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阳县某茶馆之中。
韩子立跟方晴雪约定在这碰头,准备结伴探望宁浩父亲,再返回书院。
“你听说了吗?”
韩子立刚跟方晴雪碰头,见面就坐了下来,咕咚咕咚灌下两碗凉茶,显然来的匆忙,额头全是汗水。
“听说什么?”方晴雪满脸疑惑。
“纯阳武馆被踏平了……”
“谁干的?”
“宁浩……不,是给宁浩撑腰的院长和大夫子他们。”
韩子立脸色掩饰不住的惊骇,道:“我去现场看了,真的是惨不忍睹,占地百亩的纯阳武馆,直接被夷为平地,成了废墟……”
方晴雪怔怔失神,许久才回过神来:“此事衙门管不了,但书院与武馆的恩怨,悬镜司肯定会插手……”
“已经插手了!”
韩子立打断了方晴雪的话,继续灌了碗茶,说道:“纯阳武馆的正副馆主,这些年勾结朴国昌的父亲朴正双,强抢民女十七人,卖去春秀坊,杀害平民百姓十三人……”
“院长将陈晋南的罪状留影书,交给了悬镜司孙兵大人,为此悬镜司没有追究书院的责任……”
“悬镜司白捡一份功劳……不过院长跟夫子干的好,实在是大快人心!”
方晴雪微微颔首,脸上布满寒霜。
“可惜……朴正双此人盗走了宁师弟的诗文真迹,现在衙门跟悬镜司都在追捕他。”
韩子立叹了口气,有些疑惑,“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院长跟夫子,会答应将宁师弟的贯府真迹交给朴正双……”
“院长跟夫子的事,我们就别去揣测了,现在出发去宁浩家?”
方晴雪担心宁浩的状态,家父受伤,他的心肯定很自责和痛苦吧。
“现在就走……”
韩子立刚站起身,门外便嚷嚷着进来一队衙门的快班衙役。
正当韩子立跟方晴雪疑惑之际,这队快班衙役直接走到二人跟前。
“可是韩公子?”
带队的快班衙役抱拳道。
“韩子立!”
韩子立担心快班衙役可能找错人,便说出全名。
快班衙役头儿微笑道:“小的知道公子的大名,刚才也是线人告诉小的公子进了茶馆……”
“小的奉县令大人之命,特意请公子去一趟县衙,若是韩公子还知道方学士的下落,最好一块带过去。”
韩子立有些惊讶。
父亲的同窗赵怀玉找他干什么?
关键还要叫上方晴雪……
“具体是什么事,县令大人可有说?”韩子立问道。
“大人具体没说,只是让小的请韩公子和方学士……”快班衙役头儿摇了摇头。
韩子立扭头看向方晴雪:“方师姐,你怎么说?”
“去!”
方晴雪也想知道赵县令找她和韩子立有什么事。
而且她跟韩子立都是书院学士,县衙不可能拿他们怎么样。
估计可能跟宁浩的贯府诗文真迹有关。
韩子立看向那快班衙役头儿,“这位就是方学士,带路吧!”
“轿子就在外面,两位学士……请!”
快班衙役抱拳。
韩子立跟方晴雪更加意外了,竟然还用轿子相请,简直意外。
二人上了轿子,便被请往应阳县衙。
……
此时。
宁浩也捧着书籍,挑选了几首比较简单的诗文。
随着文道入八品,以及血气值的增涨,宁浩发现记忆力各方面都进步很大。
背诵诗文还是问题不大。
但是……
系统特别抽象,他背诵的诗文竟然没用。
起初宁浩觉得可能选的诗文比较简单,就挑选了平仄毫无韵律且晦涩的诗文来背诵。
结果还是没用。
系统就是不提示【每日背诵诗文已完成】。
“系统,我已背诵完诗文!”
系统没有任何回应,更没有任何提示,就好像消失了一样。
但宁浩默念面板,又会显现出来。
总之……系统很抽象。
看来真的只能让方晴雪和韩子立出马了!
“大人,韩公子与方学士带到……”
就在这时,快班衙役头儿进入衙堂汇报,随后退到一边,韩子立跟方晴雪进入了衙堂之中。
二人正疑惑间,刚想揖礼问安,却发现宁浩从衙堂公案前走了过来……
“?”
“?”
韩子立跟方晴雪微微张嘴,有些意外,显然不明白为何宁浩会在这?
“方学士、韩师兄,快快请坐!”
宁浩引着二人入座,那模样就像是一个真的少年县令。
“宁师弟……不是,你这……赵县令呢?”韩子立稀里糊涂地坐了下来,现在脑瓜子还有点眩晕。
这里是县衙,不是大夫子郑律的规律堂。
怎么宁浩也能这么自在?
关键宁浩也不姓赵,谈不上是赵县令的儿子啊!
“一言难尽啊!”
宁浩叹了口气,说道:“赵县令东窗事发了……如今跟朴正双一起被押去悬镜司了。”
“朴正双不仅跟纯阳武馆犯下累累罪行,更是勾结妖魔……”
宁浩大概说了下朴正双和县令赵怀玉的处境。
方晴雪感慨道:“不愧是悬镜司……竟然调查的这么深入,关键悬镜司还能抓到朴正双。”
韩子立点头道:“是啊,都说悬镜司手段高深莫测,这会是真的见识到了!”
‘案子是我破的,人也是我找到的……’宁浩点头道:“没错,破案之人,更是令人钦佩!”
“是悬镜司的哪位大人?”韩子立对此非常好奇。
方晴雪也投来求知的目光,特别水灵动人。
宁浩平静道:“我破的!”
“?”
韩子立愣了一下,旋即苦笑地摇了摇头,道:“宁师弟别说笑话了,对了,赵县令如今被悬镜司带走了,那衙门……暂时谁负责?”
“我负责!”
“……”
韩子立实在不好说什么了,直接问道:“不说这些了,宁师弟,快班衙役说县令大人邀请我跟方晴雪过来,是哪位县令大人?”
“是我……”
宁浩也有些头疼,他说的都是实话,但韩子立不信他也没办法。
“宁师弟!”
韩子立特别钦佩宁浩的诗才,也深知抓住宁浩就是抓住了韩家的未来。
但宁浩现在的举动实在幼稚荒谬,县衙岂是儿戏的地方,这么下去绝对不行。
务必要助宁浩考取功名,将来成为大禹重臣。
“韩师兄有事?你说……”宁浩神色肃穆,认真聆听。
“师兄知道你作出了贯府诗文,你的才华才情确实出类拔萃,但大禹天才并不少,少年时期一鸣惊人作出贯府诗文的天骄也有,但才情不用在正道上,终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韩子立语重深长地看着宁浩,正色道:“宁师弟,院长和夫子还有我和方学士,对你的诗才钦佩的同时,也寄予厚望,千万不要让大家失望……”
“将来考取功名,做官也不急于一……”
韩子立话还没说完,一个胥吏突然进入衙堂,朝宁浩躬身揖礼:
“县令大人,您吩咐后厨做的糕点已经好了,要呈上来吗?”