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完蛋糕,刘备收到一百一十万石粮草和上千两金银。
乍一看有粮有钱,刘备似乎可以崛起一展宏图,西伐袁绍,东征孔融吧啦吧啦。
想远啦。
青州世家尚且没有认可刘备,怎么可能出粮供他四处打仗。
他们暂时为刘备效力的唯一原因是黄巾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杀回来,他们需要刘备做保护神。
在世家看来,刘备的唯一职责就是守土安民。他们不会为刘备向外扩张多掏一分钱一分粮草。
一百一十万石粮草能支持刘备手底下士兵三四年吃喝,世家绝不会扔给刘备这么多粮草,让它们在刘备的粮仓里发霉。
要发霉也得在自家粮仓里发,哪里轮得到刘备。
所以拿来做什么用呢?
答案是屯田。
青州太穷了!
穷到百姓要吃草的地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揭竿而起。
刘备必须稳定下这群吃不上饭的百姓。
他手底下有四郡,共有三十二万户百姓,按一家四口人算,刘备治下足足有一百二十八万人口,按五口之家算,他治下就有一百六十万百姓。
事实上,古代一家可不止四五个人。
那这三十二万户人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他们一年能生产近三百万石粮草,按照东汉三十税一的规则,刘备一年能收取三十万石粮草。
拿刚发生的河间战役来说,三十万石粮草足够他带出去的一万人吃一整年。
按曹操屯田的政策,二税一,刘备能收获一百五十万石粮草,能够保证五万士兵战时所用。
当然,刘备不会狠厉到曹操那种收百姓一半收成的地步。
剩下的一百五十万石粮草都不够三十二万户百姓吃的,青州去年因为战乱也没有产出三百万石粮草。
三十二万户百姓,一年要吃近二百万石粮食,而青州去年产粮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所以相信诸位看官明了刘备内政方面的危机——缺粮!
不只是军队缺粮,老百姓也缺粮。刘备前世,青州四郡这么大的地皮,被吃到“野无青草”的地步!
得亏今世公孙威帮刘备揍了袁谭,袁绍受困于并州,不然刘备可没功夫安下心来恢复生产。
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要屯田的原因。
青州连番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耕田荒废,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屯田才能最快地恢复生产。
大堂中,刘备、武漳、任恺、滕子京、孙康五人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孙康首先甩出一个数字:“我四郡之地半数百姓家中已无半点余粮,已至于到啃树皮之境地。”
无半点余粮,意思是他们家中连种子都吃完了。
刘备不出手屯田的话,他们明年都没种子种地。最终不是造反就是饿死。
汉代一户人家一般可精耕五十亩地,需种子五石。十六万户人家,便需粮草八十万石!
另外,从春耕到秋收,这十六万户人还要吃八十万石粮草。
把刘备杀了也供不起他们。
说完屯田的紧迫性,就该给刘备压力了。
滕宗谅接着说:“十六万户,尽数屯田则需近八十万石种子,非我可承担。可青州四郡需供养军队两万三千一十二人,少则需粮草十万石,多则需粮草六十万石。”
说罢,闭口不言。
滕宗谅的意思不言而喻:刘备你别打仗了呗。
青州一半的老百姓没种子种地,我们这些世家都收不上粮食了,你还打仗?
好歹现在袁绍不打你了,你也别到处惹事。
把百姓安稳下来,让他们别造反,保护好我们的庄子。
刘备叹息:“青州百姓生活如此困难,备怎忍心再动兵戈,只是我不攻人,难免有人伐我,不可不防。权且留三十万石粮草作军用,剩余八十万石粮草尽数拨与屯田。”
滕宗谅三人无言,算是默许。
三十万石这个数字卡得极好,既保证了刘备明年没法出兵征战,又确保战事发生时军队有足够的粮草,让三人无话可说。
剩下的八十万石刚够屯田所用的种子,空缺的粮草还需要刘备问世家大族们借。
可刘备万没有那么大的脸面,刚掏出八十万石的世家们不会再出八十万石粮草。
除非是黄巾浩浩荡荡地杀过来了,眼看又有庄子破灭的危机,他们才会出粮。
到那时候,一百万石粮草也能凑出来。
于是,刘备问道:“八十万石粮草刚够十六万户百姓春耕所用,不知剩下的八十万石粮草,诸位打算如何解决?”
三人对视几眼,任恺站出说道:“青州不妨向各大家族借粮,有我三人从中周旋,至多可借到五十万石粮草。”
刘备心中撇嘴。
他不信青州的世家和豪强掏不出八十万石粮草。
内在原因是,他们不想喂饱百姓。
吊着半口气饿不死,百姓就不会造反。
既然百姓不造反,不威胁他们利益,他们也没必要多出粮。
“百姓吃不饱,哪来的力气耕作?空缺三十万石粮草,官府少有钱银,不能向商人采买,又该如何是好?”刘备显然不打算放过三人。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说话。
世家豪强提前商议的结果是五十万石,三人已经做足了工作。
实在是世家和豪强不出呐!
孙康无法,硬着头皮说道:“既然如此,只好让十六万户百姓每人只耕三十亩地。”
八十万石喂嘴里,五十万石耕地里,换一下。
刘备接着问:“青州除去无半点余粮的百姓,亦有种子不足以种植五十亩田地者,我治下少说有三四万户百姓没有留够种子,他们便不管了吗?”
“倘若把这些百姓也算上,屯田之人能不能种够二十五亩地都成问题。那一户中有一半人丁无需劳作,变成闲散分子,治安又不知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一套连环拳下来,三人彻底懵逼。
终于,刘备图穷匕见。
提前受到刘备知会武漳见状站出:“漳有一计,可解决此问题。”
“青州不妨号召屯田百姓之男丁从军作民兵,农忙时劳作,闲散时训练,如此即可保证治安稳定。”
反正都要养这些人,从军也是养,在家中扰乱治安也是养,不如从军还能保证治安稳定。
刘备自信三人不会拒绝,不把他们征集从军,这群人为非作歹盗窃抢劫,这些世家也难受。
粮草不足以支撑刘备在初平四年征战,这是客观条件。
但我老刘得做准备啊,初平四年不打仗,兴平元年也不打吗?
刘备预计他可以征集到八万名左右的民兵,这些民兵就是他的预备兵力,等到再一次秋收后,他便能大规模将他们转换成正规军。
三人察觉到自己一步一步进入刘备设好的圈套,偏偏无能为力,只得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