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追到此处、没有看过第三章之后的读者大大们回去补一下,明确本书设定】
宋江这面严阵以待,林冲持丈八蛇矛统领品字的最前阵,张清在左,石秀杨雄在右,拱卫宋江。
李逵两把大斧在手,朱砂两眼直勾勾瞅着刘备,好似一尊泥人雕塑,半晌不眨眼。
刘备方腾出人手看管降军后,能战之人不过九百,饶是如此,宋江依旧不敢轻易发起冲锋。
梁山军被杀傻了,关张两尊杀神立在那里,无人敢冲!
若是冲上去再被砍死几员将领,喽啰们直接全跑路了。
“他为何不退?”朱武疑惑,担心刘备有诈。
宋江刚刚成品字阵之举虽说有抛弃兄弟之嫌,但无疑是个正确的举动。
不成此阵,刘备便可奇袭宋江,斩将夺魁,再不济也能反复穿插,打乱梁山阵型,而后大败宋江。
然而,成品字阵之后,局势变化成刘备千余人面对宋江五六千人,要不是距离不够,宋江一轮箭都能射倒他们。
宋江视线中,刘备和关张一阵耳语,而后阵中走出两将,一人熊虎之躯,猛将威仪,两柄铁鞭寒光凛凛,乃是“双鞭”呼延灼;另一人一手铁枪,一手铁鞭,淡黄面皮,络腮胡须,狭长眸中精光闪,乃是“病尉迟”孙立。
两人走到阵前,只管叫骂,呼延灼还顾点同僚情谊,只说“遣人与我一战!”孙立就蛮横多了,径直问候起宋江祖辈。
若非秦明挨了呼延灼一鞭,刘备把他也派上去。
临阵投诚,谁知是不是宋江奸计,派呼延灼上去,看斗将表现,便知其忠心。
宋江人称“孝义黑三郎”,靠忠孝行走江湖,听孙立狂吠,气得直跺脚。
此时他不派人上去,有愧他名号!
“林冲、张清,你二人去战!”
关张无人能敌,你二人我还治不了?
林冲抖擞精神,挺丈八蛇矛冲出,与呼延灼搏斗起来。二人武力相近,当下战的难舍难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呼延灼把林冲挑走可就苦了孙立,张清把手往腰间包裹一放,孙立头皮发麻,也不敢拨马回阵,只能硬着头皮对敌。
“吃我石子!”张清大喝,孙立马上低头伏身,正中张清诡计。
张清把枪前刺,孙立躲闪不及,手臂上出现一个血洞。
“你敢诓我?”孙立怒又惊又怒,完好的那条胳膊扬枪,直取张清要害。
张清嗤笑:“你伤了一条胳膊,还敢与我斗?”
两人枪来枪往数合,孙立气力不支,落荒而逃。
“往哪走!”张清猿臂张开,一颗石子赫然飞出,正中孙立头颅,将其打下马。
他不看孙立,又一颗石子扔出,击晕呼延灼。
宋江总算出了口恶气,抚掌笑道:“刘备以少敌多,士卒方才苦战一番,如今又败了两阵,士气低落,我军此时冲锋,必可大破官军!”
吴用语气诧异:“宋江哥哥观其阵,士气如虹!”
远远望去,刘备军中众人面上带笑,喜不自胜。
“梁山首领狗咬狗,大快人心!”
“就这等本事还想为使君效力,找你师傅再练几年吧。”
“二人合战张三爷讨不到便宜,怎么梁山人一上就败了?”
士卒讥笑声不断,可见他们是多么痛恨梁山。
刘备眯眼观望,宋江品字阵后灰尘飞舞,应是朱仝等人赶到。
“再拖延一阵时间,宪和拿下梁山应该没问题。”刘备浑身散发出一股自信的气势,哪怕作战多时,身姿却越发挺拔,周围士卒一瞧,具生出敬畏之感。
“退军!”
“是!”
官军久经沙场,训练精良,即使是退军依旧阵型整齐,井然有序。
梁山方令旗挥舞,品字阵一哄而散,化为鹤翼阵,左右分别为林冲张清、董平史进领着仅有的几名骑兵遥遥领先,追击刘备。宋江吴用居中阵,照应全局。
董平立功心切,想着讨要刘备的美妾,自是一马当先:“大耳贼,下马投降,献妾室于我,我便饶你不死!”
刘备何等心性,自然不会受他干扰。
但关羽可见不得敬爱的兄长被人羞辱,青龙偃月刀挥出半月:“报上名来,某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乃翁‘双枪将’董平!”董平气沉丹田,双枪齐出,宛如两条毒蛇,扑杀向关羽要害。
关羽双手持刀,在胸前转一圈,刀锋碰右枪,杆尾碰左枪,挡下董平招式。
一股巨力传来,董平双枪呈八字向外撇,枪头颤动。
董平心想:这人力气大的非常,打法恐是以力压人,凭神力秒杀敌将。我与其斗,万不可硬碰硬,不然,能斗十回合也要几刀被砍死(关胜:?),当以巧劲应对,等他气力耗尽。
看出关羽的打法不难,便是二流武将李傕郭汜也能看出关羽的打法,难的是如何以巧劲卸力。
关羽征战多年,只吕布一人完美卸掉他三刀神力。赵云尚且只能卸一半力。
毫无疑问,董平没那个本事。
史进看得心痒痒,棍指张飞:“那白脸龟公,把矛扔下,我饶你不死!”
张飞瞬间回首,瞧见史进脖子上的纹身,反骂道:“不孝的败类,活该糟蹋娘生的好躯干。”
随即,猛张飞不顾自己手上有伤,与史进战成一团。
张飞力量一样厉害,打法甚是凌冽,蛇矛漫天飞舞,只剩残影在人面前。
林冲心惊,分神去看张飞鏖斗,收获颇丰,战后细细领悟最终突破武力上限。当然,这是后话。
宋江见状大喜:“刘备慌了神,居然允许关张出来斗将。他二人被我梁山虎将缠住,我看刘备要怎么跑?”
“假仁假义的大耳贼,无论你如何收揽人心、做作表演,你始终不曾品味民间疾苦,你不知地主豪富剥削百姓严重到什么地步。若是有一口饭吃,我们都不会反。”
“大贤良师棋差一招,被你们败了。而大贤良师子数年蛰伏,总结经验,发展教徒训练士卒,东山再起近在眼前。”
“大汉,早该亡了!青州,便是黄天龙兴之地。”
吴用亦豪情万丈:“我辅佐大贤良师时学艺不精,以至大贤良师兵败。数年过去,我跟随先生学成归来,定要辅佐黄天铸就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