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蜜桃儿再次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正在一个宿舍,周围全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而她伸手伸脚,又看一下自己的全身,发现自己变成了小小的一个。
此刻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现在是这个形象,但她总会感觉不对,可是脑袋里面回想了一下,她不知道这不对的地方,是到底哪里不对,可就是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
但不管这个直觉是如何,她都得回想一下自己现在脑子里面的记忆。
根据蜜桃儿的回想,她发现自己是一个孤儿,父母全都出车祸离世了,然后被远房亲戚送到了孤儿院。
按理说父母出车祸去世了,他们都会有赔偿金,而且自己父母也不是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他们应该也有房子,可是自己还是被那些所谓的亲人,送到了孤儿院,他们给她理由就是:现在养孩子太难了,他们顾不过来,对此蜜桃儿无话可说。
但是根据自己的回忆,她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入不了院的,可是这些孤儿院,还是允许了她的加入,那么就说明这里面也有问题了。
而且自己观察其他同伴的时候,发现这些孩子们,一个个地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都长得特别漂亮,男孩也长得特别的整齐。
按理说孤儿里,应该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可是根据她观察这些孩子们,一个个的都比别家孩子长得更加的可爱好看,虽然记忆中告诉自己,自己是被孤儿院现在所领养,可是蜜桃儿总感觉,这孤儿院园里气氛很怪异。
于是她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后期表现得和记忆里面的自己一样,仔细的观察周围情况。
后面的几天,她通过观察,注意到这些孩子们,大一批的都被人领走了,自己这批差不多也到了快被领走的时候。
而且正常来说,正常人领养孩子,都会领养那些年纪小,没有记忆的孩子,这样的话,等以后带回家里,正常人的思想,就是能够养熟,才不会有隔阂,这样的孩子能够和家人亲密起来才对。
可是她观察到这些被领养的孩子,都是稍微大一点的八九岁往上,那些八九岁往下的孩子,都不会被人领养,这个就比较奇怪了。
而且注意到,孤儿院里边的孩子们,大家谁都没有上学,幼儿园学习的内容,也都在园里面自己学习,而且这些老师也不会教大家识字,都是教大家一些简单数字之类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大家玩耍,这就奇怪了。
六七岁的孩子,要是上幼儿园的话,都已经开始学习汉字了,可是在这个幼儿园里边,这些人都不会教孩子们认识汉字,都只是给孩子快乐教育。
这快乐教育,也不是这么快乐教育吧?
这要是什么都不认识,被人领养走了,到他们那些家庭他们这些孩子们什么都不懂,这不是等着对方退回来吗?
这也是一个奇怪点。
还有一个奇怪点是,学校餐食都非常的不错,根据其他小朋友,以及那些阿姨们的聊天中,蜜桃儿得知,这些餐费都是爱心人士捐款,可是捐款归捐款,她注意到这个孤儿院里其他工作人员,在私底下偷偷聊天的时候也都是说:“哪家哪家的衣服好,哪家哪家的鞋子穿起来舒服。”
按理说这都是正常的聊天内容,可是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在根据脑海里面的回忆,他们说的这些品牌,全都是大品牌。
这些过来工作的孤儿院工作人员,按理说都不会是那些特别有钱的有钱人家吧?
毕竟谁家有钱了,还过来做伺候别家孩子的工作?
这也是她觉得奇怪的点。
而且等到有一天,她看到了这个孤儿院的院长,看着她珠光宝气,全身上下都是名牌,手上的戒指,项链,耳坠,不知道为什么,按理说自己只是一个孩子,可是她一眼就看出,这些东西一个个都是价格不菲,这才是真正的关键点。
一个孤儿院的院长,以及工作人员,他们都那么的有钱?
这不正常。
大家给孤儿院捐赠物资,哪怕真的是有富婆给孩子们捐赠物资,捐赠衣服,他们也会买给孩子穿的衣服,不会说给工作人员捐那些大牌衣服吧?
但是想到有可能是灰色产业,就比如那些爱心捐款多了,院长和工作人员自己分了,也是有这样的可能。
蜜桃儿决定再观察观察,只要是孩子们自己能够健康长大,她不管这些人是什么想法。
而蜜桃儿在后期观察的时候,就注意到后面院长都会带人来园里面转悠一圈,到那天的时候,院长就会穿的和平常不一样,那些首饰就不带了,然后指着他们这些孩子让那些人挑选。
而过来挑选的人看着挺有钱的,但是他给蜜桃儿的感觉,就是他的有钱浮于表面,并不是像真的有内涵,有实际上的有钱。
根据蜜桃儿的观察就发现,这些人好像挑选货物似的,她就觉得那人应该是一个二道贩子,或者是管家之类的职业。
不知道为什么,这也是蜜桃儿的直觉,她就感觉对方在自己的眼里形象,就是这样的。
这次蜜桃儿从他们下面路过,偷偷地听对方聊天的时候,才发现二人的对话。
男人说:“太小了,再大一点就好了。
这一批就没有大一点的孩子吗?”
“大一点孩子,上一次不都让你们挑干净了,这一批最大的也就这么大了。”
“那这也太小了。”
“你怎么知道对于人家来说也小呢?
再说了你干这么多年了,你还有这样的良知?”
“那倒不是,关键是这太小了,用不了几次就坏了。”
????
蜜桃儿听到这里,就发现院长往自己这边看了过来,她赶紧蹦蹦答答往别的地方跑了过去。
院长她只以为蜜桃儿是路过,并没有把她当回事,毕竟一个六岁的孩子她再聪明,她能聪明到哪儿去?
但是从这里面离开的蜜桃儿,心里边震惊的不是一点点。
用不了几次?
他们可是人呢。
人用不了几次?
“用”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那么就说明,这些孩子被他们带回去的作用,可就不是普通的领养关系了。
想到此,她也知道这孤儿院里,为什么会像现在这样,六岁的孩子成了最大一批了,在小一点的孩子没有使用价值,那些人看不上。
而且孤儿院所有的孩子,一个个都特别的好看,院里把这些孩子们养起来特别的娇嫩,还不教他们学习正常的知识,把他们这些孩子们养的,就跟不食人间烟火一样。
她知道了,这些孩子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孩子了,已经可以用货物来形容了。
想到此,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