唐龙在汤碗里敲了五个鸡蛋,用筷子快速搅拌,而杨国强在炒肉沫豆角,桌子上已经有一道炒好的峨眉豆了。
六个人四个菜,大份量,吃是够吃的。
“三妹,侧门那边的遮阳棚已经撑开了。”唐龙说道。
“好,谢谢,辛苦了。”唐晓燕说道,“奶奶,我带你去把家门口的摊子支起来。”
唐晓燕把桌子搬出去,把故事会摆出来电话卡三个面值的也各放了两张,这个能当钱用这个,所以只放样品。
然后电话移到窗台上,外面又摆了一把凳子,给接打电话的人用。
“奶奶,接电话一块钱,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分钟,超时一分钟加五毛,打电话市内毛钱一分钟,省内长途八毛一分钟,省外长途一块三,这个看时间您是会的,我就不说了。”
唐老太连连点头:“这个我知道,我会。”
“还有书,卖两块五一本,这种是电话卡,上面有数字,看到没?这数字就是价格,这个就是卖十块,这个就是二十块,这个是五十块。
这个电话卡,其实就是钱,到了别人手里,别人就能拿去用了,所以平时摆几个放这里,不要拿太多出来,您要是要离开这儿,东西也得收进去。”
“这个我明白了,不收进去,别人拿走怎么办?”
“每天卖了多少东西,话费收入多少,您要记着,方便算账。等您熟悉了,我在进点别的东西给您卖。”
“我看你那还有衣服,怎么不拿出来卖?”
“因为外面灰尘大,衣服弄脏,就不好卖了。”
唐老太听着这话,连连点头:“说的也是。”
“您在这,主要就是负责我们的伙食,卖这些都是顺带的,不管卖多少您都自己留着,留着傍身。”
主要是怕唐老太天天一个人呆着无聊。
家里没人在家,周围谁也不认识谁聊八卦都没人。
“我知道老太婆,要什么钱?你只要把生活费,菜钱给我就行了,你们又是读书,有事盖房子开店,开支很大啊。”
“这些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吧,您跟着我来了市里,日子短没问题,但是长了,叔叔婶婶怎么想?就算他们大度不计较,但是我也不能不考虑呀。”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般来说,要么老人两个儿子家不管,要么就都管,帮一个,不帮另一个,久了,肯定就想法。
但是帮的那一个给钱,那就另一说了。
唐建华和卢美玉已经全是非常不错的叔叔婶婶了,但是唐晓燕这人是不能因为人家好,就不去考虑这些东西。
“奶奶,三妹。”
唐晓芸和唐晓兰这会儿回来了。
“你们去新学校,感觉怎么样?”唐晓燕问。
唐晓兰:“挺好的。”
“吃饭了!”
隔壁屋传来了唐龙的喊声。
唐老太怕丢东西,就在这守着,唐晓燕给她盛饭,夹菜,给她递手里。
这时候刚好来了个打电话的,就是附近的,唐晓燕认识,听人喊她桂云,不知道姓什么,也可能姓桂。
电话说了一分五十八秒,掐着点挂电话的。
唐老太上手快,立马说:“一块钱。”
桂云付了一块钱给唐老太。
“你们最近怎么没开门?”她说道,“从你家过,听到电话响个不停。”
“地里庄稼熟了,回家帮忙了,这是我奶奶,以后这儿她老人家看着,要打电话随时来,以后肯定有人了。”
“行。”
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唐龙和唐晓燕去了张良华的学校。
这会儿张良华和范广林还没到上课时间。
唐晓燕跟他们对了一下账。
二百八十个日化桶,他们卖完了,提成两块钱,售价十五块,他们应付唐晓燕三千六百四十块。
数目没错,不过钱他们存银行了。
唐龙骑车载着他们去银行取钱。
“那什么……我们周五可以从你那拿货去摆摊吗?”张良华不好意思的问。
“可以啊,不过日化没有,只有服装,你礼拜五下午可以来拿。”
多个卖货的,唐晓燕巴不得呢。
她现在又不出去摆摊了。
“谢谢老板,我们礼拜五下午过来拿!”张良华和范广林顿时喜上眉梢。
一个周末只要能卖二十件衣服,再加上家里给的生活费,他们就可以过的很滋润了。
小地方的学生伢子找个兼职太难了。
……
下午,唐晓芸唐晓兰放学回来,唐晓燕召集大家开会。
说一下以后的工作安排,刚开口说以后不摆摊了,唐老太和唐晓芸唐晓兰就惊叫出声!
唐龙和杨国强也很惊讶,但是反应没有她们激烈。
唐龙立马就想到了跟百货大楼合同的事情,就问:“三妹,你是不是要把重心放在百货大楼那边?”
“不错,百货大楼两个店就够我忙的了年底我东风路的店也要开门,所以以后不摆摊了。”
唐老太:“我看家里还有不少货啊,是不是应该卖完这些?”
“这点活不着急,这点货,杨叔和我叔就能瓜分掉。”唐晓燕说道。
上次进的就不多,张良华范广林在卖,杨国强和唐建华也拿了三百件走,唐晓燕自己之前也摆摊卖,现在剩下的不多了。
唐晓燕:“现在我想知道杨叔和龙哥,你们什么想法?”
唐龙有些懵:“什么什么想法?我没想法啊。”
唐晓燕看向杨国强:“杨叔呢?”
“小老板,我懂你意思。”杨国强笑说,“我没有跳槽的想法,更没有单干的想法。”
唐龙恍然大悟:“三妹,你说这啊,我也没这个打算,老实说,我想跟着你学,将来想着跟你一样,能跟那些领导同桌吃饭。”
杨国强笑:“你们不是同桌吃过饭了吗?”
“那能一样吗?我这是坐跟班去的,人家连我叫啥都不知道。我想着有朝一日,人家看到我叫一声‘唐总’,嘿嘿。”
“那你加油,迟早有一天会的。”唐晓燕说道,“如果你们有一天想出去单干,可以提前告诉我,我不是压着不让员工发财的人。”
唐晓燕生意这么好,难保他们不会有想法。
所以唐晓燕要先了解,方便后续的计划。
现在知道了他们的态度,唐晓燕心里也有数了。
——
九月十号,唐晓燕跟唐龙杨国强坐火车去了羊城。这次就没带唐晓芸唐晓兰了
这次来准备国庆节的货。
除了之前往这汇的四万九千块钱,唐晓燕身上就只带了两千块零用。
这里带的钱少,唐晓燕一身轻松。
唐晓燕也能安安心心的眯会儿。
因为上次来羊城见到飞车党抢劫,所以这次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的,用塑料袋装了换洗的衣服,再整个装进写着尿素二字的蛇皮袋里。
伪装一下,省得被人盯上。
上次那个女的太惨了。
平安无事的下了火车,又平安无事的到了宾馆开了两间房休息。
傍晚的时候,三个人去了批发市场,唐晓燕买了头花、发夹、还有发箍,当然这是唐晓艺买的。
又在批发市场逛了一会儿,然后在外面吃了饭,就回宾馆。
今天唐晓燕还没去邮政局取钱,所以还没去进货。
第二天去取了钱,三个人才去了毛线厂。
这次国庆节,唐晓燕要搞个毛线专场!!!
这时候大多数穿的毛线衣毛线裤都是自己织的。
唐晓燕要了三块八一斤的毛线要得最多,五个颜色,各三百斤。
六块钱一斤毛线,四个颜色各二百斤。
还有九块钱一斤羊毛的,三个颜色各一百斤,这个贵,所以少进点。
还拿了三十斤棕色的,质量也更好的,打算自家人用,这种进价就要十二块一斤。
这就花了唐晓燕一万三千五百块钱,本来还有个零头,唐晓燕讨价还价,最后让老板免了。
唐晓燕又去进了一些不同款式的毛线衣五百件,还有针织开衫六十件,一共花了五千。
最后才去了耿美兰那儿,挑挑选选,最后选了十款式的牛仔裤,25\/26\/27\/28四个码,每个码每个款各一百二十条,花了整整两万四。
颜玫那边拿了三款男士牛仔裤,四个码,一共二百四十条花了一千六百八十块钱。
秋冬装就是贵,毛线衣贵,牛仔裤也不便宜。
最便宜的牛仔裤进价都要五块钱了,这还是源头价。
唐晓燕进的这些牛仔裤,价格分了两档,女装的五块,男装的七块,卖的话那最低要卖三十块一条和三十八条。
客人要是知道了就会觉得,哇,利润空间好大。
可实际上运输费,还有人力成本,还有店铺租金,还有损耗等,老板做生意总要赚钱,所以终端零售价跟源头拿货价会差比较大。
源头价和零售价差七——九倍都是正常的,有些甚至十三四倍!
只有引流款才低毛利!
这次就拿这些了。
这就花了四万多了!卡里就还剩几千块钱!
次日,打道回府!
国庆节必须赚回来,必须!!!
……
十三号下午终于回到宝清市了。
因为在羊城装货的时候就把货分好了,所以唐龙跟的这一车送去县城百货大楼,唐晓燕杨国强跟的这一车送市里的百货大楼。
车都先在唐晓燕这边出租屋停下,先吃个饭再说其他。
两个师傅来了这么久的车,也应该休息一下,疲劳驾驶要不得。
唐老太早就做好饭了,菜也准备上了,只要下锅炒了。
唐晓燕趁着这个功夫拆了一条好烟,给王刘二位师傅一人一包,又给了杨国强唐龙一人两包,让他们去了百货大楼,送给收货部的领导。
以后货要放人家那儿,就要请人家多关照一下。
超市,尤其国营企业,硕鼠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