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人,刘备看向护卫在自己身后的少年。
身形魁梧矫健,挺立七尺有余。面庞方正,剑眉斜飞入鬓,双眸炯炯似寒星,鼻挺唇薄,一袭劲装裹身,束发利落,望之便知是勇猛无匹、沙场纵横之将。
其名,寇封!(寇封武力81,统帅82,智力74,政治54)
对,就是被刘备收作义子的寇封!
当刘备于军营中瞧见他时,整个人如同被打了个晴天霹雳,手指寇封好久说不出话来。之后他将寇封唤近交流,探出他并未前世之记忆,心中松气之余又多了几分疑虑。
封儿既未重生,为何出现在此处?照着刘备的记忆,寇封现在应该在长沙玩泥巴。
怀着疑虑,刘备又试探了寇封数次,结果只是反复确定其并无前世记忆。
瞒天过海?
刘备的心思放全史不算高明,但玩弄一个寇封绰绰有余。
想不明白,刘备索性不再去想,将寇封当作是上天给自己的礼物。一如前世,他依旧十分喜欢寇封,提拔其为自己的亲卫首领,顶替赵云的位置。
而随刘备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赵云终于苦尽甘来,获职别部司马,统领骑兵。
前世杀寇封实属无奈之举,有了刘禅后,刘封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
除去本人性格不适合作为继承人外,关羽为首的元从派、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还有李严为首的益州派,竟无一派支持他。
到底该不该杀寇封,站在政治的角度,该!
而且寇封拒绝营救关羽确为死罪。
站在义的角度最终,特别是刘备这种以道义处世的,则不该。
毕竟是刘备主动提出收寇封为义子,并且一直把他当作继承人培养的。
收义子时有无嫡子可是截然不同的。
但迫于各方压力,刘备最终还是下令处死刘封。而对刘封的愧疚,则深埋在刘备心中,直到重活一世再见到他后彻底爆发。
今世他没有认寇封为义子,一来寇封已有十八岁,二人年龄差距没大到认子的地步,二来他才三十二岁,完全有能力生,此时认子难保会引起什么不必要的争议。
于是交战双方阵容大致清晰:
公孙威:王峻李筠安禄山史思明卢俊义卢象升魏仁浦。
刘备不再多说
袁尚:潘美杨业石守信王韶赵光义童贯。
杨业还带着长子杨延平与次子杨延定。
“青州刘”字样旗帜飞舞,守夜的士卒巡查着各个角落,整个军营充满了肃杀的气氛。
“主公,不知公孙冀州与您所议何事?”赵云开口问道。
刘备吐出一口浊气气,向众人讲述公孙威的战略安排。(郭威武力92,统帅95,智力94,政治93)
众人听罢,暂时无语,心中默默思量计划的可行性。
陈庆之率先开口:“公孙冀州思虑详细,河间郡共十一县,四县人口已归我等。纵使再难扩大战果,此战所获也足以拖延日后袁绍攻势。”
数月以来,陈庆之已经成为刘备阵营中公认的军事大家,他既开口,刘备话语里对公孙威也多是赞叹,众人便不再反对,转而谈论起此战细节。
赵云拱手出列:“云愿率轻骑突袭弓高二县!”(巅峰赵云武力98,统帅89,智力83,政治72,有加武力技能)
奇袭重在“奇”,要的就是神兵天降,不能让对方提前得到半点消息。刘备帐下,只有赵云所统领的三千骑兵能够胜任。
秦明史进对视,相继出列请命。
“明自归于主公帐下,寸功未立,此战愿为先锋,报主公大恩!”
“进亦愿往!”
刘备性情豪爽,骨子里带着一股江湖气,又肯拉下面子与二人交谈,几月的功夫,就令二人心服口服。
刘备面带微笑:“甚好。子龙,命你率本部兵马,秦明史进为副将,奇袭弓高二县。整顿三日后,便即刻出发!”
“云领命!”
刘备已经是统领一万士兵的三军主将,冲锋陷阵说实话不太合适。不出意外的话,此仗他仅会端坐高台行军布阵。厮杀之事,就交由赵云等人。
刘备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战略安排:“攻下二县后,子龙不必急于安排百姓转移,先派轻骑毁坏袁军设施,阻挠其支援,等待我大军到来。”
“袁尚斥候遍布渤海,我军一举一动皆在其视线当中。若长久驻扎于东光,其必察觉我军计划,所以接下来数日,我军仍向南皮行军,作势要从南皮攻河间,混淆袁军视线。”
“庆之,你负责与公孙冀州的联络工作,冀州如有行动,需即刻告我!”
双线作战有利有弊,弊处便是双方可能默契不佳,由相互配合变成相互拖累,被敌方逐个击破。
大大小小的战事刘备经历过数百场,自然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待众人离去后,刘备看向寇封,故意问到:“寇封,你觉得本将安排如何?”
寇封拱手,老实答道:“主公深谋远虑,寇封佩服!”
刘备浅笑:“让我猜猜,你是不是手痒了,想随子龙他们征战沙场?”
被刘备一语戳中心思,寇封俊脸微红:“杀敌建功,乃是封之夙愿。但护卫主公事大,封知需以大局为重。”
刘备眸中闪着慈光:“待你六韬三略烂熟于心时,我便命你为大将,为大汉开疆拓土!”
寇封大喜,面带喜色:“封谢过主公!”
“我前些日子给你的兵书,你读的怎么样了?”
寇封答道:“日夜攻读,但封资质愚钝,多有不懂。”
“哪里不懂?我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