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收回目光,重新落回徐妙云身上,神色变得严肃认真。
“这王府的日常起居,看似简单,实则处处暗藏玄机。每日卯时三刻,需得起身梳洗,辰时正点,便要到正殿向王爷请安。请安时的礼仪也颇为讲究,需得行三跪九叩大礼,言辞也要恭敬得体,切不可失了礼数。”常氏说着,亲自示范了一遍,每一个动作都标准而优雅,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徐妙云凝神注视着,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常氏示范完毕,便走到徐妙云身侧,手把手地教她行礼的姿势,并细细讲解其中的要点。
“妹妹可记住了?”常氏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威严。
徐妙云连忙点头,“姐姐教诲,妙云铭记于心。”
“嗯。”常氏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除了每日的请安,用餐的规矩也同样重要。王府的餐桌上,菜肴种类繁多,但并非每一道菜都可以随意享用。有些菜肴是专供王爷享用的,有些则是根据身份地位而定,不可逾越。若是夹错了菜,或是吃相不雅,都会被视为失礼。”常氏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与皇室成员相处,更是要慎之又慎。称呼、行礼、禁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对皇上和皇后,需得行三跪九叩大礼,称呼也要得体。对太子和其他皇子公主,则需行半跪礼,称呼也要有所区分。若是称呼错了,或是行错了礼,都会被视为大不敬。”常氏的语气愈发严肃,目光也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将这些规矩深深地刻在徐妙云的脑海中。
“至于其他的禁忌,更是数不胜数。例如,不可直呼皇室成员的名讳,不可在皇室成员面前高声喧哗,不可随意走动等等。”常氏娓娓道来,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涓涓细流般流淌在徐妙云的心间。
她最后看向徐妙云,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些规矩,妹妹可都记住了?”
徐妙云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点了点头,“妙云记住了。”
常氏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徐妙云的手背,“妹妹聪慧过人,一点就通,姐姐甚是欣慰。不过,这仅仅是王府规矩的冰山一角……”她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落在远处盛开的梅花上,“这后宫之中,最重要的是……”
徐妙云听着常氏细致的讲解,心中如同展开了一幅精密的宫廷画卷,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让她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常氏的声音如同一阵柔和的春风,带着一丝成熟的韵味,传入徐妙云的耳中,每一个字都像刻在了她心上。
她专注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常氏的脸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常氏每讲完一个要点,徐妙云都会轻轻点头,以示自己已完全理解。
她时不时地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上一口,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来缓冲她紧张的心情。
随着常氏的深入讲解,徐妙云的心情也愈发沉重起来,王府的规矩竟然如此繁琐,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暗藏着深意,稍有不慎,便会招来祸端。
她心中的敬畏之情也愈发浓烈,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规矩牢记于心,绝不辜负常氏的一番教导。
当常氏讲到皇室成员的禁忌时,徐妙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她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消化着这些复杂的信息。
她的大脑高速运转着,努力将每一个细节都铭记于心。
她觉得自己的心跳也随着常氏的讲述而加速,仿佛身处一个充满挑战的战场。
“王府的餐桌上,菜肴种类繁多,但并非每一道菜都可以随意享用。”常氏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紧紧地抓住了徐妙云的注意力。
徐妙云听到这里,忍不住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疑惑。
她没有急着打断常氏的讲话,而是耐心地等到常氏说完。
“姐姐,这用餐的规矩,为何如此繁琐?”徐妙云终于忍不住开口,她的声音清脆而柔和,带着一丝少女特有的好奇。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衣裙上的花纹,
常氏看着徐妙云认真求学的样子,她温柔地笑了笑,声音也变得更加轻柔,“这王府的规矩,可不是随随便便定的。它包含了王府的尊严,也体现了皇室的威严。妹妹以后会慢慢明白的。”
徐妙云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对这王府的规矩愈发感到好奇,她觉得这些规矩不仅仅是束缚,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又再次问道:“那这后宫之中,最重要的……”
常氏没有立刻回答,她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处,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她缓缓地转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这后宫之中,最重要的是……”她停顿了一下,微微侧过头,仿佛在倾听什么。
常氏收回飘远的思绪,目光重新落在徐妙云求知若渴的脸上,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
“妙云,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后宫之中,最重要的是平衡。平衡各方势力,平衡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平衡自己的欲望与现实。”
徐妙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她伸手拿起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疑惑。
“就好比如我与婆婆的关系。”常氏像是想起了什么,“婆媳关系自古以来便是难题,我初入王府之时,也曾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她顿了顿,仿佛在回忆那段青涩的时光,“后来我慢慢明白,对待婆婆,要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孝顺恭敬,体贴入微。当然,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一味地委曲求全。”
常氏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岁月的沉淀,徐妙云听得入神,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常氏的经历。
她仿佛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子,小心翼翼地应对着复杂的王府生活,努力平衡着各种关系,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受人尊敬的王妃。
“那……若是遇到意见不合的时候呢?”徐妙云轻声问道,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仿佛在试探着什么。
常氏笑了笑,“意见不合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化解矛盾。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她说着,目光落在窗外盛开的梅花上,红色的花瓣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如同一位经历了风雨洗礼的美人,愈发显得娇艳动人。
“当然,这仅仅是后宫生存之道的皮毛,更深层次的东西……”常氏的声音戛然而止,她转头看向徐妙云,眼中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还需要你自己慢慢去体会。”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点了点徐妙云的额头,“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你回去好好想想,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常氏望着徐妙云略显稚嫩的面庞,眼中流露出一丝怜爱,语重心长地说道:“妙云,你即是北王妃,将来更是要母仪天下,这教育子女可是重中之重。皇子皇孙的教育,关系着江山社稷的未来,万万不可轻忽。”
徐妙云神情一凛,正襟危坐,认真聆听着常氏的教诲。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更衬得她肌肤如雪,眉目如画。
“子不教,父之过。皇家子弟更应以身作则,成为天下人的表率。”常氏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徐妙云的心田,“严慈相济,恩威并施,才是教育子女的最佳之道。既要让他们明白尊卑礼仪,也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常氏说着,拿起手边的茶盏,轻抿一口,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维护家庭和谐,也是一门学问。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才能家和万事兴。妯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扶持,才能共同撑起这个家。”
徐妙云听得入神,时而点头,时而蹙眉,仿佛在消化着这些宝贵的经验。
她感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暖流,对未来的王府生活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窗外,几只喜鹊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婉转的鸣叫声仿佛在为她祝福。
“姐姐,妙云明白了。”徐妙云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妙云定会将姐姐的教诲铭记于心,努力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王妃。”
常氏欣慰地点了点头,伸手轻轻拍了拍徐妙云的手背,“你能明白就好。这后宫生活,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只要你用心去经营,定能收获幸福。”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徐妙云的衣着上,似乎想起了什么,“说起来,妹妹这身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